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1)论文

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2

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1)论文

【论文摘要】 利用浙江省1990年~2011年的相关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测算对外贸易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度及对外贸易与浙江省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可知进出口贸易能促进浙江省的经济增长,并促进浙江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拉动度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全省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0.7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852.3亿美元,年均增长30.1%,高出全国同期年均增长速度1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0.3%增加到2011年的7.4%。

尤其是1998年以来,出口规模稳居全国第四,出口增速不仅全国领先,而且在沿海主要省市中也处在领先地位。贸易顺差更是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第一,2011年浙江实现贸易顺差310.9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 (320亿美元)的97.2%,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从纵向的增长速度,还是横向的国内比较,以及结构性的产品升级,浙江的对外贸易堪称中国外贸奇迹的典型代表。因而对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简要的文献回顾 当前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已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如陈家勤(19

9

9)通过对进出口依存度、进口GDP增长弹性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进口增长对GDP增长发挥了较大作用;林毅夫等(200

1)通过联立方程组,得出“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作用”的结论;石传玉等(200

3)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得出“短期内出口促进经济增长、长期内进口与出口共同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尽管各自选用的方法不同,结论有异,但一个广为接受的现实是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数量关系。笔者旨在分析对外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进而分析对外贸易与浙江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二、对外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为分析对外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作用,笔者引入对外贸易的贡献率和拉动度两个概念。对外贸易的贡献率是指对外贸易变量的增量与GDP增量的比率;对外贸易的拉动度则指对外贸易的贡献率与GDP增长率的乘积,它表明在GDP的增长中有多少是由对外贸易贡献的。

然而在实际测算对外贸易的贡献率和拉动度时,到底采用哪一对外贸易变量,并无统一的认识。净出口分析法认为应采用净出口增量,因为按照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恒等式:GDP=C+I+(X-M),这里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X-M)表示净出口。

用增量的形式表示,则有,式中表示各变量的增量。这意味着GDP的增量是由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因素的增量决定的,因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由净出口增量与GDP增量的比率(百分数)来表示;相应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则等于该比率与GDP增长速度的乘积。

而出口总量法则强调出口总量增长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因此认为应采用出口增量与GDP增量的比率表示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用该比率与GDP的增长速度的乘积表示对GDP的拉动度。以上两种方法现实中都有所采用,因此这里笔者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分别按以上两种方法计算了1996年以来对外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结果见表1: 表1 1996-2011年对外贸易对浙江GDP增长的贡献 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浙江省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整理计算。

从表1可以看出,对外贸易对浙江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波动较大,但总体具有正的趋势。按照净出口分析法,1996年~2011年9年间除1996年的贡献率和拉动度为负值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值,2011年达到最高,贡献率为41.67%,拉动度为8.2%,说明2011年浙江GDP增长的1848亿元中有41.67%是由净出口贡献的,GDP增长19.67%,其中有8.2个百分点是由净出口拉动的。

按照出口总量法,各年份均为正值,2000年达到最高,贡献率为81.04%,拉动度为10.14%。总体上看,亚洲金融风暴以后的1998年,外贸对浙江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有所下降,在加入WTO以后的2002年、2003年、2011年,外贸对浙江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均有所上升。

但无论净出口法还是出口总量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净出口法完全将进口作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索来考虑,认为进口产品完全是对国内需求的抵消,是国内可供商品的完全替代。而出口总量法则完全不考虑进口,认为进口产品是国内供给不足的补充,两种方法都有极端性。

为了比较准确地衡量对外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作用,下面笔者采用定量方法分析对外贸易与浙江经济增长的关系。

三、对外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变量及模型选择 为了进一步分析对外贸易与浙江经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笔者选用浙江省的出口、进口、GDP年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原始数据(见表

2)取自2005年《浙江省统计年鉴》,样本区间为1990年~2011年。 表2 1990年~2011年浙江GDP与进出口额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GDP及进出口数据见2005年《浙江省统计年鉴》,其中GDP数值根据当年中美汇率换算而得(1990年:5.2;1991年:5.4;1992年:5.7;1993年:5.8;1994年:8.6,1995年:8.4;1996年~2011年均为8.28)。

为了消除GDP和进出口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对上述各变量分别取对数,并建立如下的线性回归方程:

