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美国国际能源战略与中美能源合作(1)论文

美国国际能源战略与中美能源合作(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美国国际能源战略与中美能源合作(1)论文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施石油进口来源最大限度多元化的政策,进口石油是美国能源的主要来源,以确保进口石油价格稳定和供应可靠。九一一事件以后,美国寻求降低对中东石油的依靠,增加国内石油战略储备,使用军事力量保证外国石油稳定安全地输往美国。

当前美国的能源战略增加了世界石油市场需求,导致国际油价高位运行,与其他大国因能源问题而引起的矛盾和竞争增加,在中亚和里海地区的能源竞争加剧。中国和美国在能源领域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又有合作的巨大潜力。

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特点与趋势

(一)进口石油仍将是美国能源的主要来源,美国将全力确保进口石油价格稳定和供应可靠。 美国石油消费占世界总消费的25.4%,但其产量仅占世界开采总量的9.9%。

美国现在每年石油及油品进口达5.61亿吨,占世界总进口量的26%。2001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进口原油超过其全部消费的50%。

而且,美国的石油需求还在快速增长。2001年,美国每天需要石油1960万桶。

美国能源部预计,2005年将达到2050万桶,2025年将达到2920万桶。 在2001年布什就任总统前,美国一些地方已经出现原油和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

布什刚任总统时曾宣称,解决国家的“能源危机”是其作为总统的最重要的任务。2001年3月1日,美国能源部长斯潘塞·亚伯拉罕在一次讲话中说:“在今后20年中美国将遇到一个严重的能源危机。

如果我们不能战胜这一挑战的话,那么国家的经济繁荣将会受到威胁。我们的国家安全就会有风险,而且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将发生变化。

” 布什总统和他的高级顾问们都认为,保证石油供应对于美国主要工业的健康发展和收益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因为任何能源的短缺都会在汽车、建筑行业、石油化工、产品运输和农业等方面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石油对于美国经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占美国能源供应的五分之二,而且交通运输全部依靠石油。此外,石油对美国国家安全也起着重大作用。

坦克、飞机、直升机和舰船等美国战争机器都需要石油供应。 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布什总统成立了一个由副总统切尼牵头的国家能源政策研究小组,委托其制定一项美国能源的长期计划。

该小组对美国能源政策进行了审核,认为美国在能源问题上面临着两条道路的重大选择:一是继续沿着过去多年那种大量消费石油的道路走下去,由于国内石油产量越来越少,美国将不得不越来越多地依赖进口石油;二是寻找可供替代的能源,逐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如果沿着过去的道路走下去,将使美国紧紧地与波斯湾石油供应国和生产石油的其他国家拴在一起,成为一个更多依赖石油进口的超级大国。

而寻找可供替代的能源则需要在新能源的发电技术和传输技术方面进行大量的投资,同时建立一些新的工业,并关闭部分工厂。 这个国家能源政策研究小组在对这一两难选择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向布什总统提交了国家能源政策报告。

布什在审阅后于200]年5月17日公布了这份报告。布什总统在发表这份报告时说,国家能源政策将减少石油需求,鼓励革新和采取新的技术,“以便使我们成为世界上最有效和最保护环境的领先国家。

但实际上,该报告并没有提出减少石油消费、鼓励采取新能源技术的有效办法,只是建议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方法是通过开发本国自然保护区内尚未开发的石油资源。而在这方面,该报告除了提出开发阿拉斯加州东北部地区的石油外,没有提出其他有助于明显减少对进口石油依赖的有效措施。

由于阿拉斯加州东北部地区位于极地地区,在那里开采石油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国内对这一措施分歧很大。

因此,国家能源政策报告的基本目的仍是在国外为美国找到新的能源来源。所以,布什政府正继续沿着越来越多地依靠进口石油的道路走下去。

根据该报告的预测,美国国内石油日产量将从2002年的850万桶减至2020年的 700万桶。而同期美国的石油日消费量将从 1950万桶增加到2550万桶。

因此,美国每日进口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气将从2002年的 1100万桶上升到2020年的1850万桶。

(二)最大限度地使能源进口多元化,寻求降低对中东石油的依靠。 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实施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的政策。

2002年,美国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伙伴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石油最多,达到1.717亿吨;从南美洲和中美洲进口1.192亿吨,占第二位;从中东国家进口1.147亿吨,占第三位;从非洲进口6910万吨;从欧洲进口5700万吨;从亚太国家进口1280万吨;从俄罗斯和独联体进口980万吨。 国家能源政策报告提出了35项建议,其中三分之一的建议是关于扩大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的,并具体提到了美国应设法得到石油来源的那些地区和国家的名字,强调有必要减少这些地区和国家中不利于向美国出口石油的政治、贸易、法律和后勤方面的障碍,呼吁美国政府能源和贸易部门“与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里海地区的其他国家进行深入的贸易对话,以便为将来的重大、透明和稳定的谈判气氛创造基础”。

