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培养音乐人才要重视民族音乐与教学
培养音乐人才要重视民族音乐与教学 培养音乐人才要重视民族音乐与教学
当前电视、媒体虽在不断大力宣传红色传统的民族歌曲,可是学生们似乎并不喜欢听,他们总是选择如张杰、汪苏伦、周杰伦等歌星演唱的流行歌曲。因此,重视民族音乐与教学,培养音乐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
一、提高认识,加强自身修养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不仅能使学生感到轻松活泼、其乐无穷,而且还能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想要学生喜欢音乐课,必须让学生喜欢音乐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音乐教师,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所以,加强教师本身音乐修养与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完成教材所给的内容与要求,更应该注意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充分挖掘其中的内在的美,这是教学的重点所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与时俱进,适应时代与学生不断的审美需求,让学生愿意、喜欢接近老师尤其是民族音乐文化。
二、开拓视野,深化了解
教师要多留意电视、媒体等播放的音乐,不断收集积累,用录像、录音设备等,把电视与媒体中好的、有意义的视频及时录制下来,以备平时教学使用,并把平时积累的材料应用到教学之中。如通过播放录像形式,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当学生看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世界级音乐大厅受到外国朋友的喜欢,听到了经久不衰的掌声时,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三、以情感为主线,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深厚感情
没有情感的教育学生不能产生兴趣,同时情感又制约着学生的认知学习。如何提高学生对民族的音乐热情呢?教师要选择适合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音乐作品,同时加强对教学形式的精心选择。如唱、奏、欣赏各种类别的传统优秀音乐内容时,要先考虑培养民族音乐思维,激发学生主体主动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营造浓厚的传统音乐文化氛围。
四、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1)民族音乐与课内外活动相结合。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进行民族教育。在校内,教师可组织民乐队、合唱队,再配合音乐课的教学,教唱民族音乐和民族歌曲,并组织各种民族歌曲比赛、音乐比赛等。
(2)民族音乐与多媒体的紧密结合。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在播放音乐时加入图片或图谱,提示学生从音乐要素、色彩、内容、表达情绪等方面去捕捉信心,并从视觉上加以辅助,降低学生听觉上的疲劳,用直观明了的方法去指导欣赏民族音乐。
(3)民族音乐与表演有机结合。在欣赏中,教师要抓住中小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情境,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民族音乐的美。
通过以上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是世界文化的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加强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热爱,不断增强民族意识。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会让民族音乐真正的潜入学生的心田,培养音乐人才,使民族音乐文化不断得到传承、发扬与光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木头人游戏
- 兔子和乌龟
- 童年的趣事
- 馋人的西瓜
- 参观《三峡晚报》报社
- 秋游
- 小伙伴,我想对你说
- 参观三峡晚报社
- 参观三峡晚报社
- 参观三峡晚报社
- 春夏秋冬
- 侦破“黄金”案件
- 老师
- 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 鸡蛋炒西红柿
- 房地产企业顾客关系营销策略(1)
- 建立和健全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1)论文
- 析“中西合璧”要用中国文化底蕴作为自己的根基
- 浅析澳门特区司法制度与其他地区司法制度的比较(1)论文
- 朱自清先生与语文现代化
- 关于旧桂系时期广西近代司法制度的执行(1)论文
- 我国代位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1)论文
- 戏曲对民族声乐表演的启迪
- 中国农村家电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1)
- 我国钢琴作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
- 大型体育赛事营销策略分析(1)
- 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
- 分析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盲从性和表面化
- 探究木版年画的艺术价值
- 善意取得制度若干问题研究-从一起冒名顶替行为说起(1)论文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2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 《青山不老》
- 《我不是最弱小的》
- 《蟋蟀的住宅》1
- 《观潮》2
- 《燕子》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 《爬山虎的脚》2
- 《只有一个地球》2
- 《燕子》
- 《我不是最弱小的》2
- 《观潮》1
- 《爬山虎的脚》1
- 《大瀑布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