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发展对外贸易 促进中部崛起(1)论文

发展对外贸易 促进中部崛起(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2

发展对外贸易 促进中部崛起(1)论文

【论文摘要】 中部地区在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特别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在新一轮的区域经济竞争中渐渐落伍,以至于有“中部塌陷”之说。导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原因很多,而开放度不够是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章在对当前面临的开放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中部崛起的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 对外贸易中部崛起对策建议 中部六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在区位上承接东西、贯通南北,资源和产品优势突出,人口众多,科教实力雄厚,具备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目前,开放度不够已成为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因。

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已达14221亿美元,但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额只有415亿美元,仅占全国的2.9%;全国实际利用外资603亿美元,中部地区吸收外资48亿美元,约占全国的8%。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在封闭的环境中求发展是不可能的。

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吸收外资和发展对外贸易。

一、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部各省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把对外开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各省对外开放工作。 1.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2002年至2005年,中部地区年度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82亿美元增加到415亿美元,增长128%。

2006年上半年,中部地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96亿美元,占全国同期进出口值的6%,同比增长19.39%。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初级产品进口增幅回落,工业制成品进口下降;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较快,比重上升。

2.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 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2005年中部地区新批外资项目3752个,合同外资金额159.68亿美元,同比增长27.28%;2006年1~7月,中部地区的合同利用外资分别为98.95亿美元,同比增长26.45%。“十五”以来,中部各省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扩大,利用外资渠道不断拓宽,特别是利用国外证券融资取得突破,一批利用国外贷款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部分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纷纷来中部投资落户。

3.民营企业出口增长速度较快 近年来,随着中部各省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出口额稳步提高,在各类所有制出口企业中异军突起。以湖南省为例,2005年,民营企业占全省出口的比重占到29.8%,比上年增长了8.3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出口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69.6%,成为湖南省近年来比较稳定的出口增长点。民营企业出口额17.84亿美元,占湖南省出口总额的47.6%,几乎占全省出口的“半壁江山”。

4.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中部6省十分注重对外开放工作。开放意识显著增强,特别是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进展明显。

目前,中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出具规模。陇海、京广、京九铁路纵横交错,省际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出省主通道大部分实现高速化。

另外,作为“黄金水道”的长江极适合中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出口货物运输。长江中游的中部城市发展江海直运也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武汉至上海常年通行3000级至5000级的江海直达船,江海直运使中部腹地货物出门可直通太平洋两岸的国家和地区。 但同时,中部地区对外贸易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外贸易依存度太低。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从进出口总额看,中部地区进出口额虽然从2000年的148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415亿美元。但同期占全国的比重却从3.1%下降为2.9%。

其中,出口额仅占全国的2.1%。这说明中部地区外贸出口能力较差,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由此导致外贸出口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2)利用外资的规模太小。尽管近年来中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增长幅度很大,但由于受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其他历史的、政策的等诸多因素影响,利用外资的绝对值仍然较小。

外商在中部地区的投资仍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508.53亿美元。

其中,东部地区5639.8亿美元占86.65%;中部6省581.38亿美元,仅占8.9%。

(3)加工贸易发展显著不足。随着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等成本的不断上升,中部地区应有承接加工贸易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契机,但是截至目前为止,中部地区加工贸易仍未有实质性的变化和发展。

从总体情况来看,2002年至2005年前3季度,中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累计为176.6亿美元,占同期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6.2%,所占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6个百分点。而长三角、泛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所占比重都在50%以上。

从分省情况来看,中部地区各省加工贸易普遍落后,而且加工贸易产品多以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不够,高附加值产品不多。 上述情况分析表明,当前中部地区的市场机制和对外经济发展环境仍然不够理想。

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对接的状况不佳,来自外部需求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这应当是所谓“中部塌陷”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中部地区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是十分紧迫的。

二、中部地区对外贸易落后原因分析 造成中部地区对外贸易落后的原因主要有经济、政策与客观等方面的因素。经济因素所包含的子因素比较多,主要有产业结构、聚焦效应和投资效率等等;政策因素主要指中央政府宏观决策的影响;客观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信息因素和运输成本等子因素。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和制约着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 1.经济因素 (

1)产业结构。外商在进行投资区位选择时往往要考虑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否和该地区的资源禀赋相匹配,是否发挥了该地区的比较优势。

因此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将影响其对外资的吸引力。鉴于我国的资源禀赋,外商投资行业主要集中在低技能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上,近年来电子设备、信息产品的投资发展较快,农业、采掘业等产业的比例较小。

而中部地区在2003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为16.5%,比东部高出7.3个百分比,而第二产业的比重为48.6%,又低于东部2.6个百分比;而且第一产业内部中采掘、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因此中部地区的产业构成和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选择很难匹配。

2)聚焦效应。规模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的存在是各类经济为了获得其中的效益而趋于集中的动力。

