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论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06

论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盈余 管理 公司治理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股权分置的含义,基于盈余管理的概念,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同时也提出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也不会因为股份的全流通而得到彻底的解决。

  “股权分置”是指A股 市场 的上市公司股份按能否在 证券 交易所上市交易被区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这是我国 经济 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问题。股权分置扭曲资本市场定价机制,制约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公司股价难以对大股东、管理层形成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资本流动存在非流通股协议转让和流通股竞价交易两种价格,资本运营缺乏市场化操作基础。股权分置不能适应当前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要求,必须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消除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异。

  “股权分置”是我国资本市场最严重的制度性缺陷,在诸多方面制约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的根本性变革,2005年4月29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2005年9月4日证监会正式公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它的发布完善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的程序规范,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和转折点。

  一、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改革,就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A股市场股份转让制度性差异的过程。从微观上,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将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运营机制,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增强 社会 公众法人股东的持股信心。从宏观上,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将消除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流通制度的差异,加强对上市公司行为的市场约束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为资本市场功能的全面发挥创造条件,并从根本上推动证券市场的彻底变革,有效增强 投资 者信心。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当局在 会计 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手段或实际经营活动和交易以达到影响盈余为目的的行为。盈余管理是现代 财务 理论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盈余管理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 会计理论 的发展,而且还对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和会计实务变革、公司治理结构、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公司会计行为、完善公开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一直以来,国内外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是很普遍的现象。在这些失真的会计信息中,有的纯属会计造假,有的则是盈余管理所致。会计造假是公司管理当局蓄意的欺诈行为,由此形成的会计失真应该依法加以制止和严惩。而盈余管理是企业在有会计选择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者是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合规合法行为。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盈余管理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公司财务经理们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尽管盈余管理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它始终是违背了会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原则,违背了高质量财务会计报告的精神。公司管理当局仅从自身角度出发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极有可能会对广大投资者和整个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功能发挥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而且集中体现在上市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上市公司引出了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问题。

  三、股权分置改革对 上市公司 盈余 管理 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了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作用:

  (一)改善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股权分置改革使上市公司股份得以全流通,解决了一股独大,产权不够明晰,流通股的比例过小等问题。在股权分置下,大约存在2/3的股份是不流通的,而且股权高度集中于非流通股,国有股权持股比例在60%左右。许多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所持有的比例均超过了50%,国有股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这样控股股东很容易利用其控股地位进行盈余管理,操纵 会计 信息,误导 投资 者。股份全流通后,控股股东很难维持其绝对控股地位,这样就减少了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行性。同时,控股股东在经营公司过程中,如果经营不善,则会导致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下跌,此时就会有其他股东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股票来获取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原控股股东即失去控股地位,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的积极性和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二)促使上市公司注重公司价值

  股权分置的解决,即股份的全流通,将有效抑制二级 市场 的投机性,重塑投资者的理性价值投资理念。在股权分置情况下,上市公司2/3的股份是不流通,只有1/3的股份流通,由于流通股所占比例较小,在“一股一票”制下,流通股股东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的能力非常有限,通过参与公司经营决策来提高司价值的动力不足,所以流通股股东很少期望从公司的期发展中受益,而只是通过获取买卖价差来实现自身收益,也就是所谓的投机。而这种投机行为使得股票价波动不能正确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严重阻碍了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也不利于广大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股份全流通以后,股份再无流通与非流通之分,所有股东有了共同的目标利益,即公司价值的上涨,而不是具有 历史 性质的账面盈余。这样,企业管理当局也就会对账面盈余渐渐失去兴趣,而将注意力集中于改善企业的经营,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上来。

  然而,股权分置改革只是解决了我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的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也不会因为股份的全流通而得到彻底的解决。而且,国资改革的方针政策明确表明,出于国家安全和 经济 战略等方面的考虑,国有资本将对一些基础性行业和战略性行业控股。其次,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即使在股份全流通状态下也仍然存在。内部人控制即便在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也是困扰公司治理的一个问题。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象不会因为股份全流通而消失。

  参考文献 [2]汤谷良,朱蕾,从公司治理与经营模式看美国公司会计欺诈案, 会计研究 .2002.12

  [3]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内部人控制和 银行 的作用. 中国经济 出版社,199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新来的老师
稿费
洞头游记
我的同学
我想发明时空穿梭仪
削土豆
大采摘
我的奶奶
成长的伙伴------月亮
动画迷的弟弟
有一件事,让我想起就快乐
第一次发言
切菜
那件事至今令我后悔
美丽的家乡
浅析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的管理和应用
高职院校《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改革的研究
技工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的探讨与分析
浅谈如何加强路桥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造价控制
平衡轴热压装配设备的研发与设计
城市绿化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分析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浅谈加强螺杆泵分层采油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
论高校职业指导推动和开展
立式电动机摆度超差问题的解决
中国林业遥感发展的相关问题探讨
基层气象信息网络保障工作的加强措施
航空管制技术体系的本质及其演变探析
论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性质与理财行为矛盾分析
南京建邺区200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南京江宁区2009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10)
2010年全国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9)
2010年全国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0)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8)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7)
南京溧水县200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0年全国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1)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11)
2010年全国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7)
2010年全国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8)
南京市各区县2009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精编-说明文阅读专题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9)
南京高淳县200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