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1)论文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1)论文

  [摘要]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呈现发展迅猛、结构优化,分布不平衡以及贸易壁垒隐蔽化趋势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应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服务产业结构,加强立法工作,发展教育事业。

  [关键词]全球化;服务贸易;贸易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国际服务贸易更是异军突起,成为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从1970年的700多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21 000亿美元。其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期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日渐成为世界各国获取外汇收入、改善本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1]。

  近十几年来,我国国际服务贸易正在以年平均1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但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而且长期呈现逆差状态。2011年,我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9%,明显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服务贸易逆差达97亿美元。在某种意义上说,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并实现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将是21世纪国际经济合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战略,认清和把握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态势,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对外开放,加大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力度,将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各国政府对服务贸易的限制逐步放宽,企业和个人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的国际流动逐步兴起,国际服务贸易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2]。1970年,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仅有710亿美元,1980年为3 800亿美元,1990年为8 660亿美元,2000年则上升到14 600亿美元。由表1可看出,1995年至2011年全球服务出口的年均增长率均为正,且逐年上升。其中,2002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7%,超过了同期货物贸易5%的增长速度。2011年全球服务出口额比上年增长16%,达21 000亿美元。服务贸易占国际贸易的比重也是不断提高的,由1980年的12%上升到2011年的19%。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其结构不断优化,技术、知识密集化趋势较为明显 随着全球科技产业化浪潮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的服务行业迅速崛起并快速进入服务贸易领域。

  近年来金融、保险、通讯服务、数据处理、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广告等项目的服务贸易迅速发展,远远快于传统项目的服务贸易。 正是由于这些新兴服务业的兴起,世界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有关数据显示:自1990年以来,一直占世界服务贸易额60%左右的传统服务部门(如运输、旅游等)在发展中呈下降趋势,新兴服务部门(如通讯、金融、保险、专利许可和其他商业服务等)则增长较快,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运输服务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从1990年的33.8%下降到2003年的22.6%,旅游服务下降到29.4%。由此可见,世界服务贸易的部门结构已从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行业(如旅游、销售服务等)为主逐步转向以资本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如运输、电讯、金融等)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如专业服务、计算机软件、数据处理等)。这正体现了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优化趋势。

  (三)国际服务贸易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按国家类型看,服务贸易大国都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还很不发达,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很不平衡。但比较乐观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目前,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仍居主导地位[4]。2011年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居前20名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发达国家,而且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上对发展中国家存在高额顺差。从国家分布的情况看,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长期以来都是服务贸易的净出口国。其服务贸易出口额已占各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10%以上。需要指出的是,丹麦、奥地利、荷 兰3国此项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主要的服务贸易国,2011年其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了3 193亿美元,进口额达到了2 590亿美元,顺差为603亿美元。

  发达国家有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服务贸易的趋势,这一趋势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明显加快。资料表明,1990~1998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12%,高于发达国家年均增速1倍以上。由于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1999~2011年,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有一定的波动幅度,但仍能维持在7%左右。在发展中国家中,亚洲(主要是东亚)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 中国、中国香港和韩国都已经进入2011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的前20名。其中中国2011年服务出口总额达到589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2.8%;进口总额为697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总进口额的3.3%。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排名由2000年第12位上升为第9位,进口排名由第10位上升至第8位。 (

  四)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同时,贸易壁垒日趋隐蔽化 由于服务贸易的特殊性,关税保护方式并不适用于对服务贸易的保护。但是,由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要求,各成员国必须加快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于是,为了保护本国的服务业,各国纷纷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 1994年GATS的诞生,第一次为服务贸易自由化提供了体制上的安排与保障,各国政府逐步开放服务市场,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遍及各个服务行业,从传统的商贸、旅游、运输到新兴的信息、金融、法律等,都成为各国谈判和扩大市场准入的对象。1997年WTO相继达成《全球基础电信协定》、《信息技术协定》和《开放全球金融服务市场协定》三项协议,再一次显示了日益明显的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下,鉴于服务贸易不易征收关税的特殊性,各国纷纷采取隐蔽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保护本国的服务业。如政府通过制定不利于外国竞争者的标准制度对外国服务提供者的进入和在境内从事服务活动设置障碍;政府在安排服务支出时,优先考虑支持本国企业;政府对本国服务出口实行隐蔽性补贴、减免税等,通过采取各种隐蔽措施,使本国服务业在国内及国际服务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二、发展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若干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取得了长足进步。1985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55.79亿美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年均近20%的速度增长,2003年突破1 000亿美元,2011年达到1 345.67亿美元。但这是和我们自己比较,通过对各年度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在世界范围内, 我国总体发展水平还很低[5]。