为了避免较高的信急成木、更方便地获取来自于专业化的劳动力供给和专业化的配套服务以及非正式关系的利益,外商投资更趋于集中。这种由于集聚效应导致的外商直接投资的路径依赖和自我强化机制无疑使在吸引外资方面初始水平较低的中部地区雪上加霜,这样一种外资利用的区域结构失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难以在纯市场环境内改变的。

3)投资效率。外商直接投资是市场行为,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因此,投资回报成为影响外商投资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尽管外资区域结构严重失衡,但是聚集效应抑制了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效应。

投资效率和投资收益相关,这直接影响着外商的投资决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较高的投资效率意味着较高的投资收益。

因此中部地区投资效率的低下抑制了该地区的外资吸引力。 2.政策及客观性因素 (

1)政策因素。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实施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开放的战略,使得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到东部,修建各种基础设施;给予东部出口厂商减免关税、资金扶持、协助开拓市场等方面的优惠待遇;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设立贸易中心、组织贸易博览会,在港口城市设立保税区、贸易加工区等经济特区。

享有一定优惠政策的保税区、经济特区、开发区等的分布,绝大多数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只占有很小比重。因此,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域、基础设施、国家政策及其它优势,对外贸易发展相当活跃,而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却严重滞后。

2)信息因素。贸易新要素理论认为,信息也是现代经济社会所必需的一种生产要素。

占据信息就可以使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新一轮的国际分工与贸易中获得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决策受到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和本地厂商相比,外商因为信息不对称面临较高的信息成木。

在其它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外商倾向于投资信息成本较低的区域。港澳台资本依靠共同的文化圈和家庭关系等非正式联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成本,成为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最重要的来源地。

这种非正式关系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因此,客观上造成了中部地区引资的落后态势。

3)运输成本因素。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运输成本一般较高,由于它能够影响贸易产品的贵贱,因而会影响到一国或地区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格局。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中部内陆地区与沿海、沿边地区的国际运输成本费用相差悬殊。中部远离海洋和边境,国际运输成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境内将商品由生产地运往出口口岸的费用;另一部分是境外将商品从出口口岸运往进口国的费用。

因此与沿海、沿边地区相比,中部的商品出口多了一个境内费用,使得中部在与沿海、沿边地区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相对的劣势地位。

三、中部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因素 当前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全国一样,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有利于中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

1.国际形势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在国际方面,跨国公司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技术合作,加工生产、物流供应、服务业外包等成为跨国公司最可能在海外重新布局的产业。中国内地正在日益成为跨国公司的理想投资地。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者越来越看好中国内地,并纷纷把加工制造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内地。目前,世界五百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

以湖南省为例,美国可口可乐、荷兰飞利浦、法国达能、韩国LG等一批跨国公司纷纷来湖南投资,世界五百强已有36家落户三湘大地。 2.东部发达地区向中部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 随着东部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沿海一些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加工产业己开始出现逐步向中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如海尔、海信、康佳等大型企业集团采取跨地区兼并的方式,收购一些中部企业以实现当地生产、当地销售。 3.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正在实施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中部地区的发展,从2011年起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成为继沿海开放、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后实施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

2006年初,商务部出台了《提高吸收外资水平促进中部崛起的指导意见》,就促进中部地区进一步扩大吸收外资规模,提高吸收外资水平提出15条指导性意见。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中部崛起工作,在9月26日至28日在湖南长沙举办日前举行的首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商务部又提出了以“万商西进”工程为代表的多项措施,推动中部地区在市场建设和对外开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都说明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面临重大的机遇。

四、加快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 从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实际出发,必须首先以观念的更新推动开放的突破,以理念的提升带动开放的扩大,切实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一要树立对外开放与科学发展相结合的理念。

由主要依赖国内传统市场、自然资源向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转变,更加自觉地统筹区域科学发展与对外开放,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二要消除封闭保守、无所作为的心态,超越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的局限,改变内陆省份扩大开放难有作为的消极心态,敢冒风险,敢为人先、勇于竞争,勇闯国际市场。

三要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对国家没有禁止外资进入的行业、领域,应当创造条件向外资开外,允许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收购、兼并,实现企业裂变式扩张、经济超常规增长。

2.优化投资环境,为外向型经济向纵深发展创造条件 受资源、成本和市场的影响,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部分产业正在寻求转移和扩张,闲置资本正在寻求出路;国内东部沿海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在寻找机会向内地转移。而在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转移中,投资者选择的根本动因是回报,在意的是产业环境和市场环境。

这就使产业基础完备、市场辐射力强、交通便利、资源充足、成本低廉的中部地区,自然地成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因此,中部地区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创造吸引各种资本流入的政策条件,为企业和资本提供高利润的机会。

例如,更开放的资源开发政策,更宽松的土地获取条件,更良好的法制环境,更方便的资本市场,更先行的开放机会和产业准入政策等。 3.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后,中部地区将在更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加快发展。

