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实验经济学:兴起、应用与意义

实验经济学:兴起、应用与意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07

实验经济学:兴起、应用与意义

2002年度诺贝尔 经济 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在实验经济学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实验经济学对于 中国 经济工作者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本文将对实验经济学的 发展 过程、基本 方法 及主要特点作简单介绍。

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实验经济学的 研究 ,是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 分析 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 理论 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固守着经济理论难以实验的思维定式。

一方面是理论自身的缺陷影响可实验性,研究过程往往是从假设前提出发,然后运用复杂数学推导出相关命题。由于假设前提的高度抽象,无法在实验室里得到证实,因而相关命题也就无法实验。

另一方面实验技术的不成熟也制约了经济理论的实验。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学的主导理论体系发生了变化。一般均衡理论、 工业 组织理论、 社会 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研究的假设由抽象拉回到现实。行为理论的成熟和合理预期理论的出现为实验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此外, 计算 机的广泛运用使得复杂经济现象的实验成为可能。实验方法越来越广泛 应用 于公共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诸多经济领域。

目前 ,实验经济学迅速发展,逐渐 科学 化和规范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越来越多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杂志不断刊登实验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专刊、专著和论文集陆续出版。实验经济学已从美国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加拿大、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许多国家。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弗农·史密斯,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步入主流经济学的舞台。

二、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和运用

经济理论的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一样包含实验设计、选择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分析数据以及报告结果等环节。由于实验对象是社会中的人,需要验证的是行为命题,经济理论的实验需要运用有别于物理、化学实验的方法,主要有:

1.模拟和仿真

经济理论的实验不能刻意复制出现实经济的运转过程,而是要模拟出允许不同人类行为存在的环境,以便于实验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人们不确定的价值观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查尔斯·普洛特认为:“实验室建立的经济与现实经济相比可能特别简单,但是却一样地真实。真实的人被真实的金钱所驱动,因为真实的天赋和真实的局限,作出真实的决策和真实的错误,并为其行为后果而真实地悲喜”。弗农·史密斯采用只有三个 网络 节点的模型来模拟电力系统,其实验结果基本上能反映现实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电 企业 和电力交易商的行为类型和特征。

此外,实验经济学还通过一些仿真技巧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一是采取“随机化”方法,被实验者的选取、角色的分配均随机产生;

二是保密实验意图,十分小心地讲解实验,不出现暗示性术语,以防止被实验者在实验前对行为对错已有判断;

三是使用“价值诱导理论”(Induced Value The ory),诱导被实验者发挥被指定角色的特性,使其个人先天的特性尽可能与实验无关。

2.比较与评估

实验 经济 学高度重视比较和评估的 方法 。通过比较和评估,判断实验本身的好坏, 分析 实验失败的原因,验证 理论 的真实性。

首先,将“效率”作为比较标准。查尔斯•普洛特和弗农·史密斯将实际付给被实验者的报酬总和与最大可能报酬的比率视作实验的“效率”,并把“效率”作为比较分析相互竞争理论的依据,探讨如何改进理论模型。甚至在没有现成理论的情况下,根据效率来提出和验证新的理论。

其次,方法上采取独立变动自变量。实验关系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时,容易出现变量之间的混合作用。因此实验中应独立地变动每个自变量,获得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最确切的数据,为比较和评估提供非偶发事件资料。

第三,评估的结论建立在概率分布基础上。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始终处于理性状态,非理性就会使人的行为出现变异,因而经济理论的实验数据呈概率分布状态。所以,评估出的结论不可能按照形式逻辑的模式,只存在真或伪两种结果,而是用结论与其概率密度的乘积来表示。例如,弗农·史密斯在电力市场竞争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之一是高峰负荷时期电价提高的概率密度较小,而不是一定不提价。

3.行为分析和心理 研究

经济理论的实验是把 社会 中的人作为被实验者,所要验证的是人的行为命题, 自然 就需要借助行为和心理分析的方法。

一是运用行为理论来完善和改进实验。例如针对行为人对重复行为有厌烦的心理,在实验设计中运用价值诱导方法,并把实验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内。

二是运用行为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出现差异,其原因是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实验者的行为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只有运用了诸如展望理论、后悔和认知失协理论、心理间隔理论等行为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三、实验经济学的意义和局限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标志着经济学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模仿自然 科学 的信念十分坚定,实证方法始终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范式是提出理论假设并力图避免和消除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在理论假设上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经验实证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

不可否认,这种假说演绎方法有科学合理的方面,但同时也有不少缺陷。例如,理论前提假设和数学推导排斥了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非理性和不确定因素。又如经验检验具有被动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缺点。实验经济学继承了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传统,弥补了经济学实证方法的缺陷。

首先,实验经济学以可犯错误、有 学习 能力的行为人取代以往的“理性经济人”假说,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取代单纯的数学推导,解决以往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和简化与现实世界不一致的 问题 。

其次,实验经济学家可以再造实验和反复验证,用现实数据代替 历史 数据,克服以往经验检验的不可重复性。

最后,在实验室里,可以操纵实验变量和控制实验条件,排除了非关键因素对实验的 影响 ,从而克服了以往经验检验被动性的缺陷。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 现代 经济理论的 发展 。

首先,实验经济学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将人类决策行为当作研究对象,把经济运行过程纳入到研究领域,从而发现更符合现实的经济 规律 。

其次,实验经济学还催生出新的经济学科。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把心 理学 和经济学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行为经济学。

再者,实验经济学构建了连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桥梁。宏观经济理论的实验建立在微观行为的基础上,而对微观经济论的实验也常常验证了宏观经济理论。例如查尔斯·普洛特模拟市场机制既验证了市场价格收敛于一般均衡,同时也考察了货币供给增加对产出的真实作用。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仅有短短的五十多年。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还有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主要表现为:

实验参与者的主观性影响到实验的有效性。实验者在设计方案时无法完全排除个人偏好和主观猜测,被实验者在实验时有可能考虑与实验者的关系而有意识地完成实验期望。这些主观因素对实验的可重复性提出挑战,造成许多相同实验由不同的实验者设计或者由不同被实验者执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

此外, 目前 实验经济学取得的主要成果还局限在微观经济理论,如何拓展其运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桔子
一件难忘的事
第一次坐飞机
在车斗里
往事
老鹰捉小鸡
洗菜
蛋糕斜塔
要路还是要树
一堂生动的课
校园的早晨
下象棋
有趣的一天
当一回妈妈
我要找妈妈
美国规制诱惑侦查的法理评介(2)司法制度论文(1)
经验的研究司法(5)司法制度论文(1)
论甘肃省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4)司法制度论文(1)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人(5)司法制度论文(1)
电子证据的概念、特征及其研究意义(2)司法制度论文(1)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人(2)司法制度论文(1)
经验的研究司法(2)司法制度论文(1)
对我国法制报道发展的新透视 (5)司法制度论文(1)
来日外国人犯罪的状况(2)司法制度论文(1)
来日外国人犯罪的状况(3)司法制度论文(1)
试论隐形程序(5)司法制度论文(1)
英国民事司法改革架构中的ADR(5)司法制度论文(1)
浅析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4)司法制度论文(1)
英国民事司法改革架构中的ADR(4)司法制度论文(1)
英国民事司法改革架构中的ADR(2)司法制度论文(1)
《蜜蜂》教学设计6
《花钟》教学建议
《花钟》导学设计
《花钟》教学设计2
《花钟》教材简说
《花钟》教学设计5
《花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花钟》教学设计1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4
《花钟》教学设计4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8
《找骆驼》教学建议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3
《花钟》教学设计3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