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6
论我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原因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 原因 对策
[论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大幅顺差,这既有其直接原因,又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因此,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不平衡问题是个综合治理工程。
一、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的直接原因
1.我国出口加工贸易持续大幅顺差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 统计 公报》各年整理
2.我国的进口替代能力加强
表2 2002年~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公报》各年整理
表2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在2002年~2004年间出口增幅快于进口增幅,而且自2005年开始,加工贸易进口增长远落后于出口增长。这说明了随着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加工贸易进口原料、零部件的国内供应比重在迅速增长,进口替代能力加强。这也是我国加工贸易急剧增长中贸易顺差迅速扩大的关键原因。
3.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的变化
二、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的深层次原因
1.我国对贸易顺差的观念滞后
我国曾长期外汇短缺,因此,政府一直把鼓励出口作为对外贸易政策的重点,使人们形成了“贸易顺差有利于中国”的观念。但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情况已完全不同于当初,截至2006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0663亿美元。然而,许多地方或部门的观念仍然停留在当初,体现在政策上,各级政府鼓励出口换汇、创汇的措施不少;鼓励进出口平衡安排和鼓励进口的措施则相对不足。
2.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走的是“以量取胜”的路子。我们利用劳动力优势,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量,推动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随着大量的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国际 市场 上这类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由于我国这类出口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差,许多出口只有通过低价竞销才能实现。因此,伴随我国出口规模及贸易顺差大幅增长的是对外贸易收益的不断减少,出现了“贸易的贫困化增长”。
3.贸易伙伴国对其向我国进口的管制和限制
根据 国际贸易 理论,我国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应该从贸易伙伴国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这样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实现进出平衡。但美国等发达的贸易伙伴国,为维持其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严格限制其国内相关先进技术产品向我国出口,导致我国想要和需要进口的产品进不来,人为地扩大了我国的贸易顺差。
4.我国的 经济 结构失衡和内需增长不足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多年的过度 投资 导致许多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而近年来,由于相关改革不到位,我国居民住房、医疗等支出激增,引发消费信心不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一直居高不下,加之曾占国内需求总量一半的 农村 消费因农民收入增长放缓而剧减,使得国内消费品市场的长期低迷。国内供求的这种矛盾使得国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迫使企业把目光转向国际市场,尽量扩大出口,致使我国出口迅速扩张。另一方面,国内消费增长不足又直接抑制了进口消费品的增长。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外贸的顺差。
三、解决我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对策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我国的贸易持续顺差既有国际方面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因此,解决我国贸易顺差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治理工程。
1.切实转变观念
要解决我国对外贸易长期持续顺差问题,首先应树立“贸易平衡”的观念。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辨证地认识贸易顺差的利弊。事实上,长期的贸易顺差,会引发人民币升值,导致贸易摩擦加剧从而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还会带来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剧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矛盾。因此,我们要从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水平较低的基本国情出发,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善于利用国外资源,发展对外贸易,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今后各级政府和部门在制定和修订发展规划、政策和 法律 法规时,都应以实现贸易平衡为出发点,既鼓励出口,也要鼓励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的进口。
2.切实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模式
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应转向“以质取胜”,从根本上扭转贸易的贫困化增长局面。为此,在继续加强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的同时,政府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生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品牌意识,实现由目前的贴牌加工为主向自有品牌生产、 营销 为主的转变;要积极推动一般贸易和其他形式贸易的发展,改变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占主要比重的局面;还应鼓励我国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变商品出口为技术出口,缓解贸易顺差。
3.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首先,进一步推进我国市场化改革和 金融 体制改革,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传导机制,加大政策调控的力度和效果,实现我国结构调整的目标;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加强经济发展规划,严格防止重复建设,有效地缓解或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其次,进一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完善 社会 保障体系,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有效调控,解决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降低国内高储蓄率。再次,完善支农政策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有效扩大内需。
4.加强同贸易伙伴的对话
政府应在深入分析我国产生贸易顺差各种原因的基础上,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同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对话,消除误解,推动贸易伙伴国在技术领域对我国出口的进一步开放,力争在解决我国贸易顺差的问题上获得贸易伙伴国的合作和相应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2006年各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心爱的玩具
- 可爱的小手机
- 我最喜欢的东西
- 书包伴我成长
- 铅笔刨刀
- 我的“老师”
- 我家的光波炉
- 我可爱
- 小台灯
- 新型玻璃
- 一个玩具一份快乐
- 我的小闹钟
- 我的伙伴——植物储蓄罐
- 我的小闹钟
- 我
-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方法
- 企业物流外包走势
- 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方法探讨
-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做法和体会
- 我国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审计对策研究
- 浅谈土建工程预结算审计方法
-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与划分
- 现代物流企业安全的创新管理策略
- 会计报表审计中针对企业舞弊行为应采取的措施
- 舞弊审计的风险识别与对策
-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
- 基于物流企业税收状况及研讨
- 论行政事业单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 基于模糊数学的审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论现代物流思想在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 《荷叶圆圆》教案
- 《四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合理想象,生动描述——一年级口语交际《我会画》教学案例
- 四季
-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谈
- 《象鼻桥》教学设计之二
- 《小蝌蚪找妈妈》难点教学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八
- 我多想去看看
- 《象鼻桥》教学设计之一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猫和狗、鸭和鹅
- 自己去吧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三
- 《四季》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