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积极应对劳工标准推动经济健康发展(1)论文

积极应对劳工标准推动经济健康发展(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2

积极应对劳工标准推动经济健康发展(1)论文

【论文摘要】 中国加入WTO以后,一些国家开始把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与劳工标准问题挂钩,致使该问题越来越多地在中外经贸争端中表现出来。出于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诉求、促使出口产业结构的升级、缓解就业压力,以及提升企业软实力等理由,中国积极应对国际劳工标准的意义重大。

【论文关键词】 劳工标准 积极应对 必要性 中国自1949年解放以来,已经历了十个五年计划,正处于“十一五”规划阶段,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2007年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在以资本、技术主导的国际分工格局中,中国却是以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在对外贸易中获得快速发展。

一、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劳动力优势分析 在产业革命200多年后的20世纪末期,中国逐步走向了一个“世界工厂”,成为全球产业链条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2007年,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同时,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17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然而,在一个“大象与蚂蚁”共舞的今天,与英、美等国以高科技开道的“世界工厂”相比,中国的“世界工厂”要逊色得多。 1.中国出口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突出 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有人对中国外贸商品结构进行了研究。

其中,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吴国蔚教授在《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体现》一文中,通过对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整理,明确指出:从中国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工业制成品的比例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在中国贸易额中逐步凸现。该文还根据2001年~2003年联合国世界贸易数据,计算出了一些主要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墨西哥、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当年的出口市场占有率,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RCA指数。

以2003年为例,中国在纺纱织物、旅行用品箱包、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童车玩具、皮革及皮革制品、家具及床上用品等产品的出口市场占有率均在世界前五名;根据日本贸易振兴协会的标准,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具有明显优势。 2.中国廉价劳动力资源 根据联合国《2002年贸易和发展报告》,1998年美国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47.8倍,日本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29.9倍,韩国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12.9倍。

中国的劳动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劳动成本。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单看制造业中的劳动力成本,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也明显偏低,中国1999年制造业劳动成本为729美元/人年,印度为1192美元/人年。

目前,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平均每小时大约16美元,而中国制造业工人工资大约为61美分/小时。造成中国劳动力廉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劳动力市场供给过剩、政府为引进外资而放弃提升劳动力价格、劳动要素拥有者维权问题,以及劳动力结构等等。

中国连续多年的贸易顺差,尤其是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的贸易顺差,引发了全球性关注。劳动力资源作为一种古老的生产要素,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也会影响世界劳动市场并映射到商品市场。

中国积极应对劳工标准问题显得非常必要且日益紧迫。

二、积极应对劳工标准,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加入WTO以后,一些国家开始把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与劳工标准问题挂钩,致使该问题越来越多地在中外经贸争端中表现出来。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转移就业形势,以及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诉求,使劳工问题显得日益紧迫,中国当前必须积极应对国际劳工标准。

1.维持良好经贸关系,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故意压低国内劳工标准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使这些在恶劣劳动条件下生产出的大量廉价商品,涌向发达国家的市场,造成对发达国家的社会倾销。因此,发达国家就利用劳工标准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打压。

事实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销售的产品在国内也以大体相同的价格销售,而且各国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劳动生产率不一样,而工资水平的主要依据是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一味强求国际劳工标准的统一,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

鉴于此,中国政府应积极对待发达国家否认“劳动优势”,争取他们的理解并与之合作,慎重权衡劳工问题以防其借劳工标准设置新的贸易壁垒,分阶段有重点地实施劳工标准。从中国对外货物贸易的地区结构中,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是欧盟、美国、日本;其中,对欧盟、美国的对外贸易保持较大顺差,而对日本的货物贸易存在逆差。

所以,妥善处理与美国、欧盟等国在劳工问题上的分歧,意义尤为重大。 2.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创汇优势,解决国内就业压力 2007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9379万人,农村72750万人。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9350万人,而剩余47640万的就业人员既包括农业就业,也包括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以及城镇中无法明确登记为城镇就业的人员等等。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粗略估计出2007年中国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情况:

