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对策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3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对策

[摘 要] 我国的地方产业 发展 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地方产业集群中存在着“逐底”和“锁定”现象,因此,对地方产业 网络 的升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方产业网络作为区域 经济 发展的一种载体,正以不同方式快速嵌入全球价值链,通过大量的外部联系寻求与全球产业网络的融合,力求最大程度地获取价值。本文旨在分析地方产业网络与全球价值链的联系,从而提出促使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 地方产业网络;嵌入;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

随着低成本优势向其他南亚国家转移、人民币升值,中国地方产业网络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刻不容缓。地方产业网络升级困难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创新能力不足。地方产业网络创新能力不足,给产业网络带来进一步发展的困难,甚至严重威胁网络内企业的生存。一方面,对于民营型高新技术地方产业网络和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产业网络而言,创新意味着生命,这些地方产业网络内企业积极通过价值链联系参与全球的产业网络,纷纷与跨国公司结网,努力成为全球化网络中的一员。但是,随着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源源输入,本土企业常常会形成对跨国公司的严重依赖,从而导致本地企业之间联系匮乏,自主创新能力缺失,或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长久下去,极有可能沦为跨国公司全球网络中一个丧失自主性的结点,面临最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的威胁。另一方面,我国的传统地方产业网络主要集中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产业,产业的进入壁垒低,对企业规模、技术、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都不高。目前,中国大多数从事传统产业的企业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他们不重视创新,把低质量、低价格视为竞争的制胜法宝。产业网络内部、企业之间的分工和专业化受到限制,因此,导致网络内企业之间模仿多于创新。 2.价值获取能力低下。由乡镇、民营 企业 集聚所形成的从事传统产业的地方产业 网络 在全球联系中获取价值能力也非常低下。一方面本地企业满足于OEM方式的接单生产,失去了主动朝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的动力,他们在价值链中定位于价值量很低的生产环节,从而导致产品低价恶性竞争,价值实现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劳动力丰富,但是地方产业网络没有形成特有的区域品牌和核心公司品牌,绝大多数产品在国外市场贴牌销售,导致价值大量流往国外。

三、地方产业网络与全球价值链的联系

全球价值链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在某一产业整个全球价值链条众多价值环节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按照各个价值环节增值能力,可以把整个价值链条划分为若干环节或片断。也就是说,整个价值链条内部具有价值等级体系特征。高附加值的价值环节一般就是全球价值链上的核心环节,整个价值链条的全球治理规则也是由这些核心环节所决定的。按照增值能力的高低排列,那么各地的比较优势也存在着一种严格的等级体系,全球价值链的价值等级体系与全球各地比较等级体系相匹配的过程就是全球价值链各个价值环节在全球垂直分离和空间再构的过程。当地方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价值链条各个环节在全球空间配置的时候,地方的比较优势就决定了地方应该在价值链条上的哪个环节,以便确保竞争优势。现实世界中同一价值链条上各个地方产业集群之间之所以存在等级体系,是由价值环节的等级体系所决定的。按照地理空间关系,可以划分为全球价值链、跨国价值链、国内价值链和地方价值链等四个等级(见表

2)。

经济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体系好比“一串串珍珠”,将颗颗“珍珠”(产业集群)串起来的条条“金线”就是全球价值链。目前,中国不同类型的地方产业网络已经不同程度嵌入了全球价值链,而处于中国沿海地区、外向型、出口加工型地方产业网络与价值链的嵌入程度最高。对于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是采取FDI直接投资的形式,促使外向型、出口加工型地方产业网络的形成。跨国公司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投资的重点是 发展 加工贸易制造业,跨国公司龙头企业在沿海区域的入驻,吸引了原有的供应商和下游配套企业迁入中国扎营,从而逐步扩大产业规模。产业规模的扩大促成了中国本土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这种遍地开花的小企业彼此分工协作,促进了地方产业网络的产生。对于传统型产业由于技术含量低和劳动密集的特点,主要通过承接跨国公司的海外订单,采取OEM生产方式。到2000年,《财富》500强企业中的80%都采用外包方式组织生产,其中有400多家在中国开展了2000多个项目。中国从事传统产业的地方产业网络通过OEM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融入全球产业网络。对于由大量中小型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网络,很大程度建立在跨国公司技术本土化的基础上。目前,地方产业网络内企业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方面对跨国公司还有很大程度的依赖性。随着地方产业网络进一步的发展,将由ODM转向OBM,这种类型的地方产业网络也正逐步嵌入全球价值链。

