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金融危机背景下炼油业市场环境分析

金融危机背景下炼油业市场环境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7

金融危机背景下炼油业市场环境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炼油业;SWOT分析

  一、我国炼油行业 发展 现状

  随着加入WTO后过渡期结束,我国炼油业已经进入全面开放期,部分外资开始进入炼油和油品批发零售领域,我国炼油业的竞争,从过去以国有控股公司为主导、民营公司为辅助的二元格局,过渡到有外资参与的三元格局,使得投资主体和竞争主体出现多元化。 2008年,我国的炼油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市场洗礼。首先是自年初开始,国际原油价格一路走高,到7月份国际期货市场创出147.27美元/桶 历史 天价,而国内成品油价格因为作价机制与宏观调控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始终未能与国际接轨,炼油企业亏损严重。此后,随着华尔街金融海啸呼啸而过,短短不到4个月,油价从高位急剧下落,甚至跌破50美元/桶,到10月份,部分炼油企业已经逐步走出亏损的阴霾。但是,作为石化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炼油业也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

  二、当前金融危机下我国炼油业市场环境分析

  在现在的战略规划报告里,SWOT分析应该算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具,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金融危机对我国炼油业的影响到底如何?我们采用SWOT分析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炼油企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等。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 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调整,以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石油集团为主体的炼油业管理体制和市场运行机制有了很大改善。通过产业布局的优化和结构的调整,炼油企业的经济规模有了很大提升,平均达到560万吨/年,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规模。通过改扩建形成了茂名、镇海、齐鲁、天津等一批炼化一体化基地,既优化了资源配置,又极大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 市场走向全面开放 一方面,自从加入WTO以来,我国炼油业从封闭走向开放,众多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已经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当中;另一方面,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主体化的竞争格局进一步发展。2008年以来,众多国际资本在我国加快了投资速度,显示了极强的信心,且一致放眼于炼油细分产业上。如壳牌、卡塔尔与中石油,沙特基础 工业 公司与中石化签订了合资建立炼化企业的意向合作等。他们看重的就是我国成品油价格逐渐与世界同步、国内石油消费持续增加的趋势。并且,外资石油公司也将在我国炼油的布局纳入各自的总体战略之中。同时,内资企业如中海油向中下游延伸,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加快业务转变,进入炼化领域的国有企业数目日益增加。地方炼油企业、民营企业在开放政策支持下也逐步发展壮大。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 炼油产能过剩导致竞争加剧 2 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差距明显

  由于我国的炼油业务起步较晚,无论是规模、炼油技术、加工成本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相当差距,整体工艺技术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外的水平。欧美日等跨国石油石化公司加强了对先进技术的控制,利用其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方面的优势,不断加强对我国炼油业的关键技术的制约和控制。除部分大型炼油企业外,国内炼油企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两耗(能耗、物耗)”高、产品质量等级低,差距较大。而且,各炼油企业之间的生产水平也很不平衡,整体竞争力较弱。此外,国内炼油销售企业还将面临相关政策变化带来的压力。成品油零售市场、批发市场的全面开放,使得国外大石油公司进入国内成品油流通环节成为现实。而在油源被垄断和政策的高门槛面前,民营炼油企业的处境面临艰难的抉择。 3 可持续 发展 压力不断加大 2 市场需求急剧下降 3 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近年来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贸易壁垒正在进一步强化,我国越来越多的出口化工产品受到国外所谓的反倾销调查甚至制裁。欧盟实施的REACH法案,使我国约有700多种石化产品面临考验,导致出口成本增加。在2008年,国外采用的技术壁垒更有针对性,涉及面更广。美国强制推广的SA8000标准认证,将劳工权利与订单挂钩,直接影响到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采购,约有85%的我国生产制造企业将遭受其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作为生产化工原料的炼油业便首当其冲,更何况在危机条件下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利益,这种遏制和壁垒将更甚,油和化工产品。而这方面许多企业 历史 欠账多,压力很大。

  (三)机会(Oppoiunity)分析

  1 巨大的市场需求有利于企业发展

  尽管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深刻影响,但是我国经济具有相对独立性,未来几年,我国仍将是世界石油化工行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并将成为国内外投资者投资的重点地区。尤其是国家近期相继出台的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必定会极大拉动内需,在扩大内需政策的带动下,直接拉动重化 工业 进程,促使我国石油消费刚性增长。拉动市场对成品油和化工产品的需求。因此,我国炼油业的市场前景仍然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2 宏观政策创造了良好的竞争环境

  进入“十一五”以来,国家全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包括增值税转型改革、消费税改革、内外资所得税合并、资源税制改革与完善等。特别是由于近来国际原油价格的回落,给燃油税实施与成品油作价机制的联动改革带来了可能和良机,这个配套改革的即将付诸实施必将极大改善炼油企业的经营环境,改善因价格扭曲造成的生产经营的被动局面,营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政策平台。