目前,美国消费的石油的18%来自波斯湾。包括波斯湾在内的中东地区是目前探明石油储量最多的地区。

2002年的储量估计为 6856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65.4%。以现在水平,这些石油足够开采92年。

美国国家能源政策报告认为,如果国内石油生产减少,波斯湾“将继续成为美国利益的关键”。但九一一事件后,由于布什政府要求沙特阿拉伯加强打击国内恐怖分子的力度,加快推进国内民主化的步伐,引起了沙特的不满,加剧了沙特国内以宗教领袖为核心的保守派的反美情绪的激化,美国与沙特的亲密度趋于下降。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由于沙特和其他海湾国家反对这场战争,美沙关系进一步受到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开始寻求降低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存度,开辟新的石油进口来源,特别是增加从中亚和里海地区的石油输入。

美国能源部估计,里海地区最终可开采的石油储藏量约为200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 16%。中亚地区天然气储量也居世界前列。

其中,土库曼斯坦已探明储量约8.4万亿立方米,估计总储量为2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35%);哈萨克斯坦已探明储量1.5万亿立方米。 同时,美国开始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扩大合作。

俄罗斯原油储藏量占全世界的 14%,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 2003年俄罗斯原油日产量达867万桶,超过沙特,居世界第一位。

石油出口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俄罗斯天然气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30%以上,居世界首位。

按现在的开采速度,可开采81年以上。

(三)增加国内石油战略储备,使用军事力量保證外国石油稳定安全地输往美国。 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在世界各国中最多,为6.595亿桶,相当于其国内60天的供应量。

布什总统决定,到2005年将这一储备增加到7亿桶。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半年,美国就开始增加国内石油战略储备。

2011年3月,美国石油战略储备达到19个月来的最高水平。美国国家能源政策报告再次强调加强石油战略储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石油供应中断局面,要求恢复到1986年157天的最高储备水平。

而且,美国工商界还大量增加购买石油期货。 同时,美国使用军事力量控制全球石油战略枢纽,保证石油输出地、输油管线和海上运输线的安全。

例如,虽然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出于推翻萨达姆政权、在伊建立“民主”制度、反恐等多重动因,但其中主要动因之一是为了控制伊丰富的石油资源。 美国在中东地区一直拥有数十个军事基地,重点是控制波斯湾地区。

九一一事件发生后,美国以进行反恐战争的名义,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建立军事基地和驻扎军事力量,加强在东南亚和非洲之角的军事存在。这些军事基地和军事存在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保障美国从这些地区的石油进口。

2011年4月,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马斯·法戈在美国会就国防部2005年预算作证时披露美军制订了名为《区域海事安全计划》的反恐新方案,其内容包括为防止恐怖袭击,美国将向马六甲海峡派遣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的计划。世界一半的原油是通过这条通道运输的,美国的意图显而易见。

美国国际能源战略对世界的影响

(一)增加世界石油市场需求,加剧市场人为紧张,导致国际油价高位运行。 副总统切尼领导的国家能源政策研究小组在国家能源政策报告中说,美国今后20年的石油产量将下降12%,因此到2020年,进口石油所占的比例将从2001年的一半增长到三分之二。

美国继续大量增加石油进口,将扩充世界石油市场的需求。而现在世界石油的一些主要产地,如波斯湾地区、南美、非洲之角等形势不稳定,美国与其中一些国家关系恶化,这些国家的民众存在严重的反美情绪。

例如,委内瑞拉对美国的石油出口占美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4%,占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产量的8%。由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认为布什政府秘密干涉委内瑞拉内政并企图推翻其政权,因此为减少布什连任的可能性,他采用限制对美出口或石油产量的方法以抬高油价。

而世界石油市场存在较大的脆弱性,容易受到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国际能源专家认为,当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在每桶35美元左右时,只要沙特、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每天各减少100万桶,国际石油价格就会被抬到每桶40美元以上。

伊拉克战争以及中东地区局势不稳,使投机资金涌向原油期货市场,大大加剧了世界石油市场的人为紧张,导致国际油价飚升,并在高位运行。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时,油价最高时已达到每桶37美元。

