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义乌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1)论文

义乌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义乌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1)论文

摘 要:根据义乌市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外贸总量规模和结构、外贸企业经济效益、外贸带动本地区经济增长能力和环境保护与资源有效利用四个方面对义乌市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提高义乌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多元化;环境保护 1 义乌市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 1.1 义乌市对外贸易是依托专业批发市场发展起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内源资本和国内市场,是靠市场开发、民间资本原始积累自然演进形成的。

日益发展壮大的义乌小商品市场集中了全国各地的优势产品,全国各地生产的非常有优势的小商品都往义乌集中,“全国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这个平台成了义乌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所在。义乌市场国际化水平逐年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采购商和外贸公司常驻义乌,把义乌市场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

比如,义乌周边的浦江水晶、永康五金等优势产品都通过义乌市场来扩大出口。  1.2 “贸工联动”战略有力促进了整个外贸产业的发展 随着“贸工联动”战略的实施,义乌产品从“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转变为“小商品义乌造”,形成了义乌自身的产业基础,区域块状经济日渐崛起。

义乌市一批优势行业和规模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义乌已形成了针织袜业、饰品、拉链、玩具等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优势行业,先后被授予中国拉链产业基地、中国制笔工贸基地、中国化妆品产业基地、中国袜业名城等称号。

“贸工联动”既挖掘出了义乌经济的新增长点,又有力地支撑起了市场的发展,销地型与产业型的有机结合,这就是义乌市场的活力之源。 1.3 义乌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从整体上看,依托专业批发市场发展起来的义乌市对外贸易的结构层次还比较低,主要还是依靠低价竞争,必然会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等国际因素及我国劳动力、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成本不断上涨等国内因素的不利影响。

义乌市产业整体素质还不高,存在规模经济优势不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缺陷,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市场秩序的规范和资源缺乏等都是必须要及时解决的问题。

 2 义乌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 从可持续发展概念出发,可以得出区域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含义为“在维持本区域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区内外资源,优化对外贸F易结构,改善对外贸易条件,促进对外贸易数量和质量的同步增长,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义乌市对外贸易的特点,对义乌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分为四个方面:外贸总量稳定增长和结构改善、外贸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增长和环境保护与资源的有效利用。

 2.1 外贸总量规模和外贸结构评价 外贸总量的稳定增长,包括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持续增长,即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是外贸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义乌市进出口总值和外商投资额都保持着较快的稳定增长,外贸依存度相应提高。

另外,随着货物出口量扩大和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义乌已成为浙江省服务贸易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贸易结构的改善是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以从各种产品出口结构和出口市场分布来分析。

义乌市出口商品结构层次还不高、附加值低,且容易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2007年,欧洲、亚洲和美国是义乌市场出口的前三大市场,各占总出口额30.68%、31.02%、16.13%。

从单个国别出口总量的排名来看,依次是美国、阿联酋、俄罗斯、德国、乌克兰、西班牙、韩国、英国、意大利和印度,美国为16.13%、阿联酋为9.08%。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使义乌市以低价竞争的小商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及保障措施等国际贸易摩擦。

 2.2 外贸企业经济效益评价 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影响到外贸企业的生存发展,是外贸持续发展的保障。对外贸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应把外贸企业分为生产性外贸企业和流通性外贸企业来分析。

2007年,义乌市生产性外贸企业出口107622.8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55%;流通性外贸企业出口59791.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42%。从进口额看,2007年生产性外贸企业进口12148.14万美元,也多于流通性外贸企业的3252.90万美元。

生产性外贸企业是义乌市外贸的主力,由于整个大市场环境的支撑和“贸工联动”战略的实施,其经济效益较好。而义乌市流通性外贸企业的效益则较差,小型外贸企业居多,生命周期极短,且声誉不佳。

出口退税的调整对流通性外贸企业的影响也较大。 2.3 带动本地区经济增长能力评价 通过对外贸易,有效利用本地区的技术、资本、劳动力以及其他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是区域发展对外贸易的根本目的。

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带动能力可以用外贸对GDP的拉动度来衡量。义乌市对外贸易对GDP的拉动度较高,尤其是2003年与2005年,义乌市净出口增量甚至稍稍高于GDP的增量。

 产业结构大体上决定了对外贸易结构,是对外贸易的依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对外贸易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为第

二、三产业比重。义乌市产业结构逐年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但是,在三产业结构总体得到优化的同时,从单个产业层次来看,仍然偏低。 2.4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评价 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对外贸易发展的物资基础,对外贸易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应该保护和改善本区域生态环境。

与外贸有关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净排放量、进出口能源节约程度等反映了对外贸易的生态效益,即外贸带来的生产、开发、储存、转运以及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2007年2月,义乌市被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工作较好。

但是,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严重告急仍是义乌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主要是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电力。 3 提高义乌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策略探讨 3.1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应提高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

