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两岸IT产业合作的利基取向变化及模式选择研究

两岸IT产业合作的利基取向变化及模式选择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两岸IT产业合作的利基取向变化及模式选择研究

[摘要]目前, 台湾 的IT产业正处于结构升级阶段,而大陆的IT产业进入到了快速成长期。随着两岸 经济 实力相对变化以及大陆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两岸Ⅱ产业合作在研发环节、生产环节以及销售环节的利基取向都发生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为两岸IT产业更深层次的整合带来了契机。从IT产业 发展 现状来看,台湾IT产业仍具有技术和资本的优势,而大陆则具有资源、市场方面的优势;就未来两岸IT产业的合作模式来看,应转变现有的分工发展模式,从ODM模式入手,不断完善产业链的融合,从而最终达到资源整合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两岸合作;IT产业;合作模式

一、引言

两岸的 电子 信息产业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90年代后,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对大陆的投资明显加快,以IT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汽车、石化等配套性强的 企业 在大陆兴办的数量急剧增加。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统计,2000年台湾信息硬件产业的岛外产值已首次超过岛内,其中38.54%的产值为大陆台资企业所提供。

从两岸IT产业合作的特点来看,在过去的20年中,两岸IT产业合作呈现自发性、单向性的基本特征。大多数大陆的企业并不具有能够在台湾激烈竞争下得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而台湾岛内本身的产业布局以及过高的生产成本也并不适合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且导致台资企业以资源为导向的对外投资,因此,IT产业的合作是以台湾对大陆FDI为主要手段的。

然而,随着大陆IT产业聚集的发展,两岸IT产业的合作基础发生了变化。一方面,面对不断崛起的大陆市场,台湾IT厂商无法单纯地将大陆视为廉价劳动力的提供方,而更多地考虑产品的近地行销;另一方面,大陆在不断接收台资FDI的过程中通过溢出效应与学习效应,也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能力,且大陆方面研发基础极好。两岸IT产业合作基础的逐渐变迁,必将导致新的合作模式产生。就此意义上讲,本文所作的研究是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的。

二、两岸IT产业合作的利基取向变化

1 两岸IT产业研发环节的利基取向变化。最早的两岸IT产业分工是以垂直分工模式为合作利基的。经过多年的 发展 , 台湾 岛内本身形成了高度精细的垂直分工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在台湾与大陆的广泛交流中被完全复制进了大陆的生产模式中。由于大陆有着比台湾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禀赋,因此在整个产业中,劳动力密集型的细化产业最先进入大陆,而这一部分产业通常处于产业链的最下端。台商在大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专业性的大批量的生产各种零部件和元器件,随后与留在台湾本土的产业链融合,形成了扩散的 网络 型产业链,而大陆与台湾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垂直化分工的产业形态(见表

1)。

然而,随着大陆 经济 的发展,两岸IT产业的分工呈现出利基点的前移,大陆的分工基础从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低廉升级至研发成本优势,而台湾的利基则由研发中心提升至“开发测试平台”(test bed)。两岸研发优势的变迁,从台资 企业 方面来讲,虽然在对外移植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保留了岛内的研发部分,在大陆的研发只属于低级部分。然而,随着岛内产业生产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台商认识到台湾在技术研究的基础远不及大陆,尤其是人力资源优势方面。因此,一些台湾企业与大陆高科技研究单位和科技企业合作,如台湾华邦 电子 和 中国 科学 院的凯思集团合作等。而从大陆来看,大陆的科研体系传统上重基础研究,轻往往采取“母鸡带小鸡”式的进入方式,即由一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携一定量上下游配套的中小企业一起进行对外投资,从而使产业链完全移入大陆。以台湾 计算 机零部件制造为例。从芯片开始一直到计算机的配件包括机箱、鼠标、键盘,台商将整个计算机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完全移入了大陆的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整个计算机产品的生产完全由台资厂商完成,与大陆本土企业的融合性不高,两岸IT产业生产的利基完全建立在资源的利用与被利用基础之上。

2 两岸IT产业生产环节的利基取向变化。受台湾产业集群机制的影响,台湾企业在对大陆投资从事生产活动时,

三、两岸IT产业的整合契机

随着两岸经济实力的转变和两岸经贸合作的日趋密切,两岸IT产业在研发、生产以及营销环节的利基变化为两岸IT产业更深层次整合带来了契机,具体来看:

