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1)论文

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1)论文

  摘 要: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为政府在不完全竞争下实施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发达国家中取得了一定成效,联系中国的实际国情,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实施需要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

  论文关键词: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条件;适用性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简述

  战略性贸易政策论者认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理论境界上的,他们用国家之间在自然环境、技术、劳动生产率和要素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

  由于贸易能改善贸易双方的资源配置状况并使双方的国民福利得以提高,所以自由贸易政策是最优选择。但现实的情况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规模报酬递减成为经济中的常态,这种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前提的背离,使市场本身运行结构处于“次优”境地。适当的政策干预,指的是战略性的政策干预,由于国际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 市场份额对各国企业变得尤为重要,谁能占领市场,谁就能获得超额利润。市场竞争变成了一场企业之间的“博弈”,谁能占领市场,谁就能获得超额利润。根据对手行为调整自己的战略,可以使本国经济福利最大化。 战略性贸易理论有两个分支——“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

  “利润转移”理论认为政府干预性的贸易政策可将他国利润转移到本国,使本国受益。作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倡导者布兰德 (Brander)和斯潘瑟(Spencer),借助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论的研究结果和手段,创造性地探讨了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的补贴对于生产和出口的影响,建立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外部经济”理论是把政府战略性的贸易干预政策看作是追求外部经济的手段。该理论认为,政府应该扶植与保护那些能够产生较大外部经济的产业,即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这些产业由于具有外部性,而这个外部性不能被企业所享有,因此单凭企业的自我决策不能使企业发展到令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规模。这样,政府就要通过补贴等保护行为使企业发展到令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规模。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由发达国家的学者提出,建立在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之上,其研究也普遍针对具有众多规模经济产业的发达国家。对于其是否适应于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因为当今的发展中国家,就其国内市场的发展程度来看,还没有达到历史上发达国家的那种自由竞争程度。总体来看,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不是当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市场特征。在这种发展阶段,市场不完善的最大特点就是竞争不足,市场未发育完全。但是,以上分析并不等于说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根本不适用,它只是指出了其实施的局限性而已。

  我个人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和措施,因为有些发展中国家同样处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其幼稚产业(即民族工业)也有战略性产业的某些特征。但是以往建立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基础上的传统贸易理论只强调静态的比较优势,这往往使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要实现“赶超”,发展中国家就必须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创造动态的竞争优势,扶植本国的战略性产业,从而谋求后来居上。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的实用性分析

  第一,经济体制条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化过程中,我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国内市场容量及资源条件都为其发展专业化和规模经济提供了必要前提。一方面,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已经拥有较为独立的市场权利,并追求较为独立的经济利益,其生产经营活动已纳入市场调节的轨道;另一方面,我国已基本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日益发展。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可以使产品的转移更为便利,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更小,同时能够站稳和拓展国际市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主体行为会日趋规范,市场体系也会更加健全,这将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推行创造更好的体制条件。

  第二,市场结构条件。在分析市场结构时,我们用市场集中度这一最基本的指标来反映市场的竞争与垄断程度。一般而言,市场集中度越高,寡头企业支配市场的能力就越强,寡占特征越明显。若以CRn指数为衡量指标,根据美国学者贝恩的定义等级进行划分,中国列入寡占行业的大类企业有4个: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及煤气生产和供应业。这一结果表明我 国已存在一些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产业,并且具有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第三,规模经济水平。从我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虽然总体的规模经济水平高低不等,但是寡占行业还是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的,其规模经济水平也高于其他行业。根据“2000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数据可知,2000年,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有39家,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有11家,化学纤维制造业有11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35家。由于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工业区域存在较为严重的分割现象,无法充分发挥其规模经济优势,这就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努力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和技术水平的差距,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提高寡占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同时,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市场需求的环境下,充分利用我国广大的国内市场优势,实现市场规模的有效扩张。

  三、政策建议

  第一,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大特色就是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结合,通过政府的贸易干预来攫取和转移外国政府的利润,充分发挥产业间的国际竞争潜力,为本国产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产业政策上,可以将那些具有潜在竞争优势、有较大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利益的产业确立为目标产业,如半导体、飞机、钢铁、汽车和化工原料等,从战略高度对它们进行保护与扶持,并且要有意识地鼓励我国厂商大胆进入一些有待开拓的高技术产业,如电子通讯等。同时要在这些产业中实施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的政策、专业化分工协作政策、行业进入壁垒政策、促进企业兼并联合政策,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化。

  在产业发展上,政府一方面要维护有效竞争,防止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保持行业内的竞争活力;另一方面, 也要考虑到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大的现状,在选择战略产业时要兼顾就业规模的扩大,尽量使规模投入增加的就业人数多于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相对减少的就业人数。 在贸易政策上,要在产业政策的目标产业中主动利用战略性贸易政策, 保护和扶持一些具有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以获得潜在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例如:在国内外均为寡头垄断的行业,对国外进口可以施加适度的关税实施战略进口政策,从国外企业转移利润。在国内为完全竞争、国外有垄断力量的行业,也可以采用战略进口政策,从国外企业抽取利润。对于国内外均为寡头垄断,本国出口较多、出口竞争激烈的行业,可以实施补贴的战略出口政策;对具有寡头特征、规模经济效应显著、国内外企业在本国以及其他市场上争夺激烈的行业,特别是一些国内尚不成熟的新兴产业,可以采取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战略,以带来长期动态收益。

  第二,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引入制度分析。我们在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合的市场主体,进一步完成市场体系,健全价格机制,树立法律的规范机制,加大市场秩序的改善;促进市场结构合理化,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效益水平。引入制度分析,会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需要政府了解大量的相关信息,整个国际市场的信息,本国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和发展潜力的信息,等等。

  针对这一点,我国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对企业建立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防止企业非生产性寻租行为的产生;加强民主建设,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避免滥用政府权力和腐败的滋生;加强政府的能力和工作效率,真正为本国的企业量身定做,制定符合本国产业特征和实力的对外贸易政策。 第三,利用WTO有关条款和规则保护自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在加入WTO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利用WTO规则来制定一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反倾销、反补贴等保障措施是世贸组织赋予其成员在产业发展受到进口产品损害时可以运用的合法保护措施。我国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优惠条款,尽快使被保护的战略性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规模经济,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肖慈方.国际贸易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玮.国际贸易[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胡昭玲.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4]郭克莎.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J]. 国际经济评论, 2003,(09). [5]邹玲.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J].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3 ,(08). [6]王允贵.WTO与中国贸易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阿笨猫全传》有感
读《两个锄头》有感
读《两个锄头》有感
《找准人生的北斗星》读后感
生命需要意志
读《皮皮鲁》系列有感
书,伴我成长
读《灰姑娘逃婚》有感
读《阿凡提的故事》有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读《两个锄头》有感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保护野生动物,与它们做朋友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试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作用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强化“三个意识”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合理语境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探析以兴趣为导向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
浅谈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浅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人性化管理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谈词汇习得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选择
试析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三个转换”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问题研究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1
《司马光》教学设计四(2)
《司马光》教学设计五
《司马光》教学案例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2)
《司马光》片段教学案例
这也是一种创新—《司马光》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二
抓住一个“慌”字教《司马光》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三
《司马光》教学设计六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二
《司马光》教学设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