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现状与对策

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现状与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刘宁宁 简晓彬 沈正平

内容摘要:区域 经济 差距是区域经济 发展 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江苏南北同样也存在着经济发展差距,有差距才有产业的互补与合作,才会为苏南与苏北之间实现产业联动发展提供可能。文章在阐述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正反面因素,进而提出促进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对策。

关键词:苏南 苏北 产业联动 南北挂钩

区域经济差距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世界上既存在南北发展差距,又存在东西发展差距;在国家内部,美国、巴西有南北差距,德国、日本有东西差距。有差距才有互补与合作。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呈日益加快之趋势。资料显示,国际上具有“一体化”性质和趋向的区域合作组织现已有40多个,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经济合作同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及东盟等。

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东中西区域经济差距。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不仅影响着 现代 化建设的全局,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重大的 政治 和社会问题。近年来,许多省份都提出并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而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的关键是要实现区域之间的产业协调、共同发展,也就是区域间的产业联动发展,所以,当前各个省份都在为寻求区域间的产业联动或对接、升级而努力。本文在阐述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正反面因素,进而提出促进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对策。

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现状

(一)南北挂钩

(二)产业联系

近年来,江苏南北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拓宽,有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工业、商贸、教育、科技、卫生、旅游、房地产等,涉及

一、

二、三次产业,比较充分地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江苏南北产业转移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见表

1)。

(三)要素流动

影响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主要因素

(一)有利因素

产业互补性强。苏南与苏北的资源禀赋存在一定差异,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经济技术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其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也存在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讲,苏南与苏北的产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而,根据区域分工理论,苏南与苏北之间的产业联动也就有了一定的客观基础,具备了联动的可能性。 苏南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苏南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由于距离原材料产地较远,土地和劳动力价格逐年上升,环境压力也逐渐增大,苏南目前正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大量的劳动密集型 企业 、传统产业存在产业调整的内在要求。因而,苏南必然要遵循产业生命周期 规律 ,把一些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而苏北恰好具备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产业发展优势,能够接受此类产业的转移,进而能够促进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发展。

苏北投资环境趋于优化。随着南京二桥、江阴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以及新长铁路(新长铁路靖江与江阴跨江段实行轮渡)的建成,随着苏北城乡公路 交通 网络 体系的逐步形成,江苏南北的交通运输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便捷。同时,苏北地方政府转变了思想观念,不断创新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近年来,省内政府间、行业间和企业间的内部信息网建设也有一定发展,面向经济区域信息平台逐渐形成,这一切都为江苏南北产业联动发展带来了极大方便。

(二)制约因素

空间位置的制约。江苏空间上分为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苏北与苏南之间隔着一个苏中。目前苏南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开始逐渐显现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而区域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遵循梯度推移规律,苏南的产业主要向周边邻近地区辐射,尤其对苏中的辐射带动力较大,可以说苏中在一定程度上阻拦了苏北与苏南的产业联动。此外,苏南与省外周边地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苏南的内部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发展差距和产业互补性,因而,其经济和产业联系也较为紧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苏北与苏南的产业联动发展。

地方利益驱动下政绩考核制度的制约。现行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还不完善,它主要是考核地方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而对环境及可持续 发展 、对反映区域 经济 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指标涉及不多。这使得部分地方官员为了片面地追求地区生产总值,而不顾客观 规律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苏南向苏北的产业转移。

产业集群效应的制约。目前,苏南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其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集群效应。同时,苏南地区一些产业集群条件形成后,苏北地区想要获得这些条件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苏南一些“夕阳产业”的寿命,提高了产业转移的门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发展。

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对策

(一)扩大南北挂钩

进一步扩大南北挂钩合作的范围。在苏北与苏南已有市级挂钩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南北县区的挂钩合作关系;把“五方挂钩”进一步做大、做实,利用各种手段来吸引各级部门广泛参与南北合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挂钩合作的长效机制,使挂钩各方都能从挂钩合作中获得利益,使得挂钩合作得以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江苏南北产业联动发展。

(二)直接投资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苏南地区的一些“夕阳产业”为了继续生存和发展将对苏北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即把这些产业转移到苏北地区。这样不仅使苏南地区衰退产业的设备、技术、熟练技术工人和市场资源能够继续发挥最大作用,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并获得利润回报。而且使得苏北地区获得大量的资金、技术和熟练工人,再利用苏北地区劳动力成本、 自然 资源成本(如土地成本)、政策优惠等方面优势,就可以使得此类产业成为苏北地区的“朝阳产业”,得以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发展,推动全省区域产业联动发展。

(三)技术合作

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原因。苏南与苏北具有一定的技术梯度,苏北地区实现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重大障碍之一就是技术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不高,苏南在某些产业和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并且还具有一定的资金优势。因而,根据梯度推移理论,苏南的 企业 可以向苏北直接转移技术;或者以技术作为一种投资资本在苏北合资建立企业;或者和苏北联合开发新技术,例如联合开发采矿技术、饮料食品深加工技术等。

(四) 交通 通讯设施共建共享

通畅的交通和通讯是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基础条件。在产业联动的过程中,肯定要伴随着生产要素流动的发生,这些经济活动的进行则需要方便快捷的交通和通讯 网络 。而由于受到行政分割的影响,苏南与苏北交通和通讯设施建设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因而,对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苏南与苏北要统筹规划,联合投资建设,联合开发与经营,要加强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以此带动区域间产业联动发展。

参考 文献 : 2.郝朝军.苏南与苏北产业转移的机制与政策研究.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

3.白雪梅. 中国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她――生活中的强者
朋友
我们的英语老师
我的“恐惧排行榜”
班上的“小博士”
古筝能手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5.3班
热爱生命,热爱工作
幼儿园的小男孩
我们班的“笑“事
朋友之歌
人生百味之名人与凡人
我敬佩的一个人
舅舅的身高
试论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环境分析
试论构建金融危机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应对措施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基本公共卫生资金使用探讨
浅谈农村公共卫生现状和管理措施
试论青海生态足迹测度与动态变化
试论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
探讨贵阳市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公共卫生管理机制中突发疾病控制策略
试述公共卫生安全监管的全民参与性
促进青年干警成才研究
试论巴金人道主义创作思想透视
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随访的难点与对策
即墨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分析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3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4
《清澈的湖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教学设计
实现飞天梦想——载人航天
《识字8》教学设计
《清澈的湖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太空生活趣事多》课文内容
《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清澈的湖水》课文内容
《识字8》课文内容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1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