1 两岸IT产业链结构的耦合性,有利于促进两岸IT产业合作进一步开展。大陆IT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台湾IT产业投资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因此,两岸IT产业本身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而两岸IT产业所具有的垂直分工体系,更是加深了这种耦合性。在长期的雁形模式下,台湾作为IT产业的第一梯队不断地将技术转移至位于次级梯队的大陆,从而支持了大陆IT产业的发展。两岸Ⅱ产业的耦合性使得两岸IT产业企业的横向合作趋于简单化:对于当地企业来说,台商企业不仅是客户、用户,更是未来的竞争对手,对台商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工艺的学习,更将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当地企业可以通过学习效应不断提高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促进企业之间进行深度专业化分工,台资企业与当地企业双方以分工合作为条件,最终将形成全方位的IT产业合作机制。

3、两岸产业政策的日益宽松,将为两岸IT产业的合作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台湾IT产业投资大陆伊始,两岸的产业政策是从紧并带有试探性的。就台湾而言,一方面自1987年开始实行《管理外汇条例》,全面放宽外汇限制并大幅修正《对外投资与技术合作审核处理办法》,使之更易于对外投资。另一方面采用“戒急用忍”的政策在投资项目及金额方面设限,以保持经济实力,阻碍企业及资本外流至大陆。而大陆则在改革开放之初对于台湾资金的注入一直怀有警惕的心理。随着两岸经贸的不断发展,双方的产业政策及投资政策已有所松动,台湾放松了高科技产业对于大陆投资的政策,而大陆方面也积极按照经济全球化等国际经验对招商引资政策进行大幅度修订,使台商在大陆投资期间享受诸多优惠。两岸产业政策的日益宽松,为IT产业的合作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以高科技企业为带领的广大台资企业纷纷来大陆进行投资建厂,在资讯硬件产品的利润空间正日趋缩小的时期,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加之大陆的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以倡导高科技企业发展为导向的,因此,形成了台湾资讯厂商为代表的大陆投资的新一轮热潮。

四、两岸IT产业合作的模式选择

第一阶段:分工发展模式。目前,两岸IT产业合作属于分工发展模式。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IT中小企业赴大陆投资,以扫描器、滑鼠、键盘、机壳、电源供应器等产品因劳工、土地等生产要素低廉的诱因前往大陆。90年代中后期,电子资讯周边技术层次较低的产业以出口行销为目的,大量投资大陆。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大部分台商聚集区都与台湾本土产业进行了良好的产业分工。以电子资讯产业为例。目前,台湾硬件产业在大陆的主要工序为制造、组装及部分零组件采购,而其他部分则由台湾母公司掌控。 第三阶段:产业链完整投资模式。针对目前IT产业研发及生产利基的转穆,产业链完整投资模式,将促进台资企业R&D部门与大陆科研单位等的合作,从而使得产业链在大陆与台湾得到有效的延伸。在此过程中,“创新外包”等新形式的运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虽然目前台商在大陆的直接投资以生产性企业为主,然而,随着高新企业的生产基地向大陆转移的同时,一些台湾企业的研发机构也相继转移走向大陆,这是因为高新产业往往具有较短的生命周期,必须具备较快的产品自身更新换代的能力;而在生产地进行研发,能够缩短从研发到投入批量生产的反应时滞,因此更具有竞争力。

第四阶段:资源整合型发展模式。由于两岸IT产业合作利基的变化影响了IT产业的合作模式,目前资源整合型发展模式将是最终的发展策略:对于台湾与大陆来说,双方应掌握价值链中对于创造价值有重大贡献的关键流程与资源,并使企业本身所拥有的核心能力与价值链中最重要的环节紧密搭配,以保障利润的实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父母的爱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开卷有益
二十年后回故乡
记一次辩论会
记一次辩论会
记一次辩论会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住宅设计中存在问题刍议
迅速提高看图识图能力
办公楼毕业设计说明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浅谈价值工程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常用术语解释
某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创新研究
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探讨
人防电站施工图总结
浅谈钢筋工程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
工程技术人员的十大忠告
如何快速看懂结构施工图
简谈如何设计建筑节水型住宅
智能建筑市场要注重经济性
《吃水不忘挖井人》趣闻故事:一饭千金
《王二小》重点字词的意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趣闻故事:助人为乐的毛泽东
《吃水不忘挖井人》整体阅读感知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难点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重点
《吃水不忘挖井人》随堂练习:巩固篇
《王二小》重点字词梳理
《王二小》老师语录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介绍
《吃水不忘挖井人》美文欣赏:感恩的回报
《吃水不忘挖井人》美文欣赏:一杯牛奶
《吃水不忘挖井人》重点问题探究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目标
《吃水不忘挖井人》随堂练习: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