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特点

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特点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特点

关键词 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图1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

1 线网规划特点

(1) 线网布局与武汉三镇8 个主要 发展 方向相吻合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延续了长江两岸三镇鼎立、均衡发展的城市格局。受湖泊、山体的 自然 阻隔,汉口、汉阳、武昌三镇形成了比较明确的城市发展主方向。见图2 。

从图2 中可以看出,武汉三镇的发展主方向是:

·汉口地区———沿解放大道上延的吴家山、古田方向;沿解放大道下延的堤角、后湖方向;沿常青路向北的常青花园、天河机场方向。

·汉阳地区———沿汉沙公路向西的蔡甸方向; 沿318 国道向南的四新、沌口方向。

·武昌地区———沿珞喻路向东的东湖、关山方向;沿武咸公路向南的青菱、白沙方向;沿和平大道向北的青山方向。

在上述的城市8 个主要发展轴向上,集中了武汉市 目前 和未来最重要的 经济 增长点和最具发展前景的城市新区、新城。根据统计分析, 至2020 年,在城市发展轴向上分布的人口和岗位数量占主要规划总数的80 % 。基于对这一城市布局形态的研究,规划方案与城市用地布局紧密结合,其线网布局覆盖了全部的8 个发展轴向。

(2) 线路走向与城市客流主要流向一致

未来客流主要流向的分析主要是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运用加拿大交通规划专业软件, 根据1998~1999 年城市综合交通调查资料,建立武汉市客流交通预测模型。通过客流预测分析,掌握未来城市公交客流需求和空间分布形态(见图

3) 。通过客流主要流向的研究,确定了轨道交通的走廊。

图2 城市主要发展方向示意图

(3) 线网规模与总体控制的合理规模相吻合

按交通需求及线网覆盖率,类比国内外相关大城市的一些基本参数,并结合武汉市地域广阔的特点,推算出网络合理规模。通过线网合理规模的研究,掌握了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合理的控制指标。各预测年的控制指标如下:

图3 武汉市公交客流主要流向

(4) 线网布局能满足过江客流武汉三镇鼎立,长江两岸均衡发展的城市格局导致越江交通成为城市交通的首要 问题 。

现状跨长江公交客运总量约60 万人次/ 日,全部由常规公共交通承担,跨江公交线路达到72 条。在解决未来跨江交通出行方面,应以轨道交通方式为主,逐渐提高轨道交通承担的跨江客运量比重, 减少常规公交长距离跨江出行。

跨江专题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不同时期有多少跨江客流量,需要几条跨江通道才能满足需要,跨江通道设置在什么位置最合理,建设时期如何选择。

表1 武汉市公交跨江出行总量预测

根据对未来跨江 交通 需求的预测,结合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通行能力,远景年宜设置3~4 条地铁过江通道。根据对跨江客流空间分布的 分析 ,轨道跨江通道应优先设置在长江

一、二桥城市中心区,以减少绕行,方便居民跨江出行。为满足上述跨江交通的需求,规划方案布设了3 条(控制预留了4 条) 过江通道。第一条过江通道,即轨道2 号线位于长江

一、二桥间。

(5) 线网与大型客流集散枢纽有良好的衔接

轨道交通线路必须联系城市大型交通枢纽和客流集散点,通过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形成换乘方便、辐射性强的大型客流枢纽,对稳定轨道交通线网结构、快速便捷疏导客流、方便居民换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认为,在轨道交通 网络 规划中重点需要考虑的大型客流枢纽包括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汉口商业中心、武昌洪山广场和汉阳十里铺等。规划方案中,这些大型交通枢纽均有2~3 条轨道线接驳。

(6) 线网对城市新区、新城开发的促进

根据武汉市 社会 经济 发展 战略要求,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创造城市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促进周边地区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结构体系的城市地区发展思想。在规划中,随着主城地区的人口趋于饱和,还将大力发展城市新城。形成以主城为核心,以新城为支柱,主城紧凑发展,新城各具规模,交通联系方便的城乡一体化地区。城市轨道网建设必须考虑主城与新城间的出行要求。通过对城市地区的研究,确定了主城线路向外围延伸的规模和走向。

规划方案中,每一条轨道线路的外围端点均与新城有着便捷的联系,而城市的重点发展新区均有轨道交通线经过。由此,通过轨道交通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城市新区新城的发展。

(7) 充分考虑了国铁资源的利用

国铁参与城市交通,在国外由来已久,如东京的山手环线、东京50 km 范围内的武藏野线铁路外环线(70 余km) 、横穿东京东西的中央本线等, 线路共长几百公里,服务于城市交通。

(8) 线网进行分层布局和定性分析

规划方案从结构上可分为镇间骨架线路、镇内主干线路及网络辅助线路等三个层次。参见图1 。

(1) 镇间骨架线路

由沟通两江四岸的轨道2 、3 、4 号线构成“ 三线环绕,镇镇互通”的镇间骨架线路(全长约90 km) , 跨越两江,连通三镇,骨架线路两两相交,三线扣环,不仅连通了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京广铁路高速客运中心等对外交通枢纽,而且衔接了汉口、武昌、汉阳三镇的中心区以及汉口博览中心、汉口后湖居住新区、汉阳四新居住新城、沌口汽车城、洪山广场、 中国 光谷等重要客流集散枢纽。这3 条线路重点解决跨江交通及长距离交通 问题 ,加强三镇间的联系。

(2) 镇内主干线路

由轨道1 、5 号线组成江南江北两条镇内轨道干线(全长约65 km) ,分别贯穿汉口及武昌镇内的东西方向。两条主干线沿镇内客流主流向布设,且穿越轨道交通镇间骨架环,在充分满足镇内客流需求的同时,又为镇间客流提供了便捷的换乘,减小了主干道的客运交通压力。

上述镇间骨架及镇内主干线路构成了“三线联三镇,镇镇互通;两线贯两岸,支撑发展。”的轨道交通网络主体。该主体的网络线路疏散旧城、辐射新区、四通八达,带动武汉三镇8 个主要发展方向的城市建设,提供便捷通达的交通服务。

(3) 网络辅助线路

轨道6 、7 号线构成线网辅助线路(全长约60 km) 。6 号线沟通汉口、汉阳旧城及后湖新区,增加跨汉江通道。7 号线联系汉口北部与武昌东南部,增加了跨长江通道。两条辅助线路扩大了轨道交通网络的覆盖率,有利于提高全网络的服务水平。

2 规划方案评价

参 考 文 献2 陆化普.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3 易思蓉. 地铁路网规划的多目标综合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 ,

(2) :3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感受自然_秋天篇
我从广告中学到了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拒绝自然
感受自然作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走过四季
我从聊天中学到了语文
走过四季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报刊中学到了语文
安全事故监理无力承担责任
签订施工合同谈判的依据是什麽
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
基于生态经济的建筑理论
工程审计就是付款的前提吗
建筑类实习报告
理正软件相关资料汇总
冷桥现象讨论
神机妙算相关资料汇总
结构设计考虑不周对建筑物的影响
建筑实习报告
分包有界限,施工单位须划清界限
2011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工程从进场到竣工 资料报验的一般程序
写字楼装修五大要点
《想别人没想到的》 知识点精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 训练素材
《画杨桃》 范文习作
《画杨桃》 趣闻故事
《想别人没想到的》 重难点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 范文习作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讲义2
《想别人没想到的》 写作指导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讲义1
《画杨桃》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画杨桃》 考点练兵2
《想别人没想到的》 重点问题探究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整体阅读感知
《想别人没想到的》 相关介绍
《画杨桃》 考点练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