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现阶段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1)论文

现阶段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14

现阶段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1)论文

[摘 要] 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外贸出口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外贸出口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正确解决好这些问题,我国的外贸出口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 贸易顺差 外汇储备 贸易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大国,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世界各地,中国逐步被人们认为是世界的加工厂。然而,伴随中国对外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外贸出口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必将制约中国对外出口的进一步发展。

一、现阶段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1.贸易顺差持续增长,贸易摩擦加剧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成为毫无疑问的贸易顺差大国:1990年~2011年间,除1993年出现122.2亿美元逆差之外,其余14年均为顺差。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达到1019亿美元,2006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更是高达1775亿美元。

然而,与中国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相伴随的却是频繁且形式日趋多样的贸易摩擦。近10年来,中国不仅连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一些国家还越来越多地利用技术壁垒、环境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等非关税贸易壁垒对中国商品出口设限。

根据世贸组织统计,1995年~2006年间,中国始终是全世界遥遥领先的反倾销头号目标国;从1995年1月1日到2005年12月31日,世界各国共对国外进口产品发起了2840起反倾销调查,实施了1804起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案件的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印度、美国、欧洲共同体、阿根廷和南非是对外国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几个成员。

各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469起反倾销调查,实施了338起反倾销措施,分别占同期反倾销调查总量和反倾销措施总量的16.51%和18.74%,是被发起反倾销调查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的成员。同时,从反倾销措施占反倾销调查的比例来看,中国被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比率(72.07%)比世界同期比率(63.52%)高近10个百分点。

中国成为世界上受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措施影响最大的国家。 2.巨额外汇储备给出口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我国从1996年外汇储备突破1000亿美元,到10年之后的2006年10月末超过10000亿美元,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12000亿美元。

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不利方面有三:一是我国的外汇储备,远远超出国际经验的三个月进口贸易需求和短期外债偿还的额度;二是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本国基础货币投放过多,进面形成本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三是外汇投资收益率较低,即外汇投资与国内投资比较收益率较低等。但对外贸生产企业和外贸出口企业来说,最大的影响是来自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所带来的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

自2005年7月21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7%以上,但是直到现在人民币仍然被巨大的升值压力所包围。人民币的升值不仅使出口企业利润空间下降,而且影响着我国对出口贸易的政策性态度。

上世纪80年代,出口创汇成为改革开放中国的第一要务,外贸生产企业出口贸易可以不计成本,只要创汇,即可得到定额补贴。但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直接导致供需主导地位的变化,同时也影响了政府对出口退税度的调整;加之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使得我国出口贸易超速发展曾依托的创汇补贴、货币贬值、劳动力成本等三大优势,已失去两项。

而本国货币的升值又直接导致了生产贸易环节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相对提升,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减弱了竞争力和价格优势。 3.中国出口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虽然中国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产品遍布全球,但这只是表象。

从实质来看,中国出口企业明显缺乏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

我国主要出口产品前几位的分别是服装、原油、棉布、棉针织品、粮食、皮鞋和玩具,虽然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但其中有很多是加工转口贸易,还有的是外国的跨国公司在利用廉价的生产要素与环境资源,很少是我们有效的技术出口。我国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只占出口总额的5%,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5%,只相当于美国、日本的九分之一。

目前世界市场上需求旺盛的技术密集型和加工程度高的产品,几乎都是我国的弱项或竞争力差的产品。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中八成以上都是由外资企业生产的。

而其中大部分都是低水平、劳动密集型的贴牌加工,属于内资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份额还不高,自有品牌还不多。数字显示,2005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总出口的58.3%,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出口比例超过85%,在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中,美国有249个,法国有46个,日本有45个,而我国只有4个。

我国自主品牌出口尚不足10%,全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称得上世界名牌的更是寥寥无几。 没有自有品牌,单纯地给外商提供厂房——这种情况被形象地称为“房东现象”。

在国内组建的许多外资企业,很多都是国外母公司全球战略分工的一个部署。核心技术、关键环节都掌握在国外的母公司手里。

一旦投资环境发生变化,外商完全可以把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并没有在中国扎根。作为“房东”,我们在只能获取微薄利润的同时,还耗费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污染了环境,并引来大量的贸易摩擦,可谓代价颇大。