一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抓住国际资本看好中国市场和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调整利用外资战略,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使中部大城市产业整体上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二要研究国际资本流向,根据国际资本流动规律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加强对跨国公司全球投资战略研究,使招商工作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意向相吻合。重点跟踪符合产业梯度转移规律、在全球战略安排下有意到中部投资的跨国公司,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引进和项目推进工作。

鼓励跨国公司在中部大城市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三是中部省份应充分利用自己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成本低、交通辐射能力强的优势,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和产业结构调整,改善贸易方式结构,多引进加工贸易生产经营企业,着眼于中部地区劳动力转移,促进发展。

4.利用资源优势,搞好招商引资工作 中部地区有令人羡慕的资源优势。首先是最北边的山西,这里的煤炭资源勿庸置疑是其突出优势之一。

再说河南,多年来,其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肉类等产量稳居全国前3位,烟叶、芝麻、禽蛋、奶类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和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河南省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已发现矿产资源154种,探明储量的81种,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火电基地。

除此以外,其它省市也各有各的优势。因此,中部地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及市场潜力,鼓励和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于资源开发项目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于高质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中部地区可适当引进一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项目,利用外资改造现有的老企业,形成新的工业体系。

而且中部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比较优势,开发农业的机会成本比东部沿海地区低得多,可以将利用外资政策的产业倾斜和地区倾斜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外资投向农业开发项目,促进中部农业的集约化发展。 5.坚定不移地走出去,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部企业只有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融入国际生产体系,才能不断提高外贸依存度。

一是实施大外经贸战略,调整出口主体结构。进一步放开外贸进出口经营,鼓励全社会多种主体、多种方式扩大出口,大力发展自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

培育一批科、工、贸紧密结合的出口企业集团,形成外贸产业链。二是坚持“科技兴贸”,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增强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加强国际质量论证、国际安全论证和环境论证工作,发展一批出口支柱产业和出口产品基地。重点培植特色产品和优势产品,打造出口品牌。

促进市场多元化,巩固发展东南亚地区出口市场,拓展欧美日等市场,扩大非洲和南美市场。三是改革外贸体制,建立外贸支持服务体系。

加快国有外贸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强反倾销、反补贴研究,提高企业参与诉讼、应诉的组织水平和实施能力。

加强关贸、税贸、银企合作,增强政府、中介组织、企业间的互动,符合中国国情和产品特点的外贸出口支持体系。 6.加强区内、区外合作,搭建和谐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模式 一是建立有效的区际间协调机制,促进“经济区经济”的形成。

在发展对外贸易方面,整合管理资源,建立一定的区域合作组织,加强区域协作,避免同质竞争,推进中部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二是加强与其他区域板块经济的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中部崛起应眼睛向外,向泛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区寻求产业梯度转移,实施东引西联、承东启西战略, 构筑连接东西的中部大通道、大平台、大市场,实现产业优势互补,拓展高水平的服务领域,发展对外贸易。三是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完善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制度,健全地区间常规性联系制度,互通信息,举办经贸洽谈、项目推介发布会,为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创造条件。

四是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采取分产值、分利润、分税收的方法,解决利益分配问题,真正做到互惠互利,提高合作各方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刘殿敏任滢:加快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报,2005(9) 高锁平孙九秀:关于扩大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思考[J].经济师,2006(5) 张秀生张文斌:中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现状与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2006(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这就是我
好友―母亲
陶老师语录
爱不曾离开
我的侄女罗佳昕
好友―母亲
我心中的好老师
接上篇亲情测试
我的爸爸
妈妈的肖像
妹妹
我的病历单
网虫老爸
班级人物连连看
我D死党“鬼娃娃”
学校新生教育周闭幕式上的讲话
市科协办公室主任竞聘演讲稿
科普联谊会主持串词
校庆演出串词
学校文艺演出节目串词
街道办元旦晚会节目串词
银行综合办公室经理竞争上岗演讲稿
办公室主任竞聘演讲稿
挑战机遇,挑战压力—人事教育处长竞职演讲
婚庆联谊会主持串词
先进性教育活动演唱会串词
学校教代会闭幕词
庆三八节联欢会主持串词
移动客户答谢联谊活动晚会节目串词
演讲比赛主持人串词范例
简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办法
关于中小型企业虚拟化经营研究
关于海洋开发与海洋安全现实的思考
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的应用
关于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方案浅析
浅谈企业并购重组中文化整合及其启示
关于引人深思的营销误区分析
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发展研究
浅谈企业不良资产现状成因及对策
浅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思考
论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其治理
浅析我国中小旅行社经营管理
论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
农用纺织品 振兴纺织的高技术
关于企业内部管理业绩评价探讨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4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2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9
《掌声》教学设计1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法建议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5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10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反思
《给予树》课文内容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1
《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课一练
《掌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