2011年世界石油市场油价继续居高不下,甚至达到每桶41美元以上。

(二)与其他大国因能源问题而引起的矛盾和竞争增加。 随着世界经济走向复苏,国际原油市场需求明显增长。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11年世界石油需求量将每日增加165万桶,日消费量将达到7990万桶。美国能源部也预测, 2004~2005年,世界石油需求的增幅可能超过2%。

另一方面,欧佩克采取限产保价政策。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与其他主要进口石油地区和大国在石油领域的矛盾和竞争上升。

例如,西欧是石油及其制品的主要进口地区之一。2002年,西欧从俄罗斯和独联体进口石油2.146亿吨,从中东进口石油1.611亿吨,从北非进口石油1.225亿吨。

其中,西欧提高了对非洲的关注,将其作为多渠道石油进口战略的主要一环。但“欧洲最近遭遇来自美国企业残酷甚至是带有攻击性的竞争”。

又如,日本在国际能源领域采取某些独立于美国的政策,它与伊朗在2001年联合对伊朗与伊拉克边境地区的阿兹德甘大油田进行了地质调查。其后,美国以伊朗涉嫌开发核武器为由,表示要强化《伊朗与利比亚制裁法》,对日本进行牵制,结果日伊关于日本开发该油田的谈判一度被搁置。

2011年2月,日本与伊朗就日本独自开发该油田闪电般达成协议。美国虽然对此表示不快,但日本最终没有屈服于美国。

(三)在中亚和里海地区的能源竞争升级。 早在1997年克林顿政府就制定出一套雄心勃勃的针对中亚地区的战略。

其主要目标是:支持该地区国家对俄罗斯的离心倾向,把该地区国家纳入西方体系;解决该地区冲突与开发该地区石油资源同时进行,使该地区成为美国21世纪的战略能源基地;遏制并削弱俄罗斯和伊朗在该地区的影响,逐步把该地区变为美国的“战略利益地区”。 同年7月21日,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发表阐述美国对中亚政策的讲话,宣称美国对中亚政策的目标是“促进民主,创建市场经济,保证中亚各国内部以及国家间的和平与合作”。

他还说,要避免重演19世纪英国、沙皇俄国和其他国家在中亚争夺石油资源的“大角逐”,要以“适合21世纪而不是19世纪的方式”实施“石油地缘政策”,要使“竞争的所有有责任心的参加者都受益”。 美国扩大与中亚和里海国家的经济合作,目的是控制该地区的油气生产与运输。

早在1994年,克林顿政府就宣布了促进中亚投资和贸易计划。1997年以来,美国又改变了重经援、轻合作的做法,扩大对中亚地区支柱产业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投资力度,加强与该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

美国大型石油公司埃克森、谢夫隆、阿莫科、莫比尔、德士古等都已决定“到中亚来捕获发财的机会”。目前已有60多家美国公司计划向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领域投资,总额将达到30亿美元。

美国对哈萨克斯坦的投资已占外国在哈投资总额的34%。1998年美国美孚公司等大公司也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了合同。

美国还利用哈萨克斯坦实行大规模私有化的机会,成功控制了哈萨克斯坦多数基础产业,其中包括哈萨克斯坦最大的油田——田吉兹油田。 与此同时,美国还竭力开辟运输里海能源的新通道,以求打破中亚的能源输出线为俄罗斯所控制的局面。

美国已与土库曼斯坦签约修建土库曼斯坦经阿富汗到巴基斯坦的天然气管道。1999年11月,在美国的支持和操纵下,土耳其、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签署一项协定,规定从巴库富产石油的油田经格鲁吉亚到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杰伊汉修建一条输油管道。

这条1730公里长的主要输油管道预计将至少耗资28亿美元,2001年开工,2011年底建成,2005年正式输油,年输油能力约5000万至6000万吨,是一条完全绕开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独立石油通道。 布什政府执政以来,在进行反恐战争的同时,更加紧了在中亚和里海地区的能源竞争,使这一地区能源竞争升级。

中美两国在能源领域竞争与合作的趋势 中国和美国在能源领域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又有合作的巨大潜力。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和石油消费国、第五大石油进口国。

2003年,中国石油日消耗量达546万桶,石油净进口量为8600万吨。其中,56%来自中东,14%来自亚太地区, 23.5%来自非洲,6.5%来自其他地区。

国际能源专家预计,中国2010年进口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2020年将每天进口600万桶以上石油,到2030年石油净进口将达到每日 1000万桶。 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提出:“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特别是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对美国构成经济、环境和地缘战略等方面的挑战。

”该委员会认为,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 1.中国为了实现使其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的目标和增强经济安全,已经与若干石油供应国签订了能源协定,这些国家中包括被美国国务院列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伊朗、苏丹等。中国为了保证这些国家的石油来源,向它们转让武器和军事技术,甚至向它们提供导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部件和技术。

