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9
紧邻地铁运营线路的深基坑施工
[ 摘 要] 太平洋广场二期基坑围护结构距离正在运营的地铁隧道外边线仅318 m 。通过 科学 的施工 方法 、信息化监控等措施使其对地铁隧道的 影响 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本文对这一成功经验进行有益的 总结 ,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 参考 价值。
[ 关键词] 深基坑;土方开挖;变形控制;地铁监护
1 施工区域地质情况2 基坑围护及支撑方案 东湖路三角区侧墙体平面形状曲折,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和围囹,其余区域支撑采用双肢钢管支撑2Φ609 ×16 mm , 上、下两道支撑同轴布置,中心标高为-2140 m 和-7100 m , 平面形式为网格状纵横布置,八字撑采用型钢H400 ×20 , 支撑由组合钢构架600 mm ×600 mm ×20 mm 组合箱形钢围囹立柱支承,既加快施工速度又保证支撑的刚度,如图1 。
3 施工期间地铁保护措施
本工程区段地铁隧道处于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强度低、流变性大的饱和软粘土层中,极易受到毗邻的深基坑开挖而造成的周边土层移动的影响。4 基坑开挖
图1 基坑平剖面
土方挖除结束后的一个月内加强截桩凿桩及钢筋绑扎的工作,完成了大底板混凝土的浇筑。从地下室结构施工至首层楼面结构全部浇筑完成的七个月时间内,地铁隧道变形总沉降量在815 mm 以内,管片未出现因施工造成的渗漏水、裂缝等异常现象,满足地铁保护技术标准和要求。
5 施工监测结果及 分析
5. 1 基坑开挖阶段监测工况
分为九个工况: 第一层土方开挖前、第一道支撑完成(25 d) 、第二层土方及支撑完成(32 d) 、第一次复加轴力、第二次复加轴力、春节七天长假后、第三层土方及垫层完成(60 d) 、底板钢筋绑扎及浇筑完成(34 d) 、地下结构完成(52 d) 。
5. 2 基坑施工监测
1998 年完工的地下连续墙内测斜管因保护不当受损,基坑开挖前在地墙外侧增设深达30 m 的土体测斜点,每6 m 左右布置一个测点,近地铁侧共6 孔土体测斜,土体开挖阶段测斜如图3。
图2 不同工况下隧道沉降曲线
图3 土体测斜
5. 3 地铁结构监测
根据地铁保护等级要求,在地铁一号线隧道内受太平洋广场二期工程施工 影响 区域设置隧道沉降、水平位移及收敛监测点。控制指标:地铁结构最终绝对沉降量及水平位移量 ≤20 mm; 隧道最终收敛变化值< 20 mm , 日变化量≤1 mm 。基坑开挖阶段观测频率为一日一次,地铁隧道沉降曲线如图3。
5. 4 监测结果 分析
第一层开挖深度不足3 m , 但由于第一道支撑架设时间延迟,对坑外土体位移及地面沉降均有较大影响,影响程度 都占总变形量的25 % 左右;图2 中地铁隧道沉降曲线斜率明显减小说明对支撑施加预应力及适当复加轴力对减少支护结构的位移以保护邻近的地铁隧道作用明显;大底板浇筑后与桩基协同受力,基坑及周边环境逐渐稳定;地铁隧道作为用纵、横向螺栓连接柔性管,在受外力扰动后有一定的传递应力及自身调整变形能力,底板浇筑后表现为略有回弹和收敛变形恢复。
6 结论
a) 紧临地铁运营线路的深大基坑施工时在隧道内同步布设监测系统、及时采集分析数据以优化施工参数,对保证地铁结构的意义重大;
b) 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减少基坑无支护暴露及支撑的架设时间,对保护基坑周边环境作用非常明显; c)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内土体加固对周边环境影响控制显著,但对挖土带来一定的难度。
参考 文献
1 刘建航, 侯学渊. 基坑工程手册. 北京: 中国 建筑 工业 出版社, 1997
2 王如路,朱蕾,杨国伟. 软土深基坑工程时空效应 理论 简析.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地下铁道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 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0
3 王如路,周贤浩. 近年来上海地铁监护发现的 问题 及对策.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地下铁道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今天没有作业
- 跳舞的苦与乐
- 柬埔寨之旅
- 我成长的故事
- 记一次劳动
- 买书记
- 这件事真有趣
- 赏瓷
- 口袋怪兽我搞不懂你
- 有趣的风俗
- 那一次,我流泪了
- 那一次,我流泪了
- 今天,我真后悔
- 难忘的游泳考级
- 值周
- 关于从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视野看拉丁美洲区域教育合作
-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
- 浅谈高职《化工原理》课程建设与改革
- 简析植物园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 浅谈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之因素分析法
- 谈提高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
- 试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内容
- 论主体性原则与启发式教学
- 浅谈主体性原则是现代德育的内在要求
- 浅析提高染整工艺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 论质化研究的人文精神
- 浅谈通识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践
- 浅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实现
- 关于本科生与研究生互动实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浅谈草原管理学课程的发展历史与教学改革实践
- 读《开国大典》有感
-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读《开国大典》有感
- 引导学生“想象场景”──《开国大典》教学案例
- 《开国大典》教学札记
- 《开国大典》课文题解
- 《开国大典》评课
- 《开国大典》教学后感
- 《开国大典》教学杂谈
-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国大典》教学案例
- 《开国大典》课文结构
- 《开国大典》预习提示
-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 《开国大典》课文导学
- 《开国大典》篇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