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基于现代物流理念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

论基于现代物流理念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8

论基于现代物流理念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

www.LWLM.com编辑。

[论文关键词] 配送业 现代物流 农业 生产资料

[论文摘要] 配送业在现代物流中处于关键地位,传统农资供应物流存在许多问题。该文应用现代物流新理念,结合当前供应物流业的实际,提出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的战略思路。

1 农资供应物流业面临新挑战

2 传统农资供应物流存在的问题

农资物流有农资供应物流、农资生产物流、农资销售物流和废弃物流之分。本文讨论的农资供应物流是以组织农业生产资料的物流为主要内容。农业生产资料主要是指种子、肥料、农 药 、地膜、农机具以及农资生产需要消费的其他原料、 材料 、燃料、 电力 和 水利 资源等。本文着重讨论前四者。传统农资供应物流存在如下几个的问题:

2.1 流通环节过多,流通 成本 过高 2.2 配送率低,只“送”不“配”的现象十分普遍

配送的核心作用是服务。现阶段的农资供应物流业,基本上是由各专业公司独自进行,经营范围较窄,可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的内容较少,多只是“送”而不“配”。即使配送只作送货上门,配送率也很低。我国连锁企业配送率一般只有60%-70%,差的仅有30%,甚至更低[3]。

2.3 流通的方式陈旧,调度 管理 难度大

传统农资供应物流业的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仓储基础上的调拨,由于目前农资仓储容量不足,库点分布不科学、不合理,规模小,且仓型与 机械 装备水平低,导致资源配备有限,有些农资从采购到终端需要多次储存。加以 交通 运力不足,交通 运输 线路短少,农用专用线配备欠缺。据估计,农村机动力运输量约只占总运输量的20%[2] ,不能适应农资运输的需要,这些状况造成统一调度管理难度大。

2.4 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低,降低了物流效益

目前,农资信息网络不健全,配送操作大多仍停留在半人工化状态。农户居住分散,沟通渠道不畅,许多信息难以收集、传递,信息化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信息化手段不能适应需要。农资标准化程度低,不少产品的分类、分级、分等大多凭人工感觉,误差过大。产品包装从材料到包装管理都没有统一标准,难以统一操作,给农资的储存、运输和加工造成一定困难,降低了物流效益。

2.5 农资管理主体繁多,市场秩序混乱

农资管理主体分散,多头操作,难以应对,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农资流通市场的逐步放开,国家原在农村建立的农用生产资料服务体系正逐步退出或转变,个体经营户迅速崛起,而管理工作又没有及时跟上,目前其流通状况令人担忧。农村市场常常成为假冒伪劣农资的倾销地和批发地,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害农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理顺农资管理体系,整顿市场,迫在眉睫。

3 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的构思

在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重构传统农资供应物流业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应用现代物流新理念,结合当前农资供应物流业的实际,提出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的思路。

3.1 以业务流程为中心,构建区域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

传统农资 www.LWLM.com编辑。供应物流业,一个完整的工作需要跨越多个职能部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协调与沟通工作,这消耗了大量的 人力 资源 和时间。构建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可以突出业务流程,把原有农资供应物流涉及的多个部门的职能,统一由配送中心来完成。在特定区域范围内,有效地组织物流活动,实现物流组织由职能化向过程化转变。农资物流配送中心下游与投递站衔接,通过投递站面对终端客户;上游与供货企业相连,形成简捷的供应链。由于不同地域自然条件和 农业 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对农资需求的不同。如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对农资需求迥然不同。以福建为例,闽南地区气温高,病虫害发生率高,农 药 需要量大些;农膜需要量相对少些;该区农业发展水平高,复种指数高,水稻品种要求生产期短些;土壤较瘦,需要化肥多些。而闽北地区气温低,病虫害发生率较低,农药需要量小些;农膜需要量多些;该区农业发展水平低,复种指数低,水稻品种要求生产期长些;土壤相对较肥,需要化肥相对少些。而且闽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为主,闽北地区发展粮食作物为主,这又引发对农资需求更多的差异。凡此种种,都说明农资供应的时间、品种与数量区域性差异特别明显。因此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必须突出区域性特征。根据农业区划原则,考虑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特性和农业发展方向的相似性,建立区域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它在组织形式上由垂直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变,在功能上由漫散型向针对型转变,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益。