4.大量出口的代价是高污染高能耗 我国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以及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一方面,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耗比较大,投入的自然资源要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使原本稀缺的资源更加稀缺。

而我国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很低的国家,耕地面积只占世界可耕地面积的7%,森林覆盖率不足世界的3%,铁矿资源约占世界的十分之一,而且贫矿较多,开采成本高,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其潜在稀缺正变得显性化。另一方面,高污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常具有巨大的外部不经济,而这一类的产品,如化工、农药、制革、印染等的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却比较大,尤其是一些外向型乡镇企业盲目开发高污染产品的出口,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2006年12月17日发表署名埃文·奥斯诺斯的文章,讲述了中国生产羊绒衫污染美国空气的事情。文章从廉价羊绒衫、亚洲大草原和美国空气之间的微妙联系,告诉美国顾客一个以往未引起关注的环境问题。

廉价的中国生产、美国消费模式威胁到稀缺的自然资源时,这种循环将对整个地球造成不良影响。其后几天,也就是2006年12月23日的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谭中的署名文章《从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看中国发展隐忧》,文章从近日中美高规格战略对话谈起,对中国高速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表示隐忧,长期以来中国拼命搞出口、赚外汇,制造业总产值将近一半出口,出口产品51%是为外国名牌加工。

文章称这种做法在两方面付出沉重代价,一是资源消耗,二是环境恶化。中国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

中国的GDP只有全世界的5%,但石油消耗却超过世界7%,原煤消耗超过世界30%,水泥消耗超过世界40%,钢铁消耗约占世界30%。 中国人的这些高消耗和污染,当然需要付出代价的首先是中国人自己。

但与此同时,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大量生产出口产品不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事情,中国的这种出口行为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指责,中国的出口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境遇。

二、对策建议 首先,实行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转型,以开放式的进口替代贸易战略取代传统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出口——进口——国产化——出口不断循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动态地选择适合于本国(地区)的国际贸易战略就成为影响经济开发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并成为左右该国(地区)能否实现自我循环发展的关键。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已经完成了它阶段性的历史使命,中国必须适时地调整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实行开放式的进口替代贸易战略。

按照国际开发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所谓开放式的进口替代贸易战略就是适度的出口导向与有效的进口替代相结合、以关税和汇率杠杆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兼容战略。这一战略的政策隐含着废除亏损出口、行政指令出口、高额补贴出口的政策诱导机制,对部分幼稚产业实行战略性、动态性保护,从政府优先国内采购、科研补贴等方面对高新技术装备工业等实施进口替代扶持。

在重视外贸出口增长的同时,适应扩大中国的进口规模。特别是在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非常庞大、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适当地扩大进口不仅能够缓解国际社会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也能提升本国国民的福利,并有利于中国外贸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中国要积极探索并尽快建立绿色贸易制度,在实施外贸出口战略转变中要尽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出口结构,减少污染性产品和高能耗产品的生产出口,促进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与国际标准接轨。

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指定的环境法规构成了环境管制的依据,由此产生的贸易争端不断出现。我国应认真研究各种重要的国际标准并加以宣传、推广,保证我国出口商品在技术、安全、卫生、环保各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减少贸易摩擦。

参考文献: 魏雅华:中国经济的国际依赖度.中国外资,2005年第9期 张碧琼: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周灏:反倾销:国别及商品结构特点. WTO经济导刊,2006年第8期 纪宝成:未来之路:全球经济与金融体系中的中国[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埃文·奥斯诺斯:芝加哥论坛报.2006年12月17日 谭中:从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看中国发展隐忧.新加坡《联合早报》,2006年12月23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班长竞选发言稿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邓说之倔的后果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六一”联欢会发言稿
《草船借箭》缩写
感动
大队长竞选发言稿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雨夜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竞选升旗手发言稿
历史性的推进
“反思十七年”与中国戏剧的当代发展
对艺术区现象研究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的哲学阐释
亚里士多德:日常语言、科学语言和哲学语言
西安世园会标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对艺术院校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
幽默搞笑类短信的语言学分析
浅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构建地方特色和优势响区域创新体系
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艺术魅力
关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与和谐社会主义关系新探
规范艺术课堂教学提高艺术教学质量
美洲刺绣样品:针线游离的艺术
古诗歌语言特点及其语言理解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2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最大的“书”》 整体阅读感知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师语录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2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难点分析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2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相关介绍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