(1)

(2) 式中,Y代表GDP,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为出口趋势的截距和斜率,为进口趋势的截距和斜率,为误差项。由于笔者旨在考察对外贸易与浙江GDP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因此模型中忽略了影响GDP增长的其他因素。

2.回归结果及分析 借助SPSS软件,对表2中相关变量取对数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以上模型

(1)、

(2)分别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3。 表3 模型的回归结果 从回归结果看,模型

(1)的拟和度很好,调整的,表明方程总体线性关系在97%的水平上成立。从经济意义考虑,,表示出口的增加能够促进GDP的增长;从统计角度看,回归系数的估计值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回归方程为:lnY=3.295+0.631lnX,这表明在只考虑出口对当年经济影响的情况下,出口每增长1%,将会使浙江GDP增长0.631%。 从模型

(2)的回归结果看,模型的整体拟和度很好,调整的=0.962,但是由D.W值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回归模型的误差项却存在正的自相关,因此在模型中增加AR

(1)项,并且以作为AR

(1)项,进行重新回归,得到修正的回归方程: lnY=1.776+0.262lnM+[0.567AR

(1)] 方程中各项系数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整体拟和度也有所改善,调整的=0.987,D.W=2.674,该方程表明,进口每增加1%,浙江当年的GDP相应会增长0.262%。 模型

(2)表明进口也会对浙江GDP的增长具有拉动作用,这似乎与传统的理论有悖,传统理论认为,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依靠出口或净出口。实际上,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虽然短期内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因素。

但是,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则主要取决于要素供给的增加和生产率的提高。要素供给的增加包括资本和劳动供给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规模经济、制度创新、知识进展等,这些都与进口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进口中往往包含大量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它虽然不会直接对GDP总额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大量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进口会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集约化增长程度的提高,从而导致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终促进GDP增长。从这一点考虑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进口对浙江省的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了。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对外贸易对浙江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加入WTO以后,其促进作用在不断加强。

因此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浙江利用海外资源来推动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浙江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从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到,进口也能促进浙江经济增长,因此在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大环境中,浙江经济要想在更加激烈的外部竞争压力下持续发展,在不断保持出口优势,提升出口质量、品牌、结构的同时,也就应充分发挥进口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浙江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才能在国际贸易中获益更多。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考虑,应该限制低科技含量的商品进口,引进高科技含量、可同时服务于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的技术设备和智力资源,提高河北GDP的进口弹性,以利于浙江经济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陈家勤:我国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外贸扶持政策调整的基本取向[J].财贸经济,1999第6期 林毅夫李永军:必要的修正——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J].国际贸易,2001年第9期 石传玉王亚菲王可: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王喜平:对外贸易对河北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商业研究,2006年第13期, 孙敬水高玲芬孙金秀: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0期 孙敬水龚江洪:进出口对浙江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研究.财经论丛,2006年第2期 范柏乃毛晓苔王双: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1952年~2003年,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8期 刘晓鹏:我国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从增长率看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第3期 许和连赖明勇: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湖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浙江省统计局编:2005年浙江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出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一个小书迷
欢笑声中的野炊
北京欢乐谷一日游
我爱祖国
校园一角
我对摩尔庄园的感受
家乡美
这是谁的家
外婆家的后院
精彩的比赛
学打羽毛球
歌颂祖国母亲
美丽的菊花
方特欢乐世界一日游
我小时候的糗事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营销推广形式及实现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探索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试论高职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新构建
浅议普通高等学校英语分层次教学
关于英语课堂上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教学
试论素质教育的会计学专业学生培养方法研究
关于高职机电类学生电工实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我院网络专业“工学交替”的探索与实践
试析数学实验在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推广
简析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步骤
简论机电类高职物理模块化教学的探索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分层次目标教学研究
浅论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关于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衔接问题的探讨
《兰亭集序》结构分析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难解句子
《兰亭集序》写作特色
《兰亭集序》特殊句式
《兰亭集序》重点难点及发散点拨
《兰亭集序》词语古今异义
《兰亭集序》字词解释
有感于《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中心意思
《兰亭集序》重点难点
《兰亭集序》课文分析
《兰亭集序》迁移赏读与检测
《兰亭集序》课外延伸
《兰亭集序》思想方法与典型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