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考公务员热成本

考公务员热成本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09

考公务员热成本

摘要:考公务员年年热,公务员已经成为热捧的对象,而且热捧到如此热的程度,确实值得深思。就研究考公务员热的微观机制而言。成本——收益具有较好解释力。考者作为“经济人”,选择报考公务员,必然会进行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即对报考行为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报考公务员的行为是受利益的驱使,对成本——收益进行比较后趋利避害的结果。

关键词:考公务员热;成本;收益;经济学分析

一、引 言

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国考”。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报考资格审查103万人通过。考录比约为63.6:1。其中,国家能源局一职位以4961:1的竞争比例高居热门职位榜首,创历史新高。考公务员年年热,公务员已经成为热捧的对象,而且热捧到如此热的程度,确实值得深思。当下,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对此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分析,本文欲从经济学的角度,利用成本——收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分析框架

本文从经济学原理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入手,利用成本——收益分析考公务员热形成的原因,并通过调整各类成本、收益,提出政策建议。

(一)成本、收益相关概念的说明

1.收益

这里的收益指考上公务员后,他将得到的报酬,包括即期收入、未来的预期收入、灰色收入、不法收入和效用等。

即期收入包括公务员的工资、津贴和奖金等收入;预期收入包括住房、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灰色收入包括在非公务活动中收受礼金的、利用在临时机构任职或兼职的条件,领取各种酬金、单位自发的各种福利、补助等;效用,是一种满足感,比如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等。

2,成本

这里的成本指报考公务员付出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以及考上公务员后的付出。

直接成本包括报考公务员花费的报名费、辅导费、资料费、住宿费、交通费等;机会成本指因报考公务员而放弃其他工作而获得的收入。

(二)理性经济人假设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前提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出发点。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在研究人的行为时,都将人看作是理性的经济人,即在给定的经济成本下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或在给定的经济利益下追求经济成本最小化。不仅如此,所有的人均在此列。概莫能外。对于公务员来说,也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他们既有政治利益(从公共权力获得的利益),也有经济利益,又可以政治利益交换经济利益。他们的各种行为基本上可以视为理性的,基于成本——收益分析,以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三、考公务员热的成本——收益分析

就研究考公务员热的微观机制而言,成本力的。成本—收益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当考上公务员所获得的收益比考公务员及其考上公务员付出的成本或风险大得多时,他就具有考公务员的动机和激励并付诸实施。

考公务员的考生,一般而言,整个准备阶段的花费主要包括购买考试材料费、参加考试辅导班、参加考试的费用和时间成本等。如果按每位认真准备的考生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考生的时间成本按6000元计算,一名考生的成本包括教材400元、参加辅导班3000元、考务费300元、时间成本6000元,4项的总支出接近10000元,如果能够进入面试,再加上面试的辅导费按5000计算,考公务员的成水总计15000元。而考上公务员后,就算捧上了铁饭碗,工作稳定,基本不会失业,没有什么损失和风险而言,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成本。

据此看,考公务员成本不高,既不需要花太多的准备时间,各种费用也不算太高。而我国公务员的职业优势却非常明显。

公务员的薪水水平目前在我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而其劳动强度不算太高,公务员工作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公务员有公费医疗,而且比医保更有优势,医保是要重大疾病或住院才可以报销,而公务员即使是小病都可以报销。公务员退休后有充分的保障,除了继续享受公费医疗外,工资是和原来退休前的工资是一样的,而且在公务员整体涨工资的时候,退休公务员同样享受“加工资”的福利待遇。公务员在享受住房公积金的同时,还享受住房津贴,等于在住房方面,享有双重保障。公务员不需要缴纳社保,这里就节省很大一笔支出。

公务员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本身就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公务员可以直接运用社会权力和资源提供给人们各种公共服务,再加上中国两千多年的“官本主义”,以及普通百姓广泛具有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因此,公务员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除了物质上的满足外,更容易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获得的效用很高。

公务员工作更稳定。一旦通过“国考”成为了公务员,即使是碌碌无为,但只要不违纪不犯法,基本上不需要担心失业。

公务员工作时间有规律,规律性的工作方式使身心健康都能得到保护。

另外,政府机关工作蕴含的预期机会,即可以结交社会关系,积累人脉资源,进官场、掌权力,在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中收获“预期机会”的“潜利益”,获得灰色收入甚至非法收入,对报考者也是个相当大的诱惑。

以上这些是很多报考公务员者都会作出的成本收益分析。在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中,公务员的收入:包括有形的货币收人、无形的名誉地位、地位收入,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公务员中的权力寻租现象也存在着相当大的诱惑。而报考的成本则低得多,考公务员成为热门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结语及政策性建议

考公务员之所以形成一种“热”,从经济层面分析,报考者作为“经济人”,选择报考公务员。必然会进行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即对报考行为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看看是否合适。因此,报考公务员的行为是受利益驱动,对成本——收益进行比较后趋利避害的结果。

要使考公务员热降温,就要增加考公务员的各种成本,规范公务员的各种收益,增加其他行业的收益比例,相对减少公务员的收益。

(一)完善公务员制度

很多人进了公务员体制后,所琢磨的并不是怎样做好本职工作,而是想着谋取更高的政治地位和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人们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认识,则是因为政府确实没有建立起有效约束行政权力的机制。温灵顿勋爵的名言“权利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中国目前的行政制度是政府官员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自己监督自己。公务员之所以热衷获得灰色收入,是因为我们的制度人为地规定了公务员是掌控者制度,掌握了世界上最稀缺的权力资源。而在使用这种稀缺的资源时又是自己监督自己,毫无任何约束,从而非常容易导致权利的滥用,成为谋求个人利益的工具。所以完善制度很重要,监督机制相对完善之时,公务员热才会降温。

(二)建立运转顺畅的公务员辞退机制

公务员竞争机制、淘汰机制的缺失或者形同虚设,让公务员端上了“铁饭碗”,造就了“考公务员热”。只有砸掉公务员的“铁饭碗”,让公务员队伍能进而且真正能出,建立优胜劣汰的遐出机制,畅通公务员退出渠道,才能使“考公务员热考”降温。

(三)发展经济,拓展就业渠道

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拓展就业渠道,人们的就业选择多样化了,“考公务员热“才能降下来。

(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缩小各行业、各岗位的待遇差距,缩小公务员的职业优势,才能使“考公务员热”降温。

(五)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政府应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改变目前公务员与企业员工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二元体制。从社会福利制度上,消除公务员与其他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2]汪丁丁,腐败的经济学分析[J],战略与管理,2000

(1

2)

[3]胡鞍钢,过勇公务员中国.com腐败成本——收益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

(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们班很安静
安静的夜
看家
我给妈妈过节日
雁荡山
可爱的大灰狗
这儿很安静
一直很安静
  近日我读了《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一书,从雷锋叔叔的言行中,我深深地认识到:雷锋是道德的楷模。学习雷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爸爸,父亲节快乐
安静的雨(心系玉树之佳作)
倾盆大雨
安静的时间
安靜的路
安静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基础论文范文
毛泽东军事思想论文范文
浅谈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差异的诠释学维度
毛泽东思想论文参考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论文
探究毛泽东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题目及要求
中国经济国际化现状评估与路径建议
毛泽东思想论文范文
与时俱进的毛泽东思想
浅谈毛泽东思想之实事求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容和意义论文
浅论青年毛泽东的超资本主义精神倾向
论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范文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