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建筑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解构及因果关系浅析

建筑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解构及因果关系浅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0

建筑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解构及因果关系浅析

[摘要] 建筑陶瓷产业虽然不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但建筑陶瓷产业的 发展 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关系到建筑陶瓷产业配套支持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建筑行业、房地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发展大方针指导下,由于建筑陶瓷产业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污染密集产业特性,它的发展已经受到限制。如何实现建筑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 问题 。本文将结合建筑陶瓷产业的特性构建建筑陶瓷产业—— 经济 ——资源环境的系统框架,并对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解析,以期有助于建陶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推进对策措施的选择。

[关键词] 建筑陶瓷产业 可持续发展 系统 因果关系

2007年,广东佛山大规模的建筑陶瓷产业(下文简称建陶产业)转移引起了业界与学界的关注:随着佛山建陶 企业 的发展和扩张,产能不断提高,而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更加突出,即建陶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凸现。 目前 ,我国建陶产业的最大问题是可持续发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实现产业、 社会 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建陶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使建陶产品的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资源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把对环境的危害限制在社会可容忍的范围内的生产发展,实现资源——产业发展——环境的三系统协调发展。建陶产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需要借助系统学的 分析 工具才能较全面地揭示可持续发展内涵。

本文尝试结合建陶产业及其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构建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框架,并基于该框架对各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解析,以期有助于建陶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推进对策措施的选择。

一、建筑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解构

建陶产业具有“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污染密集产业特性。建陶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与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与否。建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围绕建陶产业本身、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而展开的,这是建陶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鉴于其污染密集产业特性,其中环境的保护是难点与关键,环境保护需要重点解决的是降低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

1.建陶产业子系统。建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体现在建陶产业自身系统的可持续性。见图1,图中建陶产业子系统不仅包括建陶产业本身,还包括关联产业系统,事实上这里的建陶产业是大产业概念。因为,只有建陶产业链上各个关联环节的企业实现了可持续,整个产业才可能实现可持续性。作为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建陶产业,除原料的耗竭外,其生产过程能耗高,还带来了环境污染的副作用。这种负面 影响 使建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更为迫切,且更为困难。一方面是产业生存发展需要资源投入,但产生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可持续发展要求尽可能降低投入、减少污染,实现经济、产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建陶产业的持续性发展就直接表现为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含能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如何寻求新的可替代资源(含能源)、如何降低环境污染、如何延长建陶企业的生命周期。这既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持、也需要企业观念的转变和管理的完善,更需要社会经济子系统、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形成建陶产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补偿互动机制。

2.建陶产业与社会经济子系统。建陶产业与居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体系密切相关:从居民生活来说,装修材料中的地砖、面砖、卫生洁具等都来自建陶产业;从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房地产业、建筑业来说,建陶产业为它们提供所需的墙面砖、瓦等材料。 中国 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住房需求和房地产业投资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新能源、建材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经济发展一方面给建陶产业带来了发展契机,也为生产所需的 自然 资源的再生、环境的保障提供了 科学 技术和物质支持;但是,另一方面,也通过经济系统和关联产业子系统直接和间接导致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带来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下降的后果。

3.建陶产业和资源环境子系统。建陶产业的生产一方面需要从资源环境子系统中获取资源(含能源)投入生产,降低资源承载力;另一方面生产过程的产生的废物会给资源环境子系统带来污染,降低环境承载力。从传统经济学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分析可以看出:长期来看,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左下移,即使是相同的环境质量,经济产出都将下降;或者反过来说,相同的经济产出需要更多的环境投入。这也解释了建陶产业子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因此,建陶产业的发展程度受到环境和资源承载力水平的制约,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夺取一旦超过一定的允许阈值,不仅使资源环境超负荷,也会缩小建陶产业的生存发展空间,这不利于建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4.各系统目标的矛盾统一。在建陶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和子系统中,不同系统的发展目标有差异。对于和会经济子系统而言,发展的目标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陶产业子系统而言,发展目标是建陶及关联企业的发展壮大,经济利益的增加;对于资源环境系统而言,发展目标是各子系统共同实现的,主要为企业投入产出率的上升、新能源和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环境承载力的增强。社会经济子系统和建陶产业子系统发展目标的实现会给资源环境系统带来副作用,以牺牲资源环境承载力来实现目标。而资源环境系统的发展目标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保障和提升。因此各系统的发展目标之间存在矛盾。建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就是要实现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从而达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的建陶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建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因果关系