3.2 以需求拉动思想为动力,促进农资配送与技术配送迅速黏合

需求拉动思想是以顾客的最终需求为根本动力。农资的使用有明显的技术特征,像化肥、农药的用量不是越多越好,多了不仅造成浪费,还会污染 环境 。当前盲目施用化肥、农药的现象十分普遍。据报导[4],一些地区使用农药用量是常用药量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常造成药害;化肥的施用量是适用量的几倍,常常造成肥害。又报导[5],我国化肥平均每公顷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使7%的土壤受到杀虫剂的污染。这些情况都缘于农民缺乏科学知识,所以技术 指导 成为农资客户的急迫需求。随着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对生产资料的供应,不仅仅满足于数量,而是要求多品种搭配。例如化肥供应要按“配方施肥”的方案,多品种按比例搭配,才能获得最佳效果。这些操作过程都必须以技术指导为核心。陈勇认为:我国农业与物流业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共生性。在农业与物流业的“黏合效应”下,重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既为其赋予了新的 历史 使命,又为自身改革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6]。面对农资客户对技术指导的渴望,为了更好满足这一需求,可将农资销售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农资配送与技术配送的“黏合效应”,这应是重构传统农资流通业的最好选择。而且目前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不务正业”,没有真正在推广农业技术上下功夫[7],这又是发挥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作用的好作法,“一举两得”。据此,设计把乡镇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作为农资配送的投递站,面对辖区客户,签订农资购销 合同 ,这种合同必定是技术含量很高的订单,可以保证农资供应时间、品种、数量的准确性,体现出农资配送与技术配送的“黏合效应”。这样可以在相似的农业区内,把分散农户对农资的需求转化成一定范围内对农资的统一需求,形成大 市场 ,取得规模效益。这一配送新体系的构思是:供应商→区域性配送中心→投递站→终端客户。

3.3 树立快速反应思想,尽快建立配送 管理 信息系统

快速反应思想就是企业根据深度了解顾客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满足顾客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此,要建立起以配送中心为枢纽的配送管理信息系统,才能使配送中心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使现代物流管理成为现实。配送中心通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加强与上游企业即农资生产厂家的联合合作,向供应商实现 电子 订单,开放业务数据,共享库存信息,更好地开展与上游企业信息沟通;另一方面通过物流信息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流动,能动地对市场作出快速的反应,及时地通过投递站将经营触角伸向终端客户,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有利于销售额的提高,从而形成一张高效的配送网,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如智农通物流配送管理系统v1.0致力于敏捷供应链的建设,强调“以要货订单驱动物流,随时保持动态供需平衡”,使得上游的供货商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配送中心所需货品的数量、时间,从而大大降低了库存。这个系统还可以协助物流配送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配送业务流程和资源调度分配计划,从而将客户的需求、物流资源、业务过程和信息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个完整的业务模式中,在保证订货、进货、库存、出货、配送等业务畅通的基础上,实现配送调度、客户服务和订单管理网络化,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物资流通总 成本 ,实现企业 经济 效益最大化[8]。

3.4 实施关注价值 www.LWLM.com编辑。链的思想战略,优化配送业发展的 环境 条件

关注价值链的思想战略就是运用现代 管理 思想和方法,整合各方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优势,从而实现系统整体效益,使其效益大于单个企业独立经营物流所得效益之和。以这一战略思想 指导 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加强物流相关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政府在物流现代化上应明确定位,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着眼点,而不是 行政 干预[9]。区域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是物流配送技术创新重要成果的一种体现,发达国家已经推行。但鉴于我国对共同型配送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现在还没有系统地分析研究出在我国发展的路径[10] 。在这探索过程中,政府要充分认识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的重要性,研究制定构建农资配送新体系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办法,将建立农资配送新体系作为工作的重点,精心组织这项工作,不断 总结 经验,从典型推及全面。同时在 法律 、法规和政策上,鼓励构建区域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农资生产与 市场 的紧密对接。政府还要组织探究农资物流业变化发展规律,努力打造反应迅速、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平台。建立高效的农资流通的运行监控体系,监测市场,把握市场动态,及时反馈企业。并采取行政和 经济 手段,优化 农村 物流环境,调控和规范农村物流市场。

参考文献 [2] 任登魁. 现代农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J]. 中国 农业 科技导报,2005, 7

(1): 72─75. [4] 使用化肥农 药 要得当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EB/OL]. 中国植物科普网http://www.chinese-plant.com /garden/07-20/6689.htm.

[5] 化肥农药超量使用 污染环境触目惊心[EB/OL].农网快讯http://www. ahnw.gov.cn/2006nwkx/html/200607.

[6] 陈勇. 现代物流发展与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重构[J]. 农业经济问题,2006

(4):74─76.

[7] 李宗如. 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安徵农业科学, 2005, 33

(4): 738. [9] 戴伟娟. 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内在动因与机制探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06,

(5):15─2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夏日的一天
查干湖一日游
星星与花儿
我踢的不是毽子
我的家乡——普宁
滑翔小狗
我和我的“小对手”——轮滑鞋
王浩你在哪里
我刚认识的大姐姐
绿绿谷的故事
旱地游泳
有点失望
爸爸和山楂罐头
我当过赛车手
试论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学的探索
试析就业导向角度谈高职学生管理工作
试析对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思考
关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性实训基地的措施研究
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高职教育发展问题
试论新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课程改革
关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核心竞争力初探
试论《职业口才》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
试论工作过程的商务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改革
试论高职兼职教师的聘用及管理
试论职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于适应产业结构新体系的职业教育改革重点方略
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对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简思
简论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型“人本德育”改革研究
简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考核改革的可行性
《〈世语新说〉两则》教学设计
《〈世语新说〉两则》字词综合运用
《咏雪》教学设计
夜雪
《〈世语新说〉两则》课文结构分析
郊行值雪
《〈世语新说〉两则》问题研究
春雪
《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
《〈世语新说〉两则》重难点突破
《〈世语新说〉两则》课文背景知识
《〈世语新说〉两则》重点实词、虚词
《〈世语新说〉两则》课文写作特色
咏春雪
《〈世语新说〉两则》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