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我国私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文化约束与对策

浅论我国私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文化约束与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06

浅论我国私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文化约束与对策

www.LWLM.com编辑。 [ 论文关键词 ] 文化 ;私营企业;制度创新 、

[ 论文摘要 ] 影响私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文化因素有:专权意识下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约束;中国传统的传承观念制约私营企业人事制度创新;“家文化”价值观念下的利益关系制约企业的分配制度创新;私营企业主对企业的目标缺乏“文化价值”判断; 投资 者自身的文化缺陷等。因此,私营企业主应科学地吸收中西方的人文精神和先进的 管理 思想开放权,实现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淡化传统的传承观念,催化企业内部人事制度、福利分配制度创新;政府部门应辩证地吸取西方先进的 市场 文化元素,更新执政理念,平等对待私营企业、加强法制建设和对劳动市场的管理、完善职业经理人才市场、为私营企业解决 融资 等难题,促进我国私营 经济 逐渐走向成熟。

一、中国私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文化约束

(一)专权意识下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约束

西方国家奉行以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分离为特征的“人论”文化,因此, 政治 领域实行分权制,通过分权的制衡机制形成高效率的政治制度。在经济上注重运用契约关系达成经济主体之间高效率的协作,在产权上很容易通过契约形成企业的联合与并购。而中国是一个集权意识很强的国家,在这种专权意识的影响下,私营企业内部是很难进行产权制度创新的。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小私营企业中,产权上呈高度集中状态。究其原因,一是企业主很难改变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集权思维,害怕权利的分散,尤其是作为企业的基础—产权,一旦分散,就会失控。二是中国的既稳固又顽固的“家文化”理念极大地阻碍了私营企业制度创新。在大部分私营业主的思维视野里,只有把自己企业的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 保险 的。三是在这种专权的意识下很难达成企业外部联合。至于企业的兼并战略,一直持别人被我兼并可以,我被别人兼并则不行的态度,每个业主都各自为政,产权制度的变革和创新难以进行。四是囿于私营企业主传统、落后的文化意识和个人胆识,不可能进行现代企业建设中所要求的“ 人力 资本产权”制度的创新。此外,在高度集中的产权下必定导致企业经营权的集中。孤立的产权和高度集中经营权形成私营企业长期固化的模式,导致企业自身发展缓慢,同时,影响 社会 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中国传统的传承观念制约私营企业人事制度创新

按照中国的传承观念,无论是财产的继承还是技艺的传授,一直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我国的私营企业职员队伍,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加上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分配关系,家族企业被捆得越来越紧。因此,一个家族企业家绝不会轻易地将自己苦心经营的企业交给别人来管理,由于企业的财产权和经营权长期、完全掌握在投资人手中,绝大多数企业主既是投资者又是企业的总经理。在他们的人事管理理念里,丝毫没有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中“ 人力资源 ”的管理科学,外来职业化的经理人员是很难融入这个“独立王国”的。

(三)“家文化”价值观念下的利益关系制约企业分配制度的创新

从纯 经济学 角度来讲,企业创业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从 企业文化 的角度看,渗透在私营企业经济行为中的“家文化”对利益的分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企业内部家族成员之间的利益,是按权力(包括财产权和在企业中的职权)来分配的,而不是按能力和贡献来分配。谁投资最多,谁的职务就最高,权力就最大,所得份额就最多。因此,在我国的家族制企业里经常发生由于利益分配不科学而使企业内部矛盾加剧。另一方面,对于外来聘用人员,则是通过双方的博弈以聘用人员能接受的最低标准支付劳动报酬,掺杂在分配行为中的文化观念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在这种狭隘的文化观念里,丝毫没有“人力资本”分配的成分。因此,企业很难形成以人为本,按能力和贡献付酬的科学分配机制。

(四)私营企业主对企业的目标缺乏“文化价值”判断

新制度经济学派学者加尔布雷斯提出了企业价值判断标准,把经济价值以外的价值称为“文化价值”,同时认为,把 “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综合起来就是“生活质量”。 从理论上看,我国私营企业的 文化 特征是以血缘、姻亲关系为基础、呈“差序格局”的朴素的“家文化”,这种家文化的基本理念是除了赚钱还是赚钱,企业老板把自己和企业捆在一起变成赚钱的机器。大多数中小私营企业几乎没有 企业文化 这个概念,即使有这个观念,也很淡薄,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没有予以重视,不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企业价值观模糊,不注重企业员工(包括自己在内)的生活质量。

(五) 投资 者自身的文化素质缺陷制约企业制度创新 www.LWLM.com编辑。

私营中小企业的老板绝大部分靠经验 管理 企业,不注重知识更新,不注重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和文化知识修养的提高,因此,当企业面临 市场 变化时就显得束手无策。作为随市场 经济 带来的具有外来文化特征的公司制的治理结构,要求企业主具有全面的管理知识和企业文化理念,而我国的企业家队伍,尤其是家族企业主,脱胎于计划经济,一时还很难适应这种具有西方色彩的企业制度更新。

二、摆脱我国 传统文化 因素的约束,促进私营企业制度创新

(一)私营企业主应辩证地继承和吸收中 西方文化 中的合理内核,融入企业管理,推进企业制度创新

1. 开放放权,实现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企业主应借鉴西方的公司制企业管理思想,运用分权和契约来管理企业。这里的产权结构多元化是指所有权的多元化,在产权关系上表现为出资人财产和法人财产的分裂,即出资人的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第一,这种分离,并不是对出资人所有权的背叛,而是投资者所有权追求自身利益的 逻辑 结果。在多元化产权结构下,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才有了良好的运转基础,公司治理的法人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它有助于法人财产权的建立,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家的职业化,有助于优秀的企业家更多地利用资本,有助于投资者在全 社会 范围内选择优秀企业家运营自己的资本,以增进社会的产出,从而投资者也将获得更大的利益。第二,在公司制下实现私营企业产权的适当开放,实行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可向愿意投资的人开放,以拓宽企业的 融资 渠道或让员工持股,提供经理期权。

