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4-01-07
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及其发展探索*
摘 要: 历史 时期的湘茶生产可以追溯到汉代甚至更为久远的 时代 ,但 发展 于唐宋,兴盛于鸦片战争后的清末民国初期。这不仅有赖于湖南具有发展优质名茶生产的 自然 生态环境,而且与湖南茶农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适时调整茶类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和制作优质名品名茶有关。为重振湘茶雄风,在我国已加入WTO的当代,应继承湘茶生产的好传统,精心规划, 科学 布局,以实现茶叶的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以最合理的茶类结构、最优的质量和最合宜的价格抢占世界市场。
关键词:
湘茶又称湖茶,即湖南省所产之茶。其生产历史之悠久,产销规模之盛、茶品之众、茶质之优,早已驰名中外。为使湘茶再度辉煌,对其生产及其形成发展很值得 研究 探讨。
一、湘茶生产及其形成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
茶古称为“荼”,《诗·邶·谷风》:“谁为荼苦”;西汉王堡《僮约》有“享荼尽具”之句。湖南的茶陵(包括今炎陵县境)古称“荼乡”,有“荼山”(景阳山)、“荼水”(洣水)。《汉书地理志》中的“荼陵”即为茶陵。唐陆羽引《茶陵图经》说:“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20世纪70年代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有茶叶(现藏于湖南博物馆),并有“茶”字简文和木牌。两相印证,表明湘茶生产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果根据“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舜帝于九疑山中教民制茶”等传说,湘茶的历史就更为久远。
二、湘茶生产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背景
三、 历史 时期湘茶 发展 特点及其启示意义
回顾湘茶发展兴盛的历史过程,对当代湘茶复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值得 总结 :一是精心培育和制作名品名茶;二是不断调整茶类结构;三是择优布局,集中连片。
湖南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多茶类的生产,但不同历史时期的茶类结构并不一样。早期的湘茶主要供宫廷和封建官府、寺庙宗教及民间用茶,所产茶类多为青茶或绿茶;唐以后,为满足西北边区兄弟民族用茶,开始大量生产边茶(黑茶),因成品茶紧压成砖形,故又称“砖茶”或“紧压”茶,此时期应该是绿茶或青茶与黑茶并重的 时代 。鸦片战争以后,为满足欧美及东南亚市场的需求,又开始了红茶的生产,甚至有的是黑茶和绿茶的传统区域改种了红茶,乃至形成了红茶、边茶和绿茶三足鼎立的茶叶结构。因满足了国际国内市场各个方面的需求,才开始了湘茶生产和贸易的新纪元。尽管十九世纪
八、九十年代以后,湘茶生产国际上受到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印尼等新兴茶叶生产国的竞争;继而受到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以及国内受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摧残,曾一度中落。但建国后,在人民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和湖南人民凭着既有的传统优势和经营之道,使湘茶再度出现生机和活力,而且形成了红茶、绿茶、边茶、花茶、乌龙茶五大类的茶叶结构。值得着重指出的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湘茶的荣耀和风光已随风而去。据权威部门统计,湖南 目前 茶叶种植面积只有9.34万公顷,退居全国第6位;年产量5.5万吨,列全国第五位,年出口创汇不足2000万美元[21] 。须知,在环保潮流、绿色消费推动下,人们祟尚自然,追求健康意识增强的当代,国际国内的红茶市场日益狭小,而绿茶市场大增,湘茶再度中落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调整结构。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应尽量设法适应国内外茶叶市场的新变化,在保证黑茶边销和部分红茶外销的同时,应着手大力发展优质有机绿茶产品,才是当代“湘茶振兴”的有效途径。
注释
* 湖南省 教育 厅 科技 课题(批准号00C266)
[1] 唐启宇:《 中国 农史稿》,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478~479页。
[2] [唐]陆羽:《茶经》。
[3] 《明史·食货志》
[4] [清]黄本骥:《湖南方物志》,岳麓书社,1984年。
[5] 湖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编志办:《茶叶贸易志》(油印稿)。
[6] 商业部茶叶商产局:《全国茶叶统计资料汇编》,1986年。
[7] 雷男:《湖南安化茶叶调查史》,1937年。 [9] 喻文杰:《群雄奋起兴湘茶》,《湖南日报》2001年6月13日C2版。 [11] 杨载田:《衡山名茶生产与观光茶业》,《经济地理》2000年第6期。 [13] 周辉湘:《近代湖南经济与湖南人才群体》,《衡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5期。
[14] 民国三十年湖南经济调查丛刊:《湖南之海关贸易》,第3页。
[15] 欧阳吉华:《湘粤茶叶贸易发展战略 研究 》,湘南改革开放实验研讨会议论文,1989年。
[16] 邓美成、屈运炳:《.湖南省地理》,湖南出版社,1994年。
[17] [清]郭嵩焘:《湘阴县图志》。
[18] 同治《龙山县志》。 [20] 何林福、李军娥:《君山》,湖南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57页。 [22] 湖南师范学院地理系:《湖南农业地理》,湖南 科学 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50页。
[23] 赵成新,二十万亩有机茶将“香”飘三湘,湖南日报,2001-5-16A2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六一最佳星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我班的高手
- 一个卖菜老人
- 消防官兵
- 我
- 我尊敬的人
- 整人专家
- 我的妈妈
- 孤儿
- 我的启蒙老师
- 我的好朋友
- 假文盲
- 同桌之最
- 奶奶的手
- 关于政府审计后续整改工作的思考
- 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加强专项资金监管
- 浅析学生贷款P2P产品的发展现状
- 从财务岗位和财务制度谈创业初期的财务准备
- 电力市场营销精细化管理思考
- 企业伦理视角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障碍与路径探讨
- 浅谈火力发电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
- 基于经济新常态下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分析
- 如何优化人民银行的外汇储备
- 我国民营银行自身情况与发展环境剖析
- 中小企业设立阶段税务筹划探析
-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水平
- 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和对策研究
- 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与改造
- 从战略层面为我国国际传播建言献策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19
- 《社戏》教学设计13
- 《珍珠鸟》教学设计16
- 《黄河颂》 教案设计15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16
- 《狼》教学设计13
- 《土地的誓言》教案13
- 《华南虎》教学设计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12
- 《邓稼先》教学设计14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13
- 《邓稼先》教学设计13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11
- 《木兰诗》教学设计17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