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5
试论量化宽松政策及其影响
摘要:在经济复苏1年多以来,美联储短期利率仍然近零,欲依赖于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大量购买国债,贬值美元。继续抬高通胀率。以换取就业率的提高,而同时另一方面再次提高国外各央行对美汇率,减少还债压力,本文就金融危机中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全球和中国影响进行浅谈。关键词:量化宽松政策;金融危机;通货膨胀;中国经济
一、金融危机与第一次量化宽松政策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爆发的2008年金融危机将全球各大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卷入其中,造成全球经济衰退,各国央行不断降息,短期利率近零,美联储在雷曼兄弟倒闭后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主要购入长期国债和其他方式向经济注入巨大流动性以应急日益崩溃的市场和各大企业,其关键是在于稳定银行体系,这种极端性政策通常是在利率无效时才推出。尽管早在2001年日本首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后惨遭败局,在美作出这一决策后,日、英和其他主要经济体还是纷纷进入量化宽松,以此谋求金融市场稳定。这是经济危机历史上首次全球大规模采取量化宽松政策,但此政策很难把控,风险非常大,难免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各个层面引发恶性循环式的共振。
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央行降息会引发一系列资产替代,而导致证券收益率下降,而经济衰退时期就多可能出现短期利率近零,由于利率再无法下调,重复操作上述措施就可能失效,或形成瘫痪,陷入流动性陷阱。如今对于凯恩斯的这个理论存在一些争议,但无论是否有流动性陷阱,在低利率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传导变得非常困难,因而量化宽松变成一个有效的措施。然而就其本质而言,量化宽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央行承担经济风险的程度,一旦经济无法复苏,央行承担的风险就很可能爆发,而最终由社会承担;假如经济得到复苏,其逆向操作在使市场正常化的过程中则会出现通货膨胀,引发新的恶性循环。
然而在第一次量化宽松过程中各央行背负了大量不良资产之后,经济虽然得到持续复苏,但形势疲弱,近两年来未摆脱短期利率近零状态,而通货膨胀问题仍然存在,美国在接受了这一事实和适应了这种“慢性病”后。奥巴马内阁出于一部分政治因素,提出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继续忽视通胀率和试图减轻对中国这个最大的债务对象的还贷压力。
二、二次量化宽松对美国和全球的影响
由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乏力,就业增长迟缓,失业人口数字依然庞大,各种数据均不乐观,奥巴马内阁救援经济力不从心,中期选举失利,因而不难想象二次量化宽松这剂非常规激素被迫打入。新一轮的量化宽松通过将本来近零的基准利率再压零边,以大量买入国债和机构债券等中长期债券的方式来增加基础货币供应,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提出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不久后,G20(二十国集团会议)便在韩国举行,本次与会中有不少新兴经济体,白宫委托美联储在会上提出此政策,被“G19”联合围攻,各国央行纷纷表示担忧量化宽松既无担保又无助于应对美国以致全球的经济问题,而本,伯南克则声称-、此举是为拯救全球经济(并不只为了标治美国就业问题)。事实上此政策在美国金融投资界也引起很大轰动,美国多位来自各个金融与投资机构的投资家,基金会长,以及著名大学的经济学家联名写给伯南克一封关于反对量化宽松政策的公开信,而伯南克只是在华盛顿邮报上轻描淡写地表示:美联储并不能够独自解决所有危机。从美国方面对量化宽松的反应中可以看到,假如不印刷新货币,大量放债将会引发经济走向通货紧缩的边压中,而美国承诺的可承受的3%通胀率未必就能够使经济的多方面矛盾走向平衡。二次量化宽松不仅使美元再度贬值,还会让美联储地位和美元可信度走上危机边缘,同时界内巨大的争议还将带来偏见和误解,而导致未来经济市场的混乱和扭曲,即使美联储能够利用量化宽松政策解决一时需要,在量化宽松逆向操作中推出正常化政策时极有可能再次进入另一个恶性循环。
美元继续贬值必然伤害出口型经济体的复苏,这些国家尤其是一些高度依赖出口的新兴经济体为了稳定汇率将被迫跟随美元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日本已作出反应调整日元汇率,而英国方面也表示不应为缓慢的经济增长而担心通胀,暗示英国央行可能再次跟随最化宽松政策,直接注入流动性,而澳大利亚央行则宣布停止加息行动,在这之前他们是最早退出货币宽松政策的国家。
新的问题总会不断出现,美国政府是否能保证实利主义不会引起一个“美元危机”?即使美国政府不担心再通胀问题,声称早巳做好准备并认为通胀率本该再提升,而简单化的分析逻辑(或者单纯是应急措施)必然忽略美国货币基础的结构性变革,尤其是货币乘数下降和新的经济衍生品监管制度的日益严格和变迁,现在为通胀下结论还太早。根据经济学家佛里德曼所说: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过度发行货币必然是会导致通胀的。
三、量化宽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在前段时间已和美国就人民币对美汇率的再次提升大干了一场,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挺住了汇率跟随,却迎来3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可以说被动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已经无法避免,若不选择跟进,人民币很可能产生更大的升值压力,这意味着上半年与美国的周旋徒劳无功,并且,美国给予的3%通胀压力,中国每承担1%,都会损失数千亿外汇储备。尽管中国货币供应量充足,但假如经济复苏慢于货币增长,将有可能出现虚拟扩张或滞涨,其次量化宽松会带来中国海外资产风险系数的增加。为此中国必须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增加赤字并降低贸易顺差的方式来应对这个危机,而如今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过程中,又需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来避免持续的巨大顺差。
中国政府为避免量化宽松政策对外汇储备造成流失,采取了部分减持美国国债,重新分配中国在世界各国中债务比例的措施。其中,中国对日本国债的增持创历史性新高,目前中国是持有日本国债比例最多的国家。量化宽松政策刺激了中国内部经济体制,加快了中国由外向型经济转变为内向型经济,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的重点由外转向内部,中国政府使用外汇储备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银行贷款条件,积极投资企业等措施避免风险。
中国政府应对量化宽松政策的态度是积极的,同时也需要把握好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问题,把问题转变为机遇,努力把中国内部经济体制从转型到改善到巩固加强,使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获得最大的回报与提升。
参考文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由电脑说开去
- 我的课余生活
- 夏雨,空中跳动的小精灵
- 一句格言,给我的启示
- 记一次访谈
- 吹画
- 吹“画”
- 会说话的动物
- 难忘的第一次
- 丑小鸭变白天鹅
- 香烟的自述
- 青岛之旅
- 有趣的“吹泡泡”游戏
- 我的课余生活
- 我的课余生活
- 东营联通开展职工创新
- 浅析在云计算机时代下云服务商该如何适用“避风港”规则
- 微量元素和硅钙钾肥对缩二脲毒害玉米的影响
- 高职数学教育与数学建模联系的探讨
- 网络通信常见问题及技术发展探究
- 国内电子商务之我见
- 做工业4.0黏合剂
- 忧中有喜2015年有望止跌
- 辽宁滨海稻区水稻品种淀粉RVA谱特征的测定及应用
- 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
- 基于微课的“5分钟学习”创新模式
- 上海电信启动第七次宽带大提速
- 光传送网关键技术及应用分析
- 多媒体开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大数据助推智慧城市管理
- 漳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 大理镇二中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 泸州市2010年中考基础练习试题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自测试题及答案
- 鲁教版初四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试题及答案
-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 鲁教版初四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 黄闸湾中学初三语文期中检测题
- 桐坑中学2010-2011八年级语文第一阶段测试题及答案
- 江西太阳中学2010年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惠州201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自测试题及答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达标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