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文人文资源的利用与旅游业的发展

论文人文资源的利用与旅游业的发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06

论文人文资源的利用与旅游业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人文资源; 旅游 业;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人文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要使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人类文资源与旅游业既互助又冲突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人文资源,使人文资源与旅游叶有机地结合,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www.LWLM.com编辑。

人文资源是人类活动的痕迹,是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我国著名的学者费孝通先生认为,所谓的人文资源就是人工的制品,包括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它和自然资源一样,只是自然资源是天然的,而人文资源却是人工制造的,是人类从最早的文明开始一点一点地积累、不断地延续和建造起来的。它是人类的 历史 、人类的 文化 、人类的 艺术 。“人类通过文化的创造留下来的、可以供人类继续发展的文化基础,就叫人文资源。”①从费孝通先生对“人文资源”的解释和定义可知,人文资源有有形与无形之分,人文资源是可以为人类 社会 的发展利用的。同时,人文资源又是与自然资源相对应的,但“与自然资源相比,人文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体现了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反映了人类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也能使人获得更多的乐趣、享受、情感和知识。对自然资源,一般只能被动地接受,而人文资源却能引起人们的反应、共鸣和参与。所以如果没有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就无法为人们所欣赏所

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经济 社会发展,少不了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旅游业的发展也不例外,重视文化建设,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人文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人文资源对旅游的互助与冲突

人文资源对旅游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一,旅游地的民众 道德 水准高,文化涵养好,精神风貌新,会使游客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山好水好不如人好。第二,自然景观如蕴涵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其魅力当然更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喀斯特地貌溶洞里的钟乳石造型会被赋予 文学 作品或传说里的人物、故事的缘故了。第三,人文资源是全人类的财产,所以它也可以为各国各 民族 所用,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如香港的迪斯尼乐园,深圳的世界之窗和“中国民俗文化村”等等,都是借他国或他民族之人文资源发展本地旅游业的成功范例。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可以为人文资源的保护提供资金的支持。

但是,发展旅游业在很多方面也会与人文资源的保护发生冲突。

首先,旅游业的发展会不可避免地要利用人文资源,而旅游企业受利益的驱动,也不可避免地会只顾眼前利益透支人文资源。如一些摩岩石刻壁画等人文资源,利用过度了就会加快其风化腐蚀的速度,造成严重毁坏。

其次,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会改变其生活方式,进而影响人文资源生存、传承与发展的 环境 。如上网、跳现代交谊舞、唱卡拉OK等等,还有与旅游者的接触,都会对旅游地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其原有的生活方式、穿着打扮受到影响并改变。这些改变必然会影响到当地人文资源的存在方式与环境等,严重的可能会导致一些人文资源消失。

再次,过量的游人涌入也会使旅游地在用水用地等方面不堪重负,从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这个环境当然也包含了人文资源。

因此,要发展旅游业,必须正确认识人文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只有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人文资源,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当前人文资源开发利用与旅游业的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对人文资源重视不够,导致对旅游景点文化资源投入不足,文化品位太低。缺乏吸引力

在 市场 经济社会里,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不足为奇。但是对文化建设的忽视,对人文资源的误解,已经导致环境的污染、自然生态的失衡、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并进而损害经济建设环境与外商 投资 环境,同时也严重影响旅游环境。这就不得不加以重视了。费孝通认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不是导弹的精确度,而是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而以人文资源为基础的文化建设正是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焕发人们的精神风貌的最有效手段。

当人们的物质文明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精神的享受(艺术的欣赏与参与、旅游、体育运动等等)就会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精神的愉悦、 心理 的健康,会成为提高工作效率及活跃创造性思维的动力。 这就是人文资源转化为 经济 效益的原理。但是很多地方政府看不到人文资源的作用,在 旅游 景点中人文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致使景点的 文化 含量低,缺乏对游客的更大吸引力。广西岑溪市的吉太白霜涧漂流,是一段既可欣赏两岸原始森林美丽景色,又能享受惊险刺激的漂流。但也只限于纯粹的漂流。如增加人文资源的开发,将当地的民情民俗传说等融入漂流的过程中,对游客的吸引力还可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二)认识偏差。本末倒置,对人文资源重利用轻保护,导致人文资源的生存危机,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www.LWLM.com编辑。 因此,丽江古城内的纳西文化资源的保护已经日见严峻了。而像丽江这样的文化旅游城市存在的问题,在全国、在广西、在桂林,甚至在各县、乡镇都存在着。

