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档案馆现行档案的全宗排放论文

档案馆现行档案的全宗排放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10

档案馆现行档案的全宗排放论文

摘要:为了帮助大家设计撰写论文,查字典论文网为大家分享了档案的全宗排放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供您参考!

随着大量现行档案移交进各级各类档案馆,全宗排放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日益突出,因为全宗排放得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的高低,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了档案馆的管理工作水平。

一、档案馆现行档案全宗排放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对于全宗如何排放,可以说是普遍地令各级各类档案馆头疼的问题。许多档案馆现行档案全宗的排列,都是按照传统的做法,即凭经验在每一个全宗之后预留出位置,为以后接收档案而用。这一做法,在馆藏数量较少的时期曾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现行档案的不断移交进馆,馆藏数量的不断增加,它也就产生了某些弊端,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进馆档案全宗的无序状态,导致全宗排放工作的被动性。在实际工作中,接收档案进馆通常不是按照档案馆的全宗排放顺序进行的,而是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进馆档案无论从内容,还是数量上都有可能与我们先前的经验判断相距甚远,因而预留位置不很准确。时常是一个全宗的新进馆档案,挤占了相邻全宗的位置,这样就不得不忙于部分全宗的重新排放,因而打乱了整个的工作安排,并且造成了大量的重复无效劳动。

2每个全宗后所预留位置的不科学,造成了管理工作的不稳定性和库房资源的巨大浪费。采用传统做法所预留的位置,往往是通过经验的判断,“一厢情愿”,估计而已。一个立档单位的档案无论从内容、数量还是特征上都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我们对其所预留的位置却没有改变,因此造成了管理工作的不稳定性和库房资源的闲置浪费。比如,当预留位置不足时,为了避免整个档案库房“大搬家”,通常是“见缝插针”或调整相邻全宗的档案,这样就会使档案拥挤不堪、取放不便,或者重新调整全宗位置,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和管理上的不稳定性。实际工作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全宗之间会由于预留位置的不准确,使一些空间成为“嚼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它所造成的浪费是惊人的,我们不妨做一个推测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如果每个全宗后留有30厘米的长度弃之不用,那么100个全宗之间将会有3000厘米的空间不能存放档案,这些地方如果充分利用,那么可存放1厘米厚度档案3000卷。这还没有考虑其它因素,单单是装具的浪费就是很可观的。

以上这些问题,造成了管理工作的被动与混乱:档案的经常性搬动,增加了对档案的磨损,不利于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而且也会打乱某些全宗的顺序,破坏了原有的系统,这对于还没有完全实现计算机管理的档案馆,造成了管理工作的被动,不利于档案的提供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机构改革的实施,近几年将是档案接收进馆的高潮,许多档案要分批进馆,预留位置一旦不科学,将会使档案管理工作整日围着“预留位置”转,造成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使管理工作处于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被动局面。

二、如何做好档案馆现行档案全宗的排放

1要正确理解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全宗理论”问题。我认为“保持全宗的完整性、不可分散性”对于收集工作来讲是绝对的,这就是要切实保证“一个机关的全部档案”,“应统一向一个档案馆移交”,“进馆档案应保持全宗的完整性”不能随意分散。在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坚持全宗理论原则,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区,即将收集工作中的“全宗不可分散性”与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全宗管理原则”完全等同起来,认为一个全宗档案的排放是不可分割的,必须集中排列到一起。其实这一观点从长远的角度看是不可能做到的。对于任何事物和理论都要辩证地来看,在档案工作中贯彻全宗理论时也要避免犯“绝对主义”的错误。正确的做法是,以全宗理论为大前提,但可以根据工作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而做相应的变动。所以,我认为,在档案管理中全宗档案的不可分散性只是一个相对的不可分散,也就是说,一个全宗的档案可以按目录或时期分别存放,而并不强求必须集中存放在一起。

2对需要向档案馆移交档案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对立档单位的调查研究,是做好全宗科学排放的重要前提。因此,各级各类档案馆应从本馆的性质综合性或专门性 和职责范围出发,调查研究本馆应接收范围内的所有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职能、任务及其形成档案的内容、种类、价值,以及现存档案的数量、整理、保管等情况,科学地确定应移交档案的单位并编制出进馆全宗名册,以便统筹安排进馆档案的范围、时间和数量,为全宗的科学排放奠定基础。具体地说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对立档单位中符合进馆年限准备移交进馆的档案进行调查研究。对这部分档案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是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因为我们掌握了这部分档案的基本情况,就可以迅速结合馆藏现状制定出接收方案,做好准备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2 对未到进馆年限的档案进行调查研究。主要是调查这部分档案整理的原基础、鉴定的方法和质量、档案的数量与成分、需要进馆的档案有多少,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为这部分档案顺利移交进馆创造良好条件。

