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歌曲情感表现的思考

对歌曲情感表现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1

对歌曲情感表现的思考

对歌曲情感表现的思考 对歌曲情感表现的思考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对歌曲情感表现的思考 更多内容源自3edu幼儿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早在两千多年前《乐记》就已经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看法,并描述了音乐是怎样以不同的声音去表达不同的感情。

音乐是一门运用全方位的造型手段反映生活的艺术。它涉及到文学、语言、戏剧、表演等各个方面。

作为音乐艺术形式的任何一首歌曲都表达了它特定的情 性和号召性。如:《国歌》 0 5︱1· 11·1 567︳1 1‖,如:《国际歌》5 ︳1 ·7 21 53︱6 - 4 62·1 76 533 ︳1- ‖,下行四度则表现出雄伟、沉着、肯定。

如:《歌唱祖国》1 5︱66 5︱1 2︱3–‖,再如:《我和我的祖国》565 432︳1· 5·‖,而同一小节或同一拍的上行四度,则往往具有抒情的性质,如:《沂蒙山小调》2 5 323 53 212- - -2 5 235 32 161- - -‖。旋律五度具有开阔性。

旋律六度、七度、八度的上行或下行跳进,往往具有使乐曲达到高潮的表现力。如:《黄河颂》3–1217︱6–––‖,《生死相依,苦恋着你》等等。

2)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支撑着曲调,不同的节奏可以表达不同的音乐情感、音乐风格和音乐形象。如:附点节奏×·× ×·×往往表现出不断前进的音乐形象。

而×·× × 则表现得坚定有力。松散型节奏往往又表现出一种宽广、柔美之感;三连音往往表现出激动的情绪,而一连串的三连音则易造成紧张的气氛;弱起节奏则表现出一种深情、抒情的情绪。

××× ××××× ×的节奏则表现的是种舞曲风格。而在《码头工人歌》中的三连音节奏刻画了码头工人沉重的劳动,塑造码头工人的音乐形象。

怎样具体地把握各种节奏的情感表现,往往须放在具体的曲调中去分析。

3)一般来说,快速是表现欢乐、活泼、兴奋、激动的情绪。而比较抒情的、叙事的、田园的则用中速表现;回忆、赞颂、沉痛的情绪多用较慢速表现,安静、柔和、恬静;悲观、痛苦的情绪常用弱的力度去表现;兴奋、激昂、悲愤的情绪常用强的力度去表现。

力度强弱的变化还可以表现远和近的空间距离。 例如:《伏儿加船夫曲》作曲家通过由弱到强,由强到弱的力度变化,表现出船夫由远而近,又迈着艰难的步伐渐渐离去的画面。

对歌曲的节拍、调式、调性、和声等都需要认真、细致的去分析,仔细领会歌曲内在涌动的乐思,把握歌曲微妙的情感变化。3 正确处理声音与情感的关系 情是源,声是流,声是情的展现和表达。

“声者,乐之象也”,声乐,有声才有乐。我国从古至今以歌声的“圆”、“润”、“纯”、“响”、“亮”为美,对优美的声音也有着“珠圆玉润”、“发声必纯”、“余音绕梁”的说法。

声是歌唱艺术表现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美好的情感和想象都必须建立在美好的声音基础上。对声音和情感的关系,我们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乐记》中就指出了:“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感到悲哀(“哀心感者”)时,形于声则急促而暗淡(“噍以杀”);感到快乐(“乐心感者”)时,形于声则喜悦和谐(“啴以缓”);感到兴奋(“喜心感者”)时,形于声则高扬清脆(“发以散”); 感到愤怒(“怒心感者”)时,形于声则粗野刚烈(“粗以厉”);感到崇敬(“敬心感者”)时,形于声则端庄简洁(“直以廉”);感到爱慕(“爱心感者”)时,形于声则柔和缠绵(“和以柔”)。歌唱艺术中声与情的关系,是音乐表演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个组成部分。

语言和音乐旋律共同构成了声乐基础。歌唱的吐字、咬字贯穿于歌唱艺术的始终,正确处理字和声的关系,也是歌声传情的重要保证。

我国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曾就字声问题有专门的论述。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保持声乐旋律曲调在情感抒发上流畅连贯的完整性。

