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中央银行十几年来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实际情况,根据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和实际效果,就其发展历程进行了阶段性划分,从而探索公开市场业务运行的一般规律,预测未来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公开市场业务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 中国论文 联盟 .Com关键词: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发展历程;趋势分析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与证券持有人进行证券买卖,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中央银行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已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得到广泛使用,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灵活有效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运用这一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而我国中央银行将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历经十几年的发展,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本文针对我国中央银行十几年来特别是2006年以来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和实际效果,将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分析,目的是为了探索公开市场业务运行的一般规律,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中央银行进一步发挥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
1.公开市场业务的启动与恢复期(1994~1998年)
1999年至2001年,因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低谷,需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大力支持,所以,中央银行除了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低到6%外,还加大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
这一阶段的公开市场操作改变了过去以回购交易为主的方式,增加了现券交易方式。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主要以投放基础货币为主,只净回笼了276亿元的基础货币。2001年公开市场操作承担了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职能,也标志着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初步形成。
3.公开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期(2002~2005年)
2002年至2005年我国经济处于上升时期,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快速增长。中央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开始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适时调节基础货币投放。这一时期公开市场操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4)采用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保持基础货币 稳定增长。从2003年起,中央银行针对市场变化,采用短期逆回购与发行央行票据、发行央行票据与买入现券等不同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既体现了央行坚持基础货币稳定增长的政策意图,又有效缓解了偶然性、季节性因素引发的短期流动性问题。此外,2004年中央银行还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市场业务决策制度、交易制度和一级交易商管理制度,推进了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操作品种和技术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创新。
4.公开市场业务的逐渐成熟期(2006~2009年)
2006年以来,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上升的现实状况,货币政策逐步从“稳健”转为“从紧”,进一步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回收银行体系的过剩流动性。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货币政策开始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央行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及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了公开市场操作策略。
二、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日趋发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货币供给调控模式的转化,公开市场业务作为适应市场调控的政策工具,将是我国央行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佳选择之一,其发展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操作规模扩大化
2.操作工具多元化
从国际上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广泛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其交易工具已经涉及到金融市场中的大部分交易工具(如政府债券、银行债券、中央银行债券、商业票据、存单、外汇、外汇基金票据、政府指数债券、货币市场债券等)。目前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工具也已扩展到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中央银行票据、外汇等多种类型,今后随着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工具的不断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的日益发达,尤其是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货币市场交易工具越来越丰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余地将会更大,各种操作工具的合理搭配和组合已成为可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种类会越来越多样化,交易方式也会更丰富。
3.操作价格市场化
中央银行根据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稳定货币市场利率的实际需要,不断尝试和灵活采用价格招标和数量招标等不同的招标方式,来达到稳定货币市场利率的目的。所谓价格招标方式是以利率或价格为标的,旨在发现银行间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商业银行对利率的预期;数量招标方式是在事先确定利率或价格的基础上,以数量为标的进行招标,旨在引导债券市场回购利率和拆借市场利率的走势。公开市场操作的价格高低,直接关系到央行和交易对象的交易成本,也关系到交易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我国央行尽管通过不同招标方式的选择和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上行或下行等办法来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但货币市场利率毕竟是反映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一个市场化指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也不得不遵循利率市场化原则来确定买卖、回购和发行价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对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将日益突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尊重和合理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
4.操作管理制度化 中国 论文 联盟 .coM
公开市场业务的高效运行是建立在完善的基础性制度之上的,涉及交易对象的选择、交易工具和方式的采用、交易规程的制订、交易清算制度、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预测、央行证券资产管理等诸多方面。只有在完善的制度保证下,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才能有组织、有效率地开展。今后随着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不断发展,各方面的制度将会日趋完善和健全。一是进一步强化对一级交易商的遴选、评估和量化考核,以保证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及时、高效、准确地传导;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程序,尤其是决策程序;三是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增加透明度和引导政策预期;四是完善商业银行流动性预测监控体系,准确地预测市场准备金需求;五是加强中央银行债券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览瑶琳仙境
- 我的愿望
- 我
- 校园的秋天
- 美丽的大花坛
- "茶壶”
- 最难忘的一件事
- 亲亲我的爸爸
- 家乡的菊花
- 致山区孩子们的一封信
- 熊猫开店
- 我的文具盒
- 扫把和畚斗
- 看立体电影
- 熊猫开店
- 限制公用电网谐波污染的建议
- 高效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 建筑消防电源配置及线路电压降对联动系统的影响
- 公路绿化的新方法
- 浅析交通拥挤收费理论的政策评价
- 论体育场照明及电气控制设计
- 变压器瓦斯保护浅谈
- 公路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预测浅论
- 虚拟建设的由来及其内涵分析
- 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国际物流标准化研究
- 用绿色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都市
- 上海轨道交通箭指何方
- 发展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思考
- 交流电能表潜动应注意的问题
- 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注意要点
- 《惊弓之鸟》教学札记
- 《画杨桃》教学设计七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四
- 《画杨桃》教学设计十
- 《画杨桃》教学设计四
- 《画杨桃》教学设计二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一
- 《惊弓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六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三
- 《画杨桃》教学设计三
- 《画杨桃》教学设计五
- 《惊弓之鸟》研讨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