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FDI增长与外贸发展实证研究(1)论文

FDI增长与外贸发展实证研究(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3

FDI增长与外贸发展实证研究(1)论文

  【论文摘要】 利用FDI发展对外贸易,是苏州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本文实证分析结论显示,苏州FDI增长与外贸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但FDI的持续增长也产生一些负面效应,笔者建议苏州FDI流入应注意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外贸对FDI的过渡依赖。

  【论文关键词】 FDI对外贸易结构调整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

  发展对外贸易,是苏州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FDI流入与外贸总额持续增长。例如,1992年,苏州实际利用FDI为8.36亿美元,2005年增加到113.43亿美元;同期,外贸总额分别为10.35亿美元和21405.89亿美元,增幅很大。FDI与外贸发展是否存在相关性?现有研究表明,两者之间相关性存在不确定性。本文以苏州为例,分析1992年~2005年FDI与外贸的关系,探究苏州地区FDI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文献综述

  FDI对外贸发展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替代论和互补论。替代论的代表是罗伯特·蒙代尔,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理论基础上, 提出贸易障碍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资本的国际流动或者直接投资。蒙代尔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两国的生产要素的绝对和相对量完全一致。资源实现了最合理的利用和最大限度的福利,并不存在引起要素流动的原因。如果满足要素均等化及两国有相同生产函数的条件,贸易与资本的流动有完全替代的关系。而且资本流动越自由,替代国际贸易的作用就越大。

  以蒙代尔等为代表的关于FDI对国际贸易的替代理论有效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个国家之间发生的直接投资。 对蒙代尔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提出挑战的是小岛清的互补论。小岛清认为,生产要素流动虽然减少了商品的稀缺性,从而减少了国际贸易的机会;但另外一方面,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相应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技术就越容易为东道国所吸收和普及,进而就可以把东道国潜在的比较优势挖掘出来。

  由此可见,国际直接投资并不是对国际贸易的简单替代,而是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促进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国际直接投资也可以创造和扩大对外贸易。 由于统计数据不全或统计方法的缺陷,蒙代尔的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及小岛清的互补模型,都是从传统理论的分析框架上衍生出来的,并没有经过实证的检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实证研究来看,支持互补性关系、替代性关系及关系存在多样性的研究都已出现,并各有自己的论据,国内学者也对中国引进外资和推动出口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理论和实证方面的分析。

  例如,杨全发(1999)通过对广东利用外资与出口增长的实证研究,认为广东总的出口贸易和一般出口贸易与外资的关系并不显著;施敏颖(2001)则认为,FDI与我国进出口总额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对进口的贡献大于对出口的贡献;谢冰(2000)依据1980年~1997年问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FDI对我国出口的增长作用显著。 二、实证分析 1.苏州地区FDI与对外贸易总量变化关系的实证分析。本文数据采用了苏州市1992年~2005年间进出口与FDI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在这14年间,苏州进出口总额与FDI呈快速增长。例如,进出口总额由从1992年的10.35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405.8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45.9%。FDI由从1992年的8.36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13.4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22.2%。

  1992年~2005年苏州进出口总额及FDI情况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1992年~2005年苏州市统计年鉴。 为了进一步讨论FDI对苏州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拟采用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建立FDI对进出口贸易的乘数效应模型。分别以进出口总额、进口额与出口额为因变量,以当年FDI与累计FDI(累计FDI是指滞后一年的FDI余额)为自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由于考虑到FDI存量也会对当年的进出口总额产生一定影响,所以也将其设为自变量。模型如下: Yt=b0+b1CFDIt-1+b2FDIt+ut (1) Mt=d0+d1CFDIt-1+d2FDIt+vt (2) Xt=f0+f1CFDIt-1+ f2FDIt+wt (3) 其中,Yt、Mt、Xt、分别代表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CFDIt-1代表第t-1年末的FDI存量,FDIt代表第t年的FDI数额,b0,b1,b2,d0,d1,d2,f0,f1,f2为待定参数,ut,vt,wt为随机误差项。对该模型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得出回归方程为: Yt=-229.105+0.03 CFDIt-1+13.51 FDIt (1) Mt=-116.203+0.008 CFDIt-1+6.728 FDIt(2) Xt=-112.035+0.027 CFDIt-1+6.757 FDIt(3) 方程(1)中,R2=0.98,F=284>F(2,11),变量FDIt的t值为t0=7.56>t0.025(11); 方程(2)中,R2=0.98,F=352>F(2,11),变量FDIt的t值为t0=8.46 > t0.025(11); 方程(3)中,R2=0.98,F=222>F(2,11),变量FDIt的t值为t0=6.63>t0.025(11)。