2. 私营企业主应谈化传统的传承观念,催化企业内部人事制度创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化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陈旧的观念将不可抗拒地被新的观念所替代。因此,具有明显传统文化特征的私营企业制度须进行改革。家族企业家应走出“家族制”管理“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统观念的藩篱,引入 人力 资本,进行企业内部制度创新。随着私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主的能力、精力势必有限,从主观上也必将尝试“两权分离”的制度创新。因此,应引入职业经理,建立委托代理的治理结构,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3. 运用现代分配理论,进行企业内部福利分配制度创新。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为企业人事分配制度的变革提供了科学依据。其理论的精髓就是对人的能力的重视和对人格的尊重,并体现在对物质和精神的激励上。应运用现代分配理论,科学地界定企业各层员工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以及劳动贡献,设计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保证薪酬制度的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经济性、合法性。薪酬制度应具有鼓励创新的思想,激励员工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质,为企业效力,同时让员工能展示自己的才能、获得成就感。应具有前瞻性的福利分配思想,借鉴西方企业“员工协助计划”(EAP),向员工提供家庭、 法律 、医疗、 财务 方面的援助,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确保员工的工作热情。

4. 树立企业“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目标,打造符合现代化制度标准的成熟私营企业。首先,企业主应正确理解“经济价值”和 “文化价值”的双重目标的辩证关系。 其次,私营企业主自身应不断更新知识,加强专业理论和 文化 知识的修炼,提高文化素养,一方面,可提高决策能力和经营 管理 能力,驾驭风云变幻的 市场 ,推动企业的发展,实现个人的 经济 价值和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吸收西方优秀的人文精神,改变固步自封的传统思维,做一个有胆识、有远见、遵纪守法、讲究公德、体恤下属的企业家;尊重人、关心人,做一个有亲和力的人;文明、沉稳、冷静、乐观,豁达,做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www.LWLM.com编辑。

(二)政府部门应辩证地吸取西方先进的文化元素,更新执政理念,为私营企业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 环境

1. 当好“无为政府”。即要给私营企业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不要无端干涉企业的内部事务,更不能人为地设置障碍。

2. 当好“有为政府”。第一,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大力提高政府公务员的素质,做到依法 行政 ,创造一个良好的适宜私营企业发展的体制和政府环境。第二,加大法制建设力度,清理废止与 宪法 修正案不相符的 法律 法规,确保私营企业在项目 投资 ,企业股份制改造与企业并购活动中的权益。第三,为私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放宽私营企业的投资领域,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原则。允许私营企业进入 公共 部门、 金融 、 保险 、邮电通讯、 水利 设施等部门,鼓励和引导私营企业投资于 教育 、 旅游 、环保、市场中介、 社会 服务等成长性产业,打破行政壁垒,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允许和鼓励私营企业跨地区,跨国投资,允许私营企业进入国有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某些商业领域和外贸领域。第四,应平等对待私营企业。一是在 银行 直接贷款方面,应按效益优先的原则,与国有企业享有平等待遇。二是引导私营企业诚信经营,改善私营企业的 融资 条件,让私营企业拥有和国有企业一样的上市筹资、配售、发行债券等机会。三是在金融准入方面给予平等待遇和政策,构建私营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让民间资本创办股份制银行等金融企业,大力发展以支持私营企业为己任的地方性中小型银行以及其他金融中介;并适当调整其贷款审批权限,简化贷款手续;要建立私营企业贷款保障机制,以减少私营企业的融资障碍和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第五,在 税收 减免方面给予私营企业以优惠待遇。政府应该规范对私营企业税(费)赋的征收,杜绝歧视性做法,并尽可能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加强 财政 补贴和优先采购其产品,以此来加快私营企业的发展。第六,由政府出面,加强劳动市场的管理和创新,充分动员社会资源,构造多元化的人才市场,完善经理人才市场,逐渐培养出我国优秀的甚至是世界顶尖级的企业家,为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服务,促进我国私营经济逐渐走向成熟。

[ 参考文献 ] [2]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 人力 资源 管理(第1版)[M].北京: 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2.

[3]王相钦,吴太昌.中国近代商业史论(第1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5](英)洛克.论政府(第1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64. [7]牛德生.从资本雇佣劳动到劳动雇佣资本[J].学术月刊,2000,

(5).

[8]程巧连.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J].学术交流,2000,

(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棵柏树的遭遇
我的宠物——小白兔
书本笑了
冬天的早晨
我是幸福的小鸟
在节日里—游森林公园
方方圆圆智斗怪兽
学习雷锋精神
小乌龟的圣诞夜
跳蚤书市
有趣的昆虫展
世上只有爸爸妈妈好
塔山的早晨
“小汪”的小事
春之声
试析高职会计专业的网络化教学
试论课程一体化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
简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
浅析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启示
试析文秘专业“三阶五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试析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
试析提升高职生就业质量的思考
浅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师成长研究
试析中西部高职院校“90后”女生思想状况调查与研究
简论“二段四步”教学法实施策略研究
试析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简论我国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简论高职导师制度的实践与问题反思
试论服装行业小门类岗位“三段递进”实践教学研究
试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分阶段管理模式初探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重点难点精解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