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克鲁格曼与“新经济学”研究浪潮

克鲁格曼与“新经济学”研究浪潮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1

克鲁格曼与“新经济学”研究浪潮

本年度诺贝尔 经济 学奖被授予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以表彰他在分析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方面所做的贡献。

克鲁格曼曾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成功预言随后发生的亚洲 金融 危机而名噪一时。值此全球性金融动荡不安之际,克鲁格曼的获奖容易使人联想到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客观地说,两者

之间并无直接联系。克鲁格曼确实在国际金融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尤其是提出了著名的汇率目标区理论,但他获奖的直接原因是其在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新经济学”研究浪潮中所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

克鲁格曼对经济学的突破性理论贡献之一是创建了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有别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处,在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之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因此,贸易应在资源禀赋差异最大的国家间发生,例如发达国家出口 工业 品而欠发达国家出口农产品。然而自二战以来,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却并不是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而是在要素禀赋极为相似的先进工业化国家之间。同时,大量的贸易不是在不同行业之间发生,而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导致一个国家可能既出口汽车也进口汽车。这些事实对传统贸易理论构成了严峻挑战。

克鲁格曼在《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1979)、《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格局(1980年)等 论文 中所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是对李嘉图传统的背离。该理论认为,即使在不存在比较优势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本身也可以是产生贸易的原因。尤其是产业内贸易使得专业化与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并进而导致更低的价格和更大程度的商品多样化。虽然 历史 上也曾有经济学家认识到规模经济是导致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但他们没有将这种思想模型化并做出合乎逻辑的推论。克鲁格曼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迪克西特—斯蒂恪利茨所构建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拓展应用于具有可分性产品的国际贸易领域,从而构建了一个不仅是全新的,而且是综合了传统观点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克鲁格曼认为,新贸易理论模型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因为,当交换基础是各种要素的禀赋差异时,开放贸易会有损于双方中某一方的利益;但如果交换是以规模收入递增为基础,贸易开放就会对双方均有利。

克鲁格曼的另一突破性理论贡献是多年来致力于经济地理学的复兴研究,创建了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新兴学科。他最早对新经济地理学思想进行的系统阐述见于1991年发表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这一论文中,并在随后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论著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克鲁格曼认为,以前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分析“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工具,导致空间问题长期被排斥在外,现在,由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分析工具的 发展 ,可望将空间问题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 克鲁格曼的新 经济 地 理学 主要研究报酬递增 规律 如何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即市场和地理之间的相互联系上。他的基本观点是,规模经济与下降的运输成本相结合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以及为什么相似的经济活动集聚在相同区位。克鲁格曼曾运用“中心—外围”模型分析一国内部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在该模型中,处于中心的是制造业地区,外围是农业地区,区位因素取决于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相互影响。假设 工业 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农业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生产活动将趋向于空间集聚。

克鲁格曼认为,报酬递增同时以规模经济和正的外部性方式出现,在产业集聚的形成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前者使产业在特定区域集中,后者使不同企业和相关产业集中,造成地区专业化,这样,产业的空间集聚和区域专业化就成为克鲁格曼运用报酬递增原理来分析产业集聚现象的两大依据。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有别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处在于,它采用了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模技巧对空间经济结构与变化过程进行了重新考察,对传统经济地理学家提出的某些问题的直观表述进行了较严格的论证和说明,从而试图将经济地理分析纳入主流经济学范畴之中。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多重均衡、 历史 、预期、突变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空间经济活动的基本视角,它们丰富和 发展 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内涵。同时,由于新经济地理学将空间分析纳入主流经济学研究范畴,因而也丰富了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在克鲁格曼看来,新经济地理学应看作是对新贸易理论研究的深化,甚至可以认为,新贸易理论将在某种程度上包容于新经济地理学之中。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推进,经济的竞争主体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国家之间而是区域之间的竞争。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界线已变得越来越模糊。新经济地理学为研究国际经济问题提供了另外一种新视角。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因为感动,所以记录
淘气男孩
咱班有三国英雄
两位魔力老师
我敬佩的一个人
母爱
我的小伙伴
老师
超级搭档
我怕狗
我的同桌
超女海选
贪睡的哥哥
我最尊敬的一个人
浅谈金融安全视角下的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思考
浅析国家调控政策对二手房市场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试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探讨
马克思关于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的内涵分析
对晚清货币史研究的综述分析
试论美国股指期货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借鉴与启示
中國化妝品行業發展現狀及策略
试论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浅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下的汇兑安排义务
试论体验营销在企业中的应用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理框架的构建的模型分析
试论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需求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庸俗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的特诊分析
试论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绩效财务指标的实证研究
《石头书》教案之一
《航天飞机》说课稿之一
《航天飞机》课文内容
《石头书》教材分析
《小稻秧脱险记》教案之一
《石榴》教案之二
《石头书》课文内容
《石头书》说课稿之一
《小稻秧脱险记》课文内容
《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案之四
《石榴》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体会
于永正课堂实录——《小稻秧脱险记》
《石榴》教案之一
《航天飞机》第二课时教案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