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分析及建议(1)论文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分析及建议(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分析及建议(1)论文

【论文摘要】 本文结合实地研究调查的结果,较系统地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的原因。最后针对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从企业的企业体制,政府政策,创新意识,经营战略,人力资源等方面提出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 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体制经营战略 到2005年底,在我国注册的中小企业超过1000万个,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GDP比占55.6%,新增产值比占74.7%,社会销售额比占58.9%,税收比占46.2%,出口总额比占62.3%,就业比占75%左右。(陈佐夫: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需多方努力《经济日报》2006年5月23日)所有这些数字都说明中小企业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而活跃的经济力量。

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在加快,我国在经济领域的各项改革也在逐步深入,企业将会参与更多的国际竞争,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小企业应充分认识克服自身不足,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国内经济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分析 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所以要分析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足的原因首先要从企业内部深入挖掘问题,而后才是外部因素。

只有企业自身发展壮大了,才有可能参与国际竞争,才能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1.中小企业的企业制度不完善。

企业制度是企业最根本的基石,没有科学合理的企业制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无从谈起。现在所指的中小企业一般是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在我国大陆逐渐出现的中小企业,发展历程短暂,最多不超过20几年。

据分析,中小企业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土生土长的中小企业,另一种是由国有中小企业改制而成的中小企业。

(1)土生土长的中小企业。此类企业是个体经济起步,经营者抓住改革开放的机会,生产了对路的产品,或者凭借敢闯敢干的勇气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最大的缺点就是企业制度极不合理。

大多数的小企业还是家庭式管理,有的甚至是作坊式经营,根本谈不上企业制度。企业主是整个企业制度的核心,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基本上是其亲属或友人。

整个企业体制基本靠血缘和情感来维系。其实此类企业也有自己的企业制度,但在亲情面前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这样不仅限制了企业的规模,也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中小企业。这类企业最大的特点是基本继承原来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董事长,经理,厂长,宣传科、组织科,生产科,销售科,消防科,办公室,财务,劳资,物业等等,企业能有的部门几乎都存在,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改制中小企业继承了国有企业的弊病:组织机构复杂,人员冗余,分工合作不明晰,企业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通畅,最后表现出来的就是生产效率低下。没有高效的生产力,就没有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不科学。经营和管理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科学合理的经营和管理,中小企业的效益就上不去;没有经济效益,就没有竞争力。

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制定自己的经营战略,而是随波逐流,盲目生产。如廊坊市文安县某小企业原来经营劳保手套,后来劳保工作服畅销,转而生产工作服。

由于该县许多厂家相继投产工作服,导致利润急剧下滑,由原来的单件利润几块钱下降到现在的几毛钱,经营状况可想而知。实际上该种商品通过外贸公司的出口量很大,由于各小企业没有采取适当的经营策略,蜂拥生产而导致了现在的经营困难,也错过了出口赚汇的大好时机。

中小企业的管理更是混乱,一股独大是中小企业的一大特色,即一个人的企业。最大的出资人是企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企业的决策、经理、人事任免等,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很多地方管理不到;或者管理错误的经验会一直延续。即使管理部门齐全的改制中小企业,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各部门之间的权责界限不明确,例如当涉及经济利益时,会有两个甚至三个部门争相管理,但涉及承担责任时,两个部门之间又会相互推脱。

所以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弊病是对企业竞争力的一种削弱。 3.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国际竞争意识。

我国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得保守的思想根深蒂固,虽然改革开放已经20几年,但是中小企业家们还是不能在创业初期就把目光投入到国际市场当中。他们的思想是立足国内市场,而没有按照一个国际性企业来发展自己的企业。

其实海外市场要比国内市场更加开阔,非洲、中东、东欧、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我们中小企业广阔的发展舞台。也许进入国际市场要困难一些,但进入后的利润是可观的。

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意识不强,成为影响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人为因素。 4.人才资源储备差。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是多数的中小企业却不重视人才的储备。

人才的储备不光是聘用优秀的高素质人才,还包括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例如员工的福利待遇,技能培训,保险交纳等。现在有很多中小企业在意员工的成本,录用薪金低廉的员工;不重视员工的素质;对员工的培训不够;员工的福利待遇不好等。

这样会导致企业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即使有人才也无法留住人才。如此的后果就是企业没有人才,没有人才就没有技术的创新,就没有生产力的提高,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与重视人才的国外企业相比显然处于劣势。

5.中小企业之间缺乏协调机制。我国的中小企业众多,从事出口的中小企业也很多。

纺织行业的中小企业更是出口的大户。为什么美国、欧盟多次对我国的纺织品设限呢?因为他们怀疑我们在倾销商品,我们的商品冲击了他们国内的相关行业。

造成这种后果的一个原因是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产品成本低;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出口的企业之间竞相压价以争取出口数量,有的商品的利润才几厘钱。企业不能保证利润,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虽然我们的某些产品在国外所占的份额比较大,但是竞争力却很薄弱。 究其根本原因是中小企业之间缺乏协调机制,而导致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恶性竞争。

如果中小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机制,或是一种自发的机制,来协调中小企业之间的出口价格竞争,使其达成一种众多中小企业一致对外的实力竞争,那么纺织行业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会大幅增加。 6.社会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不健全。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许多的就业岗位,吸收了许多社会劳动力,利用了社会闲散资金。当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困难时,社会对其所做的帮助却是有限的。