这极大损害了美国的全球武器不扩散政策。 2.现在世界上的主要石油进口国都是国际能源组织(IEA)的成员国,而中国是还未参加该组织的国家中消耗石油最多的国家。

这使它成为影响世界能源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总是采用单边的方法来获取更多的石油资源。

这对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定价产生了额外的影响。 3.当前煤在中国能源消费中占主导地位 (达到65%),而且其中许多是没有洗过的煤,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

这对中国和世界环境构成巨大的挑战。 此外,美国还担心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从国外进口的石油大量增加,会增大中美之间在中亚和南中国海竞争的可能性。

美国国际能源战略中的某些因素和它对中国的这些负面看法,是造成中美在能源领域一些矛盾和竞争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美国一些专家也认识到,美国对中国进行石油遏制的观点是一种非常近视、单一的思维。

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教授托马斯·巴奈特(Thomas Barnett)说:“美国为什么要堵截中国的石油通道呢?中国是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是美国跨国公司最重要的劳力资源。虽然中美之间的经济竞争在未来会变得更加激烈,但这种竞争并不能通过军事对立来解决。

”山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能源项目负责人罗伯特·艾贝尔(Robert E. Ebel)指出,美国对中国石油禁运是不可能的,“因为美国没有能力影响中东和中亚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凯托研究所编辑彼得·凡多兰(Peter Van Doren)认为,美国没有能力左右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要实施大规模的石油禁运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因为你需要派遣极其庞大的海军到漫长的中国海岸。

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禁运……从经济上讲,它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另一方面,中美两国在能源领域也存在重要的共同利益: 首先,中美的经济正在增长,双方都需要稳定而可靠的能源供应,都希望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稳定低廉。

如果中美两国在多边框架内协调各自的能源政策,与其他国家共同合作,就有可能平抑国际石油市场上过高的油价。其次,中美都是海上能源运输大国,都希望有安全的海上运输线,双方可以在海上反恐怖、反海盗等方面进行合作,以保证海上运输线,特别是关键国际水道的安全。

再次,中美都需要发展各种新的能源,双方有广阔的合作空间。美国应在核能和能源的充分利用、使用清洁煤技术、煤液化和汽化等方面向中国提供先进技术,这也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利益和对中国的出口。

近年来,中美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开始起步。2011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访华期间,双方就美国向中国出售核电站设备达成了协议。

5月23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美国能源部签署谅解备忘录,同意加强双边能源政策对话。根据该备忘录,中美双方将成立一个能源政策工作组,并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一系列对话与合作。

这些领域包括能源安全方面的信息交流、能源政策与战略、能效与节能、能源技术的使用和选择及技术合作等。该备忘录有利于中美两国加深在能源问题和能源政策上的相互了解,促进能源领域的信息交流,并推动双方在一些能源项目方面开展合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同桌
“徐神仙”
雪儿的故事
任湘君同学的先进足迹
我们班的三最
小欣yuwangQQ奇遇记(1)
梅花又开了
我家的老外们之外婆篇
“唠叨”爷爷
一家四“鬼”
军训日记之讨厌的教官
我的外公
哈尼族
我们学校的“母”教官
迎新年酒会祝酒词
校长40寿辰庆典主持词
县2012年三八文艺演出主持词
2012春节贺词
在纪念三八妇女节座谈会上的主持词
2012年元旦联欢会主持词
乡镇机关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动员会议主持词
学院卡拉ok决赛开场白和结束语
共青团工作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主持词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主持词
祭扫烈士陵园仪式主持词
乡镇企业家“贤内助”总结表彰会会议主持词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活动欢迎辞
通信公司开业庆典主持词
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主持词
中国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1)论文
论国际贸易惯例(1)论文
国内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准备研究(1)论文
国际经济活动与文化意识(1)论文
中国家具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1)论文
浅析跨国公司为何实行技术内部化(1)论文
国际商务交往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1)论文
租赁贸易在我国飞机进口中的应用研究(1)论文
浅谈加入WTO后翻译服务业的发展(1)论文
国际贸易中的动物福利壁垒及应对措施(1)论文
FOB术语出口增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1)论文
入世五年 谈适度保护(1)论文
反倾销税有效性和合理性分析(1)论文
关于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统计分析(1)论文
《回声》教学设计2
《回声》教学设计3
实现飞天梦想——载人航天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3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1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1
动物、植物化石的知识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
《活化石》教学设计1
霸王龙的简介
三角龙的简介
《活化石》教学设计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2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简介
《太空生活趣事多》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