  上述三个方程的拟合度和显著性都非常高,回归方程能够很好的解释FDI与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和出口额之间的关系。所以Yt,Mt,Xt与FDIt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根据上述回归方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当年FDI每增加1亿美元,苏州的对外贸易总量可增加13.51亿美元,其中,进口额可增加6.728亿美元,出口额可增加6.757亿美元。FDI对苏州的对外贸易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乘数效应非常大。 2.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对苏州出口的贡献。衡量外商投资企业对出口贸易贡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考察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情况。因此笔者引入两个衡量指标。一个是外资企业出口额在苏州出口额中占的比重;另一个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对苏州出口的贡献度。贡献度(用P表示)是指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量(用△FXM表示)占苏州出口增量(用△XM表示)的比重,即:P=△FXM/△XM。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2 1992年~2005年苏州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统计(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1992年~2005年苏州市统计年鉴。

  苏州每年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的比重始终很高,平均达到77.6%。显然,苏州的出口依赖于外资企业的出口。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对苏州总出口保持着正的贡献度,特别是在1995年,P值高达457.3%,表明当年苏州对外出口完全是由外资企业出口拉动的。所以,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出口增长是苏州对外贸易增长的重要源泉。

  三、FDI在促进苏州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FDI对苏州对外贸易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但随着FDI的不断投入,一些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

  1.外商投资在产业间的分布不均。第二产业仍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热点。2005年,在苏州吸收外资中三次产业分别占0.14%、93.47%、6.39%。2006年1-3月份,苏州市利用外资中,三次产业分别占0.35%、88.77%、10.87%。虽然今年第一季度情况有所缓和,但总体来看,第一、第三产业吸收外资在总量中所占比重很不乐观。三次产业的不协调发展,势必导致苏州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发展,最终将延缓苏州的工业化进程。

  2.苏州对外贸易对FDI依赖过大。从模型中可以发现,FDI对苏州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这个结论还能这样理解:苏州的对外贸易对FDI的依赖性也很强。苏州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甚至是过分地依赖对外贸易量的增长,这种情况已持续了好几年,FDI对外贸的这种促进作用进而可以传递到对苏州经济的影响。一旦苏州吸引外资的比较优势消失,FDI的减少将会以乘数效应对苏州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 3.对外贸易中出口过度依赖进口。从模型中还发现,FDI每增加1亿美元,进口额增加6.728亿美元,出口额增加6.757亿美元,两者几乎相等。这是由于苏州的对外贸易形式以加工贸易为主,而加工贸易出口过度依赖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进口,因此出口的增长实际上主要取决于进口的规模。进口主要不是为了满足产业结构优化、技术的进步,而是为了维持出口数量的扩张。外商投资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获取当地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在出口商品的价格构 成中,主要是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的高昂成本,苏州仅仅处于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这样的格局使得苏州虽然在对外贸易的规模上不断扩大,但对苏州当地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社会福利并非有利。 四、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FDI对苏州对外贸易具有强大促进作用的现状,苏州目前仍应该不断吸引FDI,从而带动对外贸易及经济的发展。

  但在吸引FDI时应该改变原有的格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投资结构,改善贸易结构。当前苏州加工贸易的主要问题在于本身还处于低级阶段,企业只是发挥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势,而要创收更多的外汇,就只有大量进口和大量出口。要改变这种情况,苏州在吸引外商投资时就必须同时注意“量”和“质”,对进入苏州的外商投资企业要逐步提高进入标准(主要是技术含量门槛),鼓励高技术产业进入苏州。并逐步优化外资在三产业中的比重,尤其是增加在第三产业上的投资。

  2.引进国外先进产业,提升产业结构。苏州要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创造非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特别是需要引进国外先进产业。苏州在对外贸易中不仅仅是要获得借助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带来的比较利益,更要借助对外贸易提升和优化自己的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密集产业的比重。通过技术引进和高科技投入等途经有重点地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途好的产业部门,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3.减少中间品的进口,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要提高苏州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其关键就是要抓好中间品的进口替代,即以更多的国产中间品取代外来的中间品,使产品的国际价值链中有更多的环节转移到本地,这不仅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创汇,也能扩大与上下游相关产业的联系,从而使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发生更大的拉动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书包伴我成长
我可爱
铅笔刨刀
我的“老师”
可爱的小手机
我的伙伴——植物储蓄罐
一个玩具一份快乐
我最喜欢的东西
我的小闹钟
新型玻璃
我心爱的玩具
我家的光波炉
小台灯
我的小闹钟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问题与对策研究
试论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需求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激励问题浅谈
人力资源管理视诵的高校青年教师激励问题探析
试论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方法的三个层次
西部省属医学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缺失与应对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制度设计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简析
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质量观探析
关于大众化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教育质量研究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有效性缺失的成因与对策
浅谈《工科数学教学团队》的建设
浅析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沈阳理工大学教师激励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们都会说──《要下雨了》教学案例及反思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变革学习方式 激活语文课堂──《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谈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在情境中诵读,在诵读中感悟──《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点评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调课的思考──《要下雨了》教学案例
“老师撒谎了”──《要下雨了》教学案例及反思
阅读张扬个性──《要下雨了》教学案例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