(1)根据1997年~2000年的农业劳动力占农村人口的比例在42%以上,用42%这个比例确定2007年中国农业劳动力至少30555万人;

(2)根据1997年~2000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比例都在40%以上,用40%的比例可以估计出2007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致在12222万人,该数据也基本符合众多学者估计的中国剩余农业劳动力人口在1.5亿人左右规模的结论;

(3)从农业外出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数量比例来看,农业外出务工人员比例逐年上升,尤其是在2001年后变化较大;根据2001年~2011年的比例23.5%、27.1%、30.5%、32.3%情况,考虑近些年中国政府三农政策对农业劳动力的影响,保守选择27.1%作为2007年农业外出劳动力的比例,估算出2007年农业外出劳动力大约为8280万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以及农业的结构性萎缩,导致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被释放,形成了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

本文估计2007年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2222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为8280万人。另外,城市中还有下岗工人以及其他分流人员需要就业需要安置。

大规模海外转移劳动力是不现实的,中国只有自己消化富余劳动力。目前中国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要想在国际上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有一定难度,也需要机会与时间。

中国政府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可以采取主动应对劳工标准的策略,为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为主要面向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创造更好的国际经贸环境,来实现大量就业。 3.改变中国主要以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中国一直致力于通过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经济增长。

2007年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要坚持扩大内需,扩大消费需求。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要“坚持扩大内需方针,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然而,中国人口虽多,却由于劳动者收入不高,而难以有效形成三驾马车并行的局面。中国政府通过积极应对劳工标准,若能在劳工的收入,以及福利待遇方面有所改善,对整个国家以内需提升经济增长是大有裨益的。

4.促进出口产业结构升级 创新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导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以提高社会潜在的产出能力。

劳工标准提高,使企业成本上升,为维持企业的价格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改变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尤其是劳动与资本的相对边际生产率,从而影响或改变企业的生产函数,达到新一轮的收益平衡。这个调整或改变生产函数过程使得企业产品结构得到优化,从而会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5.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软实力 承担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的软实力,是现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公司的社会责任首当其冲的就是要保护职工利益,采取措施改善劳工待遇、劳动条件以及劳动环境。

中国政府可以通过研究现行国际劳工标准以及社会责任认证,有效的监督企业去实施国际劳工标准,要求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社会责任认证,使企业有计划地改造运营流程,逐步缩小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差距。另一方面,面对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诉讼,中国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奋起应诉,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提升企业对国际市场,以及国际法律法规的认识,增强企业的国际应变能力。

由于中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科技力量无法与发达国家比拟,仍以廉价劳动力创造成本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劳工权益及劳工标准问题的出现是无可避免的,但这只是一种历史的过渡。从WTO的发展趋势来看,劳工标准问题极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要讨论的问题,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中国应早作准备、积极应对,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01]张新国:中国企业劳工标准问题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03 [02]吴国蔚薛花: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体现.国际经贸探索,2007/0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不要忘记科技的两面性
加倍惩罚,不好
葡萄牙之行
生物链的重要性
团结互助,同创辉煌
献给母亲的爱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敬畏生命
献给母亲的爱
献给母亲——懂你
献给母亲的歌
玉帝赶时髦
日本流行文化之我见
惩罚没有好处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科学技术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三维动画技术与三维虚拟技术探析
预期违约制度在我国合同法中的适用(1)论文
对我国钢琴作品创作手法特征探析
中国
人的全面发展与“三个规律”认识的深化
对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本质论
体验餐具设计影响因素研究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三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习“三个代表”
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地方党委新型领导体制架构模式探析
巧用沟通艺术激励学生成才
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
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的若干思考
《桥》考点练兵(一)
《桥》重点问题探究
《桥》重难点分析
《桥》重点字词的意思
《梦想的力量》重难点分析
《桥》整体阅读感知
《桥》考点练兵(二)
《桥》重点字词梳理
《桥》老师语录
《金色的鱼钩》写作指导
《梦想的力量》老师语录
《桥》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桥》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桥》随堂练习 巩固篇
《桥》同步作文范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