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9
关于房产中介机构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摘 要】随着固原市房地产市场的不断 发展 ,房产中介市场也在日益壮大。人们通过房产中介咨询、购买、出售、租赁房产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房产中介在房产交易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据有关部门统计,本市约46%的新建商品房销售和81%的二手房买卖是通过房地产中介 企业 实现的。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中介市场的详细了解,对房产中介机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介机构 经营行为 分析
一、目前房产中介发展现状
随着固原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房产中介市场也在日益壮大。房产中介企业已迅速发展到了10余家,人们通过房产中介咨询、购买、出售、租赁房产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
为了加强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房地产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对房地产中介服务进行了定义:房地产中介是指房地产咨询、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等活动的总称。包括了以下内容:①房地产咨询,是指为房地产活动当事人提供 法律 法规、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服务的经营活动。②房地产价格评估,是指对房地产进行测算,评定其 经济 价值和价格的经营活动。③房地产经纪,是指为委托人提供房地产信息和居间代理业务的经营活动。
尤其在私人之间的房屋买卖中(即二手房转让),由于很多买方与卖方互相不认识、不了解,可以说信用无从谈起:买方担心给了钱,拿不到房;卖方担心买方不是一次性支付全部款项(如要办理银行贷款),分几次支付,会不会拖泥带水拖延付款等等。这时,房产中介机构出现,中介方是以单位的名义出现,并且经过国家行政部门的审批,具备经营资格。买卖双方就可以将中介方作为第三方来沟通信息,调停买卖双方之间的争执;而且买卖双方需要办理产权转让等手续,更需要中介机构提供专业意见、协助办理。因此房产中介的产生与发展正是我们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
二、房产中介市场现实存在的欺诈行为
由于房产中介行业进入门槛相对不高,因此也就良莠不齐,大多数中介机构奉公守法、诚实经营,在帮助消费者购置产业提供了优质服务。但也有不少不良中介机构存在欺诈行为,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现就笔者所知道的中介欺诈行为进行具体分析:
1.以包销的名义,隐瞒委托人的实际出卖价格和第三方进行交易,获取佣金以外的报酬。
2.从事成套独用居住房屋使用权买卖经纪活动。
3.无照经营、超越经营范围和非法异地经营。
4.房地产执业经纪人出租、出借经纪执业证书。
5.房地产经纪组织滥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利用格式合同对相对人作出不合理、不公正的规定。
6.房地产经纪组织未按规定期限办理备案手续。
7.各类房地产广告信息、内容中未标注忠告语,以及未经登记发布房地产印刷品广告。
这些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直接的 经济 利益,并且间接损害了国家利益,扰乱了房地产市场正常的操作、运行秩序。
三、关于依法规范、稳定 发展 房地产中介市场的建议
由于上述欺诈行为的存在,对整个房地产市场存在着极大的危害性。如何才能依法规范、稳定发展房地产中介市场呢?笔者提供下面几个建议:
1.在房产交易中心免费发放有关房产交易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的宣传单,以特别提醒消费者引起注意。
2.提醒消费者在居间合同与行纪合同中了解这两种行为的区别。居间合同是委托人委托居间人进行订约中介活动的合同。居间人不是订约的当事人,也不是当事人的代理人,是为当事人订立合同而穿针引线的人。行纪合同是以自己的名义办理财产交易等事务并直接对第三人承受权利义务的合同。
3.购房前认真索取中介机构的营业执照、执业资格证书等证件,应当取得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必要时可以向工商部门、房产管理部门要求验证。
4.对于所谓的“可转换产权房”应当向房产管理部门咨询了解该房产的真实情况,是否属于规定的可转换的“使用权”与“产权”。并且在合同中约定中介方如果提供情况不实应当负责的赔偿责任。如果中介方拒绝该条款,则对该房产的“可转产权”性质怀疑,避免上当。
5.对于房产中介方的广告、店堂招贴等宣传资料上,凡标明符合合同要约要件的内容,视料作为合同的附件,一并写入合同中,以此约束相对方。
6.达成协议后,对办理产权过户手续,购房者应当本人亲自办理,不要怕麻烦,因为只有到了房产登记部门过户时,其房产权潜在的风险就会凸现,才能便于及时解决。
参考 文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2]建设部.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修正).
[3]建设部.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暂行办法.1999.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夏秋冬我爱你
- 我的好伙伴——“大黑”
- 春天真美丽
- 我最喜欢的名著图书杨家将
- 我喜爱的香蕉
- 问银河
- 梅力更之旅
- 我的家庭
- 汕头海滨长廊
- 我的梦
- 奶奶家的菜园
- 呼啦圈比赛
- 我的妹妹
- 夏天的夜晚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9)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5)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6)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8)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1)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3)法学理论论文(1)
-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9)法学理论论文
- 国际人权法在线资源概述(3)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9)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3)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0)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法学理论论文(1)
- ABS若干法律问题论析(2)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1)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2)法学理论论文(1)
- 《“红领巾”真好》教案
- 《恐龙的灭绝》
-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案
- 《玲玲的画》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
- 《丑小鸭》(第一课时)教案
- 《清澈的湖水》教案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及反思
- 《爱迪生救妈妈》
- 《从现在开始》(第一课时)教案
-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 《纸船和风筝》教案
- 《葡萄沟》教案
- 《蜜蜂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