3 在前两项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立档单位未来形成档案的状况进行调研、分析、预测,并做好规划。要对立档单位的业务状况进行分析,从而预测其未来档案形成的数量以及分类标准等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立足本馆,对馆藏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做好全宗排放工作,首先我们要掌握现有馆藏档案的保管状况,我认为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 调查分析档案全宗的来源。这项工作旨在确定哪些是撤销单位的全宗,哪些是现行单位的全宗,通过以上两个确定,就可以明确哪些全宗是“活”的,哪些全宗是“死”的,从而为以后的全宗调整及预留位置的确定奠定基础。比如,我们为了确保某一全宗在排列上的完整性及连续性,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将某些数量较少的“死”全宗抽出去,单独排列存放。

2 调查“活”全宗内档案的分类。通过这项工作可以确定全宗内目录的数量及状况,以便在收集指导时给出档号,在必要时可减少重复性劳动。比如,当预留位置不足时,可以考虑将新进馆档案顺接原有目录号顺序给新的目录号,然后将这部分档案排列于其它存放地点。

3 调查档案全宗的保管状况。这项工作主要是摸清家底,了解目前馆藏的库房条件包括库房装具数量、长度,库房面积及其它保管条件等 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比如设备的增添,面积的扩建等 ,为全宗科学排放做好“硬件”规划。

4根据调查研究取得的数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为待进馆档案合理预留位置,并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所做的规划,但同时也要考虑其经济效益。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就如何做好档案馆全宗科学合理的排放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以便于管理为出发点,在确定进馆档案范围、数量的情况下,结合库房、装具容量,把所有全宗的档案分时期存放,使整个馆藏档案形成一个个相对稳定的、集中的以所有全宗为组成单位的不同时期档案构成的管理体系,也就是说,把所有全宗中相同时期的档案仍以全宗为单位集中存放。比如,可以将全部现行档案以某一年为一个时间界限,对这以前的档案,进行科学规划,为这一时期待进馆档案预留出位置,并且这一时期全宗的排放尽可能在预留的范围内变动,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使全宗排放在现阶段是相对稳定的,而且在这一年以前的待进馆档案全部接收完毕后,这一时期的档案则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管理个体。对这一年以后至某一个年限的档案,则可以按原来的全宗顺序号重新进行集中存放,对待进馆档案重新做好规划,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工作系统。此外,在实际工作中,所有全宗的排放可不必强求按由小到大的全宗号顺序排列,因为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使排列无序状态而不利于管理的问题迎刃而解。

此外,加强业务指导与收集两个工作环节的联系,对于做好全宗科学排放也是至关重要的。收集与指导部门应共同制定相应的规定与标准,在统一的原则下,对立档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借以提高组卷与初步鉴定的质量,做好归档与进馆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把现行单位的档案形成数量、内容等情况,提供给档案馆的保管部门,为做好全宗排放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档案工作领域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对此我们档案工作者应积极探索,为档案工作及理论的发展开辟一片新天地。

总结:档案的全宗排放论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撰写文章有帮助,更多精彩论文尽在查字典论文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数学老师
我是个“小书虫”
我的小伙伴
我最尊敬的人
野菊花儿表祝福
同学录之追星族
调皮的小女孩
我的老师
难忘的启蒙
可亲可敬的妈妈
我的创新好朋友
妈妈
伽利略
侃侃我班的男生
基本理论以绩效管理推进乡镇政府管理创新
基本理论详谈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
基本理论浅谈公路土基回弹模量
基本理论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探究
基本理论浅谈西方管理理论在水务管理中的运用
基本理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
基本理论学习现代管理理论提升幼儿园管理品质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基本理论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的关系
基本理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基本理论经营杠杆效应基本理论适用性分析
基本理论盈余管理理论综述
基本理论浅谈在当代建筑工程中桩基础工艺的应用
基本理论转承责任基本理论问题新探
浅议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对枯燥无味的识字课堂说再见
替换角度 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三个小伙伴》教案之四
《三个小伙伴》教学反思之一
我们的学生缺失了什么——教《司马光》引发的思考
《蚂蚁和蝈蝈》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探究的快乐——《乌鸦喝水》
《乌鸦喝水》教案之五
《蚂蚁和蝈蝈》课堂教学实录之二
一下《古诗两首》教案之一
《咏华山》案例评析
《司马光》教案之四
《司马光》教案之五
《蚂蚁和蝈蝈》听课记录及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