例如,某企业产品要打入国际市场,这显然是存在风险,迫切要求某种保险的出现。但是我国的保险大都没有此类的保险项目,从而使得中小企业自己承担进入国际市场的风险,这就大大降低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信心。

另外,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之前都要对预定市场进行调研,但是又不具备某种专业知识,这就要求专门的社会化服务机构为其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不过目前,我国此类服务机构还不多。 7.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不够。

政府以前的“抓大放小”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却不够。中小企业在本国的发展地位不能同国有大型企业相比,甚至不能同外资企业相比。

金融,电信,电力等垄断高利润行业允许国有企业和外资进入,却不允许中小企业的资金进入。中小企业不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使他们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国家对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也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信息;没有关于国际市场信息的专门网络,不能为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的风险有所保障;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不够。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政府扶持政策相比,对方有各种相关的服务还有名目繁多的补贴,所以我们的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就更显得势单力孤。

二、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夯实企业基础。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小企业还是改制的中小企业都应该按照建立现代企业的要求,建立决策层、经营层和管理层三权分立的治理结构,建立起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实现制度创新,最有效的是建立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

现代公司制度能有效的发挥资源优势,人员优势,做到机构精简,责任明确,分工协作。国外很多知名的企业都是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有时候创办公司的人反而不是企业的拥有者,而是更有能力的人成为公司的经营者,企业发展壮大了才能参与国际竞争。

2.树立国际竞争和创新意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促使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序合理的配置。

中小企业作为全球经济的一分子,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始终都要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用全世界的资源为企业发展服务,努力做到成本的最低化,利润的最大化。 在信息及通讯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国际间通过对外投资、技术合作等方式进行的产业国际分工形态,已全盘改变以往的竞争方式。

现在跨国企业在全球各地设置生产据点,并以分工形式与全球各地企业进行生产的合作联盟,使得其全方位产品在全球各地均具备竞争优势,这就是要求我们的中小企业要放眼全世界,始终以全球作为自己的市场。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制度、市场、战略等方面的创新,其中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只有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电子商务正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采取的经营手段,特别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小企业,更应该合理的运用电子商务来扩大自主出口。因为现代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大都实现了网络化,要与其竞争必须首先从基础上赶超;采用电子商务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速度,掌握快捷的国际市场信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3.开发维护人力资源。中小企业应该在观念和实践中高度重视人力资源。

现在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如果有一批优秀的国际贸易人才、金融财会人员、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法律人才,那么这个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不可估量的。

中小企业只有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把工作能力强,经营业绩突出,对企业忠诚的员工选拔到重要的岗位,才能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员工的培训是提升员工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其中包括对新员工的上岗培训,对不同岗位员工的在职培训,同时鼓励员工参加各种继续教育。中小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开展技能业务竞赛,发现和挖掘有潜力的员工;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刊登广告等方式向社会公司招聘企业急需的人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还要把员工的薪金同岗位业绩和平时的表现联系起来,用对企业贡献的大小来决定员工的收入,把真正有能力的人才的摆到重要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 4.中小企业间建立协调机制。

这种机制应该协调中小企业的无序竞争和价格竞争。虽然我们在纺织品协会,但其作用并不大,各中小企业还是在以低价格来竞争国际市场,这样受损的还是中小企业自身。

中小企业还可以以集群化的模式来参与国际竞争。集群化可以降低群内交易成本,提高群内生产率,有利于群内企业知识的共享,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并通过统一的对外促销、谈判来提高国际竞争力。

5.充分利用政府政策及国际惯例和规则,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我国政府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局,制定相应政策,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外向发展金融扶助项目等,从宏观上正确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

国家可以建立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支持体系,在国内执行鼓励政策(如日本的“产业系列化”政策),一是引导中小企业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生产,使大、中、小跨国企业建立起系列化生产经营机制,充分发挥不同规模、不同技术水平企业优势;二是通过高度专业化和密切协助实现小规模生产单位的整合,使中小企业获得外在竞争优势。 由政府出面对对外经济活动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了解WTO的制度,有利于企业帮助其政府充分利用WTO的机制,监督各项协议的实施,解决争端。本文深入分析中小企业内部缺陷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为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提出建议,在企业制度经营策略人力资源等方面加以论述;同时在政府政策、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等方面,提供辅助。

所以本文最终的目的就是为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出计献策。 参考文献: 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版 李姗姗:中小企业信息化提升国际竞争力[J].中国经济信息,2005年17期 曹洪军:中小企业集群打造国际竞争力[J].中国经济信息,2005年15期 夏藜:中小企业用人之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8期 张小蒂:“基于垂直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5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们伟大的祖国
淘气的表弟
夏天的傍晚
雨后
冬•雪
昨天,我还不懂事
童年趣事
童年趣事
珍贵的泪水
我的压岁钱我做主
扫墓
第三次世界大战
雨后
一次快乐又紧张的节目录制
童年。傻事。捕捉春风
浅议天津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辐射作用
内蒙古东部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现状研究
公共关系在品牌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机器人项目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创新
大连市建筑业转型发展经验及走势研判
对黑龙江省大豆竞争劣势地位的思考
中韩大学生运动品牌购买行为比较分析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PEST分析及对策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探析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
电子商务时代微商物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真空预压加固桥头软基的施工方法及应用
濮阳市国土资源管理形势对策研究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军神》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金色的鱼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金色的鱼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金色的鱼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军神》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一
《威尼斯的小艇》以“读”为主的“四环节”教学设计
《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