四、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网络升级路径和对策

价值链治理研究的先驱Gereffi始终乐观地认为,以半层级关系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网络会持续地表现出一种类似阶梯式的升级路径: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的升级。这一 规律 可以通过东亚众多国家或地区 工业 化进程加以佐证。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 台湾 PC地方产业网络利用广泛的外部联系,在国际领先公司的推动下,快速实现了“产品升级”和“过程升级”,同时,随着中国台湾PC地方产业网络内公司对国际市场的把握能力增强,他们便开始独立设计产品并生产制造,甚至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进入了自主营销的价值链环节,实现了“功能升级”。在研究产业升级演化中还有委托组装(OAM)、委托加工(OEM)、自主设计和加工(ODM)以及自主品牌生产(OBM)等研究思路,不过该产业升级的研究思路一般只涉及外包所形成的地方产业集群。

地方产业网络的升级动力一方面来源于网络内部;另一方面来源于网络整体。从产业内部来看,主要利用内部联系提升网络创新能力。从产业网络整体来看,主要以积极开拓和合理利用外部联系来提升地方网络获取价值的能力。

1.增强内部联系,提升地方产业网络创新能力。要提升地方产业网络的创新能力,应从企业和地方政府两个方面入手。从企业角度分析,首先,企业要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企业整体的学习能力,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联系获取知识和信息,促进创新的产生。其次,地方产业网络内的企业既要积极与本地企业联系,提高产业网络的“根植性”,同时,也要发展与区域外企业的互动,保持地方产业网络的开放性,加强交流和联系。从政府角度看,要积极构建地方产业网络的创新支撑体系。首先,政府要加强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吸引企业入驻,为网络内联系的产生提供优良的硬件支撑,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其次,政府要培养产业发展的软环境,提高地方产业网络的稳定性,提供良好的产业发育氛围,促进企业创立和网络内交流,在政策和法规、财税制度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2.开拓外部联系,提升地方产业网络获取价值的能力。地方产业网络要结合产业特征,了解所处产业的价值来源,对比地方产业网络在价值链中的定位和价值获取的现状,了解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定位,利用外部联系网络找到价值链中那些价值增加潜力较大的环节,并立足自身特色,不断朝价值潜力大的环节跃进。通过地方产业网络的自增强效应,保持和强化竞争优势,提高地方产业网络所处价值链环节的进入壁垒,获得更多的价值,促进地方产业网络实现持续升级的良性循环机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里四条虫
大富翁爸爸
偶的姐姐
“有型”的弟弟
大大的我
表妹这个贪吃鬼哟
我是幸福的
好友丁芮
虫虫旅行记之聪明时代
我的父母
我是“好战分子“
我为什么是瘦的?!
我的“金刚“同桌
接嘴大王
唠叨的姨妈
刍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管理的分析
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特点的探讨
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
浅谈基于确保监理指导工作正确下的建筑工程监理规划
浅谈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间的关系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渠道的防渗技术及施工
建设工程管理承包模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浅析如何加强工民建施工管理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基于建筑工程监理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
浅谈防火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为课堂的灵性感动着——《第一朵杏花》反思
苏教版《燕子》教案之二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三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一
《江南春》教案之二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四
苏教版《燕子》教案之一
《苹果里的五角星》同步练习
《走,我们去植树》教案之一
《第一朵杏花》课文原文
《走,我们去植树》教案之二
《第一朵杏花》一课的教学方法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二
苏教版《燕子》一课的教学案例
《江南春》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