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4-01-13
公司僵局救济之强制收购股权制度浅论
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的:“公司僵局救济之强制收购股权制度浅论”,敬请关注!!
公司僵局救济之强制收购股权制度浅论
一、公司僵局的界定及成因
实践中,在运营过程中的公司可能会发生各种问题,公司僵局就是严重影响公司正常运转的困顿。对于公司僵局的界定,在学术界,赵旭东教授比较早地提出了:“所谓的公司僵局是与电脑死机颇为类似的一种现象。电脑死机时,几乎所有的操作按键都完全失灵。公司陷于僵局时,一切决策和管理机制都彻底瘫痪,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因对方的拒绝参会而无法有效召集,任何一方的提议都不被对方接受和认可,即使能够举行会议也无法通过任何议案”[1]。我国人大法工委编著的《公司法释义》给出的定义是:“因股东间或者公司管理人员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导致公司的有效运行失灵,股东会或董事会因对方接受和认可,即使能够举行会议也无法通过任何议案,公司的一切事物处于一种瘫痪状态。”另外,《布莱克法律词典》等权威的法学词典,《日本商法典》、《法国民法典》中都有对公司僵局的界定,我国《公司法》第183条“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也被普遍认为是对公司僵局的规定。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公司僵局指的是,因为公司的决策和管理机制的失灵所导致的公司正常经营活动陷入持续停滞的状态。其主要表现为:股东会失灵导致的股东(大)会无法正常召集和举行或者决策无法作出;董事会失灵导致的经营管理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以及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所致的公司无法正常运转。
公司僵局形成原因是多样化的。首先,最根本的原因是股东会的议事规则实行资本多数决。公司虽然是法人,但是公司毕竟不能自己生成意思,公司意思形成仍然要靠组成它的股东的意志。但现实中,股东的意见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在对公司事务进行决议时,大多数国家以资本多数决为一般原则,即由表决权较多的股东的意志代表公司的意思。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重大事项决议要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股东通过,其他事项可由公司章程约定表决方式;股份公司股东大会决议要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重大事项要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这样虽然替公司寻到了意思形成的方法,但是,不免出现这样的情形,即当股东内部分裂成几个派别并且僵持不下时,任何一派的观点都无法形成多数意见,则股东会无法作出决议。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其次,股权结构不当也会造成公司僵局形成。现实中很多公司的股东各自持有公司一半的股权,并由各自推选了等量的董事进入董事会,当股东的意见相左时,不仅股东会不能做出决议,董事会也无法作出决议。另外,股东或者董事无故离开公司长期失踪也会使得公司股东会或董事会无法召开而导致公司僵局[2]。
公司僵局严重危害公司自身及其股东的利益,在美国等国家法院提供了很多种解决公司僵局的方式,包括公司的强制解散、强制收购股权、任命临时董事、任命破产管理人或监管人等方式。遗憾的是,我国《公司法》只确立了法院强制解散公司的救济方式。对公司僵局的救济方式也应当是多样性的,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强制收购股权制度的救济方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新来的陈老师
- 好榜样
- 粗心的老妈
- 可爱同桌
- 儿童明星色彩
- 我的朋友---茜茜姐
- 孩时
- 我的“麻辣同桌”
- 三脚猫“功夫”
- 爸爸,我想对您说
- 来说说我吧
- 好爸爸坏妈妈
- 这就是我
- 唠叨妈妈
- 爱的呼唤
- 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 推进融合发展 追寻报业春天
- 转变观念是源头 内容建设是根本
- 广播小众化节目的竞争策略
- 发挥彼此优势报网互动互用
- 打通集团资源 全员信息共享
- 探索经营转型助力传媒发展
- “姚贝娜事件”中的媒介话语变迁
- “拆二代”新闻爆红引发的思考
- 防堵新闻重稿差错浅探
- 独特的节目定位 浓厚的人文关怀
- 大数据注入灵魂 多元化创造机遇
- 跨界理念发展强化质量意识
- 构建中央厨房 提高传播效率
- 国内媒体融合进展点评
- 28《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二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
- 《语文园地八》
- 31《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三
- 27《寓言两则》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26《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三
- 31《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二
-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之二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26《蜜蜂引路》片断赏析
- 31《恐龙的灭绝》第一课时
- 《语文园地六》
- 26《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二
- 32《阿德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