19世纪杰出的意大利声乐教育家弗兰契斯科·朗培尔蒂在《歌唱的艺术》中也谈到“一个歌唱者身上即使集中了为取得高度艺术成就所需的天赋资质,但若没有掌握正确的咬字方法,他仍感到自己无活动能力而且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境地……”。如果在演唱中只要求声音而忽视了咬字、吐字,就会使观众听不清词意,妨碍歌曲情感的表达。

可见,咬字、吐字在歌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重了声音和咬字、吐字后,最关键的就是感情的投入了。

清代的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讲到过:“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尤为重……唱者不得其情,但斜正不分,悲喜无别,即声音绝妙,而曲相背,不但不能动人,仅令听者索然无味矣。”马腊费奥迪在其所着《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中也对声与情的关系有极为精辟的感受,他说:“实质上,并不是歌声给予歌唱艺术表达的感情以 深刻的印记、而是在于通过音的媒介、说些什么和如何说法,在于艺术家要表达的感情是悲剧的、戏剧的还是抒情的。

在他的心灵中首先须有悲剧和喜剧的情绪,而为了得到真正的艺术效果,则要通过他的词句表达出来。”以声传情,以情带声,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声情并茂,从而达到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

声音是音乐情感内涵的载体: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对歌曲情感表现的思考 更多内容源自3edu幼儿

容才是歌唱者追求的目标。歌唱者的情感也不能仅仅来源于作品表面的理解,还要善于去想象。

想象是进入角色和情境的桥梁,也是贯穿于音乐表现过程中的心理要素之一。渗透在声乐作品中情感的体验、意境的领会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

歌唱艺术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从阅读作品、熟悉角色开始,就需要借助想象的翅膀,将生活转化为艺术。离开想象,演唱激情将无法产生,艺术情感的表达也就失去了内在的基础和依据。

这种想象不仅仅是依靠声音的技巧,而更是情感上的流动,通过想象把自己置身于歌曲意境和人物心理之中,塑造不同的角色,感受歌曲所需要表现的情感,再通过声音去把作品诠释出来。这样的表演才可能真实、才能打动人心。

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还要与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带动观众的情感、情绪一同进入审美的规定情景,共同完成审美的创作活动。

一个成功的演唱者应当自信、自然、亲切、大方和观众交流。要善于用眼神、面部表情、形体语言把歌曲的意境与内心感受传递给观众,演唱时投入、动情,根据歌曲内容的需要,动作少而精,起到画龙点睛之妙,切忌动作多而杂,使眼花缭乱。

做到听觉与视觉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对歌曲情感的真切再现。 结语:“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生活是作曲家创作的源泉。

只有深刻的体会歌曲所产生的历史时代的文化意识、审美特征、思想追求,作曲家的人生体验和艺术表现;认真分析歌曲曲式、旋律、音高、节奏、力度、速度等表现手法,仔细体会歌曲内在的律动和乐思。同时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加强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及表演技能,从更高层次上去理解和把握歌曲,才能更真切地去表现歌曲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贾方爵. 基本乐理[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 王欣欣. 歌曲情感初探[M]. 中国音乐[N].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3」 徐青茹. 声乐教程[M]. 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4」 张前,王次昭. 音乐美学基础[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5」 余笃刚. 声乐语言艺术[M].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6」 徐沛东. 音乐创作[N].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4).「7」 荷伯特·凯萨利. 心的歌声[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78.「8」 [美]杰罗姆·汉涅斯着. 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9」 [意]P﹒M﹒马腊费奥迪. 卡鲁索的发声方法[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古有花木兰,今有李选民
人人争做环保天使
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
漂移
幻想家
爱我中华
论星
一心想至别人于死地,只会至自己于死地
拯救地球的行动
责任的考验
学习的乐趣
童心是小鸟
中国人永远不明白的道理
论星
QQ是天使还是恶魔
给孩子做一条美味的鱼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
看苏东坡给自己治痔疮
赤小豆医好宋仁宗的痄腮
喝茶不能代替喝水
宝宝营养食谱
宝宝腹泻可吃胡萝卜
棒骨别吸骨髓
魏征与梨膏糖
小穴位大健康
酒量“练”不出来
老人抗衰老,早吃粗晚吃细
中医养生四条根本准则
想长寿,什么年龄干什么事
一个医学博士的侍亲笔记
下蜀中学2011-2012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个旧二中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个旧二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镇江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广州市37中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塘沽二中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张家港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下蜀中学2011-2012学年度初一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塘沽二中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旧州二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无锡惠山区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个旧二中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百杏中学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百杏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重庆一中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