鼓励发展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则是一项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的长远之计。例如,高新技术纺织产品生产企业,主要生产纳米技术袜子、内衣等纺织产品,义乌纺织品出口量和纺织品企业都较多,但应用纳米技术的只有为数几家。

从出口市场结构看,义乌出口市场集中,主要是欧洲、亚洲和美国。欧洲市场又集中在俄罗斯、乌克兰和德国,亚洲市场则集中在中东几个国家。

随着中非关系的加强和经济合作的加深,非洲市场可成为是义乌开拓新市场的重点,有实力的企业则可以直接投资非洲,更好地打开非洲市场。 3.2 规范流通性外贸企业经营模式,加强对外贸诈骗案防治力度 义乌流通性外贸企业按操作模式分主要有三类:业务部、办事处和经合法登记注册的外贸公司。

虽然义乌有义乌文化、环境及小商品的特殊性,但通过对经营方式上的规范以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已是一个必须直面的实际问题。义乌流通性外贸企业的操作模式导致义乌市外贸出口秩序的混乱,这是义乌市对外贸易诈骗案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高发的外贸诈骗案反过来又影响到义乌市整个外贸行业的诚信形象,形成恶性循环。

义乌市委、市政府已在全国率先引进了出口信用保险机制,对市场经营户实施出口信用保险,并实行公告“黑名单”制度以避免经营户再次上当受骗。但是,规范流通性外贸企业经营模式方能从根本上防范高发的外贸诈骗。

目前,义乌市还应加大去外贸诈骗案的惩治力度,提高外贸诈骗者的犯罪成本。 3.3 拉长小商品产业链,提高对外贸易对社会经济的拉动能力 义乌市场中的小商品多为终端产品,“贸工联动”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发展小商品市场的同时发展了支撑产业链。

义乌市要继续努力的就是寻找突破口,拉长小商品产业链。义乌市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链向高科技行业发展,吸引更多外来投资企业投资,提高外资投资里中大项目投资的比例。

提高对外贸易对社会经济拉动能力的另一个方面是扩大进口的作用。重商主义思想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影响较大,重出口轻进口,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常为人们所忽视。

从目前义乌国际商贸城进口商品馆设置来看,以消费品为主,对本地区产业经济拉动有限。义乌市的生产企业仍将是进口高科技设备和中间产品,扩大进口作用的主体力量,应更加注重对生产企业的导向和扶持。

 3.4 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努力建设“两型社会” 生产、开发、储存、转运以及销售使用等对外贸易带来的各个环节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都存在影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义乌这个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小城市来说尤为重要。

由于资源环境问题存在外部性,完全依靠市场无法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解决资源环境问题,需要将负外部性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以降低污染排放和资源滥用,也应将正外部性的社会收益内部化,使具有正外部性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达到社会最优的供给水平等等。

因此,义乌市政府应把惩罚环境污染和奖励环境保护工作更加严格细致地开展下去。 4 结语 对照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义乌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外贸结构层次不高、市场过于集中;流通性外贸企业存在效益和诚信问题;对外贸易对社会经济的拉动能力需进一步提高;资源“瓶颈”仍是摆在义乌市对外贸易发展的一道坎。

针对上述各个问题,义乌市应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规范和扶持流通性外贸企业,加强对外贸诈骗案防治力度;拉长小商品产业链,提高对外贸易对社会经济的拉动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两型社会”。 参考文献 [1]谷志红,刘东晓,王会青.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5,

(5):18-19. [2]李明生,何天祥.区域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J].求索,2005,

(2):8-11. [3]刘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1999,

(2):56-60. [4]缪慧.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5. [5]苏珊珊.浅析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J].管理科学文摘,2006,

(4):20-23. [6]袁永友,刘建明.创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4,

(1):32-26. [7]吴蔚荣.推进义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信息导刊,2004,

(17):30-3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家的一件珍品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时间银行
月球之旅
我家的一件珍品
月球之旅
来自月球的回望
我爱我家
我爱我家
探索月球奥秘
我爱我家
我爱我家
我爱我家
月球动物园参观记
我爱我家
谈我国油画艺术的境遇和选择策略
浅论复合隐喻的认知心理图式
浅谈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协调利益矛盾
网络视觉营销下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浅谈从传统社会主义到和谐社会主义
谈传统社会主义的认识误区
上海中药保健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监管思考
浅析成品油销售之道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谈艺术修养教学
浅谈卫生服务营销运用于医院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浅谈韩日留学生HSK作文中方位词“里”的偏误探讨
探究企业文化与市场营销
浅析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核心主题词研究
谈道教与国人审美趣味
《找春天》扩展练习
《找春天》教学设计及建议
《找春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找春天》课堂重点:拟人描写
《找春天》教学设计举例
《找春天》课堂重点:文章问题分析
《找春天》教材简说
《找春天》教学设计与思考
《找春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找春天》教学建议
《找春天》课外延伸 春的赞歌
《找春天》课堂重点:背景描述 春的序曲
《找春天》读书笔记
《找春天》课堂重点:课堂回放 春的追寻
《找春天》课堂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