为了更好地了解建陶产业与经济子系统、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关系,从中找出影响和制约建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下面我们将通过建陶产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图来反映三系统之间的关系。

见图2,图中表示出以下因果关系:

1.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建陶关联产业和建陶产业发展,关联产业的发展与建陶产品的需求之间正向关联,同时社会经济发展还会带动全社会各领域对建陶产品的需求增加,引起建陶产品的短缺,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建陶产品的需求增加,一方面建陶产业上、中、下游各环节投资加大,实现建陶产品供给,从而减少建陶产品短缺,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加大对建陶产品的进口,也引起建陶产品短缺的减少,满足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建陶产业投资的增加使得建陶产业的生产能力增加,生产能力增加后将直接导致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增加,影响经济的发展。

4.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后,降低资源和环境容量,从而降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5.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降低将制约建陶产业的生存发展空间,最后导致建陶产业发展受限,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建陶产业可持续发展达到的基本目标是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建立一个既满足社会经济和建陶产业协调发展,又必须考虑环境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的机制。因此,建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必须考虑以下关键点:

一是,建陶产业的短缺总量=建陶供给总量+建陶进口量-建陶需求总量-建陶出口总量-替代产品的开发利用。这个数值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或者恰好等于零(供求均衡,偶然情况)。这个数值如果为负,说明供不应求,不利于经济发展和消费者的福利,这就需要加大对建陶产业的投资;另一方面,如果建陶产业的短缺为正数,说明供过于求,则应该考虑减少对建陶产业的投资。

二是,鉴于建陶产业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污染密集产业特性,该产业的可持续 发展 的难点和关键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 问题 。这可以通过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来监控建陶产业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同时应该注意,可持续发展不是在问题严重后再推进,而应该在 经济 运行的每个环节、每个领域的持续性推进的过程,可以通过推进技术创新来降低能耗和污染,也可以通过政府管制来限制建陶产业的发展,不过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当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不是固化的,从短期来看,这种承载力有限,但从长期来看,它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升而提升。不过产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负面 影响 与承载力的上升速度总是不平衡的,因此,应该在当代就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预防机制,以逐步实现产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小结

从上文的建陶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解构及因果关系解析来看,建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建陶产业本身、 社会 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鉴于其污染密集产业特性,其中环境的保护(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降低)是难点与关键。而对建陶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因果关系的解析我们认为:建陶产业可持续发展达到的基本目标是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建立一个既满足社会经济和建陶产业协调发展,又必须考虑环境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的机制。因此,建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必须考虑以下关键:一是,市场的供求平衡;二是环境的保护。

建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是对资源长期合理高效开发的发展,是 企业 与 自然 环境、经济社会协调进步的发展,是为国民经济、地方经济持续做贡献的发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寻求合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预防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辅以一系列经济政策、 法律 法规予以支撑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 研究 。

参考 文献 :

[1]丹尼斯.米都斯著,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徐崇温: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罗马俱乐部的思想和活动[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3]赵建军:可持续发展 理论 形成的背景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8

(1)

[4]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 中国 环境 科学 出版社,1999 [6]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7]洪银兴主编: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王慧炯甘师俊等: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9]周新迁:中国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赵伊航同志的面面观
“亲人”眼中的我
我的老师
难忘的一位老师
班上的“四大金刚”
我是家人的掌上明珠
鼠胆小英雄
班花
我的足球迷老爸
“笑弟”张子轩
我的温柔妈妈
我的超级老妹
少林班
我的同学
胖的烦恼
论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与我国创新体系
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浅谈分析
会计电算化与会计集中核算试析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信息质量探析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战略产业发展研究
会计电算化在基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如何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
新经济环境下如何运用会计电算化促进会计改革分析
会计电算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浅议
浅谈闽南“金三角”经济区的开发战略問题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建议分析
电算化条件下特定业务的会计核算研究分析
关于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思考分析
浅谈我国农村经济研究方法考察与思考
会计电算化初探分析
《称象》纸片教具的制作和使用
多元智能教学设计《称象》
《一缸金鱼》学生作品之二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优化排列组合 发挥整体功能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二
这不是一篇好课文
《平平在家里》教学设计之一
《知错就改》教学设计之一
《我长大干什么》教学设计之二
《一缸金鱼》学生作品之一
《称象》 四步程序式教学设计
从曹冲称象想到的——创造思维及特征
《狼和小羊》学习活动设计
《这是我小学的老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