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如何应对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1)论文

如何应对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8

如何应对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1)论文

【论文摘要】 21世纪,各国均开始强调绿色贸易。从本质上讲,这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但是大部分国家开始把这一善意的行为变形为意在在阻碍其他国家出口的一个方法。

因此,随着在国际贸易上“绿色贸易壁垒”的广泛采用及我国因其受限的情况不断出现,研究如何应对这一趋势有着深刻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 绿色贸易壁垒对策WTO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色贸易壁垒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限制他国产品进口的主要和常用方式。

随着其行为日渐激化,研究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并寻求应对之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根本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制定繁琐的检验、审批程序等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贸易障碍。 1973年GATT曾尝试对所有缔约方的非关税措施分类,制作了一个包括各国采用的800多项措施的目录。

从其提供的数据看,在美国市场上,使用较多的非关税措施是为保护人类生命健康而实行的测试、检验和检疫要求;出于保护人类生命健康目的而实行的产品性质要求;为确保人类生命安全而实行的产品性质要求;商标要求;反倾销税;为保护植物健康而进行的授权许可,上述六种措施的使用占总量的75.9%。在欧盟市场上,使用最多的非关税措施是为保护人类生命健康而进行的授权许可;其次是为保护人类生命健康而实行的禁运;排在第三位的是出于保护植物健康目的而实行的产品性质要求;排在第四位的是为确保国家安全而进行的授权许可,上述措施合计占比达84.5%。

1.全球环境的恶化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原有的环境问题,如水环境污染,植被破坏等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的同时,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不仅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巨大损害,也加速了绿色贸易的发展。

2.贸易与环境的密切联系 各国为使环境成本达到最低,都想通过各种手段使一部分内在化环境成本向其他国家转移。发达国家则选择绿色贸易壁垒将此成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样,它不仅降低了自己产品成本,增强了竞争力,同时还实现了本国环境保护,可谓一箭双雕。

3.经济全球化 在这个前提下的非歧视原则使发达国家失去了以往一统天下的霸主地位,他们不得不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公平交易。因此,非发达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交往中获得了相对更多的利益。

不过,发达国家并不甘心就这样与别人分享其成,他们不仅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实际优势地位,而且利用一种更隐蔽的手段来维护其经济利益。

二、绿色贸易壁垒现状 2003年2月13日,欧盟出台了《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规定了废旧电子电气产品的回收、处理、再利用以及禁止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铅、汞镉等6种有害物质。 WEEE指令要求生产商包括其进口商和经销商在2005年8月13日以后,负责回收、处理进入欧盟市场的废弃的电气和电子产品并在2005年8月13日后投放市场的电气和电子产品上加贴回收标志。

RoHS指令要求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气和电子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等6种有害物质。 2011年9月起,日本再次提高进口蔬菜的绿色贸易壁垒,对从中国进口的蔬菜实行更加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

2011年日本通过了《食品卫生法》及其修正案,新的《食品卫生法》对不合格的进口食品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将全面禁止从多次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的地区进口货物。临时标准的实施将目前现行的制度所涉及的130种农作物、229种农药、9000个农残标准扩展到135种农作物、涉及724种农药19000个农残标准,几乎覆盖了中国现在种植的所有农作物。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已经更多地运用高技术标准避开关税壁垒和关税配额,以抵制外国商品的进口,以环保为名义的“绿色壁垒”成为一种较为突出的、更为隐蔽的贸易保护新壁垒。

三、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 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迅速崛起以及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打破了原有的国际经济和利益格局,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错综复杂的国际矛盾和冲突,笔者认为,我国出口的产品是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贸易伙伴的技术要求 目前,我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是美、日、欧盟。

而据统计,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出口商品近75%销往美、日欧盟等国家或地区,同时这三大经济实体也是实施技术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绝大多数技术贸易壁垒措施发源于这三大经济实体。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决定了我国将不得不直面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威胁。

2.我国出口产业的弱质性 随着全球质量水平和档次的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性门槛也随之提高。仅就德国为例,目前应用的工业标准约有15800种,大多数等同于国际标准,而我国技术标准约有70%~80%低于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而且我国标准体系混乱,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专业标准及企业标准,数目多而水平低下,使企业产品出口不畅。

3.我国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视不够 由于我国宏观管理层次上存在巨大的漏洞,对国际通用的国际标准和技术管理措施知之甚少,对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手段缺乏了解,不能对我国出口企业在宏观上予以指导;再加上绿色贸易壁垒本身的不透明性,使得我国出口在改进宏观层次上的指导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四、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由于受国际环境意识的影响,中国的贸易伙伴的生态保护意识愈来愈强。中国政府需要通过法律、行政进行疏导,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增强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应用ISO系列 1995年4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始实施《国际环境检查标准制度》,要求企业产品达到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欧盟也启动了名为ISO14000的环境管理系统,没有达标,就不予市场准入。由于该系列标准具有保护环境和消除绿色贸易壁垒的双重作用,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我国应通过立法程序将该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内标准,推广使用。制订实施ISO标准的管理法规,使工作规范化,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绿色认证。

2.企业应开展绿色理念学习 绿色管理把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融于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以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最优化为目标,以获得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它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绿色战略、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营销、绿色教育、环境会计与环境审计制度等。绿色管理是现代企业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这不仅是外经贸企业应对国外环境壁垒所必需,亦是新时代任何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3.绿色产业与产品的创新 政府与企业应形成共识,采取有力手段,增加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绿色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和生产优质的绿色产品,以冲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扩大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空间。国家应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产品给予扶持,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其加入国际竞争行列。

以环境和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绿色产业正推动着绿色产品的开发与绿色市场的形成。据预测,绿色产品在未来的10年内将主导世界主要工业市场。

开发绿色产品应重点抓好四个环节:进行绿色设计、实施绿色生产、铸造绿色品牌并实行绿色包装。 4.政府部门的宏观政策

(1)政府积极参与谈判,加强合作。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我国政府应积极参与谈判,拒绝接受超越自身承受力的环境条款。

对于进口国以环保为借口单方面设置的环境壁垒,或进口国将其国内环保法规实施到境外,或进口国以隐蔽形式做出的各种贸易歧视,我国要通过外交途径与进口国谈判,或向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提出起诉。

(2)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口产品的开发重点应放在不损害对方国家可持续发展、符合绿色贸易要求的产品,使我国出口贸易向节约原料、节约资源的“绿色结构型”发展,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

进口产品应体现国内消费者的要求,以不污染地区环境和不损害国内人民健康为标准的资源性产品、技术和设备为主,同时严禁对方国家污染产业和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向中国转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拥抱绿色
投篮球
我多想去看看
辉煌六十年
种蒜
游仙岩
美丽的方阵
美丽的龙岩标志
危险时刻
江山大峡谷导游词
2006年的第一场雪
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QQ聊天
补牙记
小厨师
试论高职课程评价方式和方法的研究
试析励志型心理级会的实践探索
关于中职英语情境教学初探
浅谈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试析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的反思
关于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提高中职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试论艺术类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原因和对策
试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德育工作中的爱
试析在项目教学中引入隐性分层教学的思想
浅议职业中学课堂问题行为与教育对策
浅谈高职财务分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
试论高校体育英语专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谈职业教育中的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影视作品在非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反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
立足体验,提升体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心得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设计思路
我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主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后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教学反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案例
抓住契机,让学生自主探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思路、反思及修改方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