  3 油价回落有利于企业尽快走出困境

  (四)威胁(Threata)分析

  1 资源存在瓶颈制约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

  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使炼油企业成本压力减轻,但面对必然到来的国内外同行业激烈竞争,准确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炼油业带来的影响,正确把握在危机中自身拥有的优势和机会以及存在的劣势和威胁,趋利避害,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策略,方能规避风险,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从中长期看

  1 调整石油资源战略

  世界所有跨国石油公司都是在占有石油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控制的资源遍布世界各地,控制石油资源量占加工总量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甚至超过100%。相比之下,我国炼油行业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总体上炼油加工的适应性较差;二是资源控制度有明显降低的趋势。炼油业一方面继续加快含硫原油加工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必须调整原油资源发展战略,通过独资、合资、合作、参股等多种手段,开发和控制石油资源,用10-15年的时间,使自产原油和海外控制资源占加工总量的比例至少达到60%以上,而含硫原油在总加工量中的比例要提高到60%-70%。

  2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目前,我国炼厂总数仍然有180个左右,较大规模的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其他分布在地方,平均规模偏小。因此,必须在前阶段大型炼油基地群建设的基础上,加大落后产能淘汰的力度,对现有的小规模炼油厂或地缘条件较差的炼油厂,对其改造与扩能坚决予以制止,直到关闭,对大多数具有一定规模的炼油厂应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主进行适度改造。同时,从原油资源和化工原料两个方面优化资源、优化配置,原油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就是提高原油加工适应性,降低原油成本,要降低化工原料的生产成本,提高化工原料厂际间的互供率。

  3 提高产品结构调整的灵活性 4 全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

  21世纪炼油技术的突破点仍然在催化剂,根据我国炼油厂未来发展的需求,重点发展的炼油主要催化剂包括加氢裂化催化剂、含硫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催化裂化催化剂、异构化催化剂、润滑油催化剂等。同时,信息技术将使我国炼油业的原油采购配置、生产计划、装置控制、产品结构调整等全过程产生革命性变化。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进一步提高加工适应性、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轻油率、降低投资费用、改进产品质量和改进管理手段。

  (二)从后期看

  1 密切关注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炼油企业要加强前瞻性分析,研究市场需求和下游行业变化趋势,紧盯进口产品和国内同行的价格和动向。在价格急剧下行期间,控制并保持库存处于较低水平,降低跌价风险,贴近市场针对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产销策略。在市场下行期间保持企业竞争力。

  2 以整体效益为原则优化生产

  在目前企业库存较高的情况下,应该追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继续保持部分效益好的企业高负荷生产,适当调减效益相对较差企业的加工量,同时,要控制产能的急剧扩张,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对加工负荷的调整,更多地要考虑企业所在区域的市场需求、销售价格以及资源运输,尤其是边际效益和利润等情况。

  3 充分发挥炼油化工一体化优势

  要优化资源配置,统筹优化业务链条,减少中间商的营销费用。在目前产品需求不足、价格下降情况下,要加强各板块之间的衔接。国内炼油企业应该从炼化的原料成本、装置生产和产品销售业务链统筹考虑,优化排产,调整产品结构,确保化工原料供应和副产品的出路,不受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的影响。

  4 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和挖潜增效

  要发展以渣油加工为主的深度加工,提高轻质油收率,优化资源利用。要眼睛向内,苦练内功,精细管理,千方百计降低各项成本,尤其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采用先进技术,生产清洁油品,促进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产品质量等级水平的不断提升。

  目前,整个石油石化产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虽然国际炼油业正处于景气周期下行区间,但是发展中的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石油消费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刚性,加之国家正全力推进扩大内需政策,只要炼油业有充分的准备和足够的应对措施,一定能够走出低谷,迎来产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20年后的相聚
记一堂有趣的自然课
我在书中成长
妈妈
我尝到了后悔的滋味
我的诚信哥哥
美是大家共同创造的
别开生面的水果拼盘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瞬思,感悟
人狗情悠悠
演讲稿
假文盲的故事
小雷锋
教师节的礼物
无痛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30例疣状胃炎的临床观察
胎死宫内的脐带因素临床病理分析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骤停抢救体会(附66例报告)
B超诊断带器妊娠128例统计分析
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
儿童鼻塞与腺样体肥大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60例临床观察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轻瘫”20例
妊娠14周至20周利凡诺引产后胎盘滞留的处理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应用(附42例报告)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体会
自然流产的临床处理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术前、术后访视的重要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临床分析
高尔基晚期思想的变化
《海燕》教学设计
重读高尔基《海燕》
也谈《海燕》的象征意象
列宁等苏联老一辈革命家评价《海燕》
高尔基的转变
高尔基《海燕》破折号赏析
《海燕》的艺术特征
关于《海燕》译文的一些问题
《黎明的眼睛》鉴赏
高尔基的《海燕》是散文诗吗?
关于高尔基的剧本《底层》
“高尔基”笔名的含义
从中俄标点符号的差异,谈《海燕》中一个破折号的误释
海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