  (一)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大力培育有竞争力的优势服务产业, 扩大服务贸易出口 我国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很快,且呈持续平稳发展状态,说明我国在国际服务出口市场上的竞争力是不断增强的。但整体出口规模较小,出口水平较低。美国无疑是当今世界服务贸易出口的超级大国,一国独占世界份额的近1/5,中国还不到它的1/7,5个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这一比重最低的日本也高达近4.2%,将近中国的两倍,就连香港一个地区也比中国高出0.5%。 首先,我们应加大对服务业发展所必需的商业设施、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的投资。其次, 应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国际工程承包、劳务输出、饮食等优势部门,扬长避短,增加其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

  (二)优化服务产业结构,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 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旅游和运输贸易上,二者合计平均要占服务贸易总额的56%以上,2001年曾高达65.64%。另一方面,金融、保险、通讯和计算机信息等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在我国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0.17%、4.83%、0.68%、2.15%(2011年),合计为7.83%;而2002年美国这4项合计所占比重达54.77%。这说明我国新兴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虽然有所发展,但比重偏低,有待于加强。 首先,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和农业服务等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 其次,健全服务贸易的创新机 制,促进服务贸易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积极开拓技术、知识型占优势的新兴服务业, 主要是知识型服务业,海运服务业,旅游业和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服务业等。

  (三)加强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尽快完善国内法律法规体系,使我国服务贸易早日进入法制化轨道 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严重滞后,直到近年才有较大的改观, 但与服务贸易广泛的内涵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目前我国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存在着覆盖面窄、内容不规范、法律法规相互冲突等多方面问题。而且一些法规和国际规范相差很大。 首先,我国政府应对已经建立起来的有关服务业的法律法规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进行全面的审核和修改,使其符合WTO的要求,避免引发不必要的贸易争端。 其次,应尽快制定我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尚未建立起来的法律法规,填补这些领域的法律空白。对那些已经承诺开放的但尚未立法的服务领域,应按开放的程度、开放的时间进程等方面作出统筹安排,避免立法上的无序现象。 再次,扩大服务业政策的透明度,及时对外公布我国新颁布的有关服务业及对外服务贸易的法规,并设立或指定专门渠道对外发布信息及提供咨询。

  (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我国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目前我国比较缺乏服务贸易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如熟悉服务贸易的研究人员、工商企业家、金融家、会计师、审计师、律师和工程承包商等等。尤其缺乏新兴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的外向型复合人才,这对服务贸易的国际化经营是极为不利的。另外,整个服务部门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这也大大削弱了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能力。

  首先,应在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筹建国际服务贸易专业,培训更多、更高层次的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在现有各个高等院校(含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专业中加开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十分必要。这可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不断输入新生力量。 其次,应加大对相关教育产业的投资,建立门类齐备的服务贸易培训机构,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快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短期业务培训,让其尽快地了解和把握我国服务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提高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市场竞争力。要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人才,应成立一个全国性的服务贸易人员培训机构,重点从外语和专业技术方面培训高层次的服务人员,同时在各地各行业也设立一些培训机构,并由国家级的培训机构进行宏观指导,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服务人员培训网络。

  再次,应开展“海外引智”工程,通过优惠政策增加国内服务业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积极引进人才;同时又要谨防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国有服务企业人才流失。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加强国内服务业人力资源的保护,防止人才流失对国内服务业,如商业信息与业务资源领域的巨大损害。

  [参考文献]

  [1] 高文书.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79-85.

  [2] 薛荣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挑战[J].世界经济,1998,(4):6-10.

  [3] The world Trade Report 2005[EB/OL].http://www.wto.org.

  [4] 饶友玲.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征与趋势[J].南开经济研究,1998,(增刊):69-73.

  [5] 李玲.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发展思路[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10):83-8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未来的广州
人生如太阳
读《捧着空花盘的孩子》有感
眼神
木牌,比老师还“帅”
我心中的“大大连”
采访稿
抄袭与运用的差异
柳州赵家井
我想……
世界上处处留存着温暖-----读《非典英雄》有感
我爱
献给恩师一束鲜花
虽失去曾经,但还有未来
唤醒人类的大会
数字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环境的浅谈
我国证券业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财务控制研究论文(1)
养老金评估模型
消费者购买心理与新产品的定价策略
对广告本质的认识和界定
关系市场类型的评析
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作用和实施的浅议
精准营销的中小企业网站推广的研究
市场营销学在灌溉用水中的作用
虚拟营销现实表演的简述
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障碍和对策的浅议
国有股减持的定价策略探讨财务控制研究论文(1)
浅析债转股财务控制研究论文(1)
农业产品品牌的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浅论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困难与对策财务控制研究论文(1)
《再塑生命》写作特点
《再塑生命》习题精选
《再塑生命》问题探究
《再塑生命》习题精选
《再塑生命》重难点讲解
读《再塑生命》之想象作文
名人说“意志”
《再塑生命》同步练习
《再塑生命》读后感
《再塑生命》同步达纲练习
《再塑生命》同步练习
读《再塑生命》后感
读《再塑生命》之想象作文
《再塑生命》写作特色
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