人文资源可以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源,但也不都是可以无限利用的。有形的人文资源需要保护,无形的也需要投入 人力 物力挖掘整理发展。人文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应该是一个原则。

(三)人才匮乏,人文资源与旅游结合档次不高,目前旅游业的发展遇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不够,点子不新

人文资源虽然在很多地方都很丰富,但是却没有能够很好地开发利用,或者说是人文资源与旅游业的结合不上档次。主要原因是缺乏懂旅游善经营的人才,对本地旅游资源(包括人文资源)特点及其与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属性与异同缺乏准确的分析,对本地的旅游城市形象定位不准,缺乏系统科学的策划与操作,因而造成人文资源与旅游业的结合不伦不类,旅游产品缺乏亮点,或者与旅游消费需求不相吻合。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要有人才。

另外,由于资金有限、文化设施简陋,或者设施规模太小,人文资源与旅游的结合难成气候,使自然景观仅仅停留在原生状态,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三、合理利用人文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

如果任由人文资源的被毁坏,或者毫无节制地利用人文资源,文化生态平衡将会受到无以复加的破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成为一句空话。

(一)正确认识人文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人文资源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也可以为人类的经济活动带来巨大的动力,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工具。同样,人文资源也可以成为旅游业的资源,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结合,能使自然景物更具人性化和生命力。一个湖泊与仙女沐浴的结合,一块石头凹痕与人形脚印的吻合,还有望夫石、飞来峰等等,都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有机结合,之后才有趋之若鹜的旅游人群。

但是,人文资源也有其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它不可以被人为所欲为地拿来作为旅游的工具。南方某县意图把当地包装成杨贵妃的故乡并以此招揽旅游人群,但却始终无法调动人们的旅游欲望。原因就是无视人文资源的相对独立性,拿人文资源在旅游业上滥用的结果。可以说,人文资源来自文化资源,而文化是“人类确立自身超越动物性的存在意义的根本所在。一部人类史,说到底是一部自然的人化与自然的文化的 历史 ,是一部动物的生存超拔到人类文化的生存境地的历史”。可见文化以及 文学 艺术 、人文资源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能人“冰糕”
文武双全的搞怪帅哥
读《剥豆》有感
我身边有这样一位同学
校园“醒”了
我们班的“管家婆”——老班
迎奥运“接力赛”
欢乐的大家庭
我的同桌
好朋友,背靠背了…
“爱因斯坦”
“小书迷”
爱哭的金格格
我的好朋友
“母老虎”同桌
映日“花儿”别样红
正确运用表扬减小分化
新时期红色影视的发展方向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论“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
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思潮(1)
影视作品中的方言现象
中国动漫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及发展对策浅探(1)
成人仪式:权威意识与东方主义的殊途同归(1)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1)
关于初中科学探究教学的初步研究
从《十七岁的单车》看新生代导演(1)
分级制能拯救内地电影吗(1)
迎接中国电视体制的伟大变革(1)
春风化细雨 朽木亦可雕
《借生日》教学反思
评《借生日》
让校园充满爱──《借生日》教学札记
让所有的孩子都拥有一颗爱心──《借生日》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阅读对话中实现自我建构──卢静《借生日》教学评
《借生日》感触一二
让教育回归生活 让生活充满关爱──我教《借生日》一课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雪孩子》时想到的
《借生日》教学案例
《借生日》教学反思
孩子们,课堂因你而美丽──反思《借生日》课堂教学环节
新课堂的一片“绿洲”──《借生日》教学案例
《借生日》教学举例
小礼物──《借生日》教学札记
《借生日》教学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