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8
论析信息素质定义的发展与评价标准
[论文关键词]信息素质;图书馆;评价标准[论文摘要]论述了信息素质定义的发展,并且结合信息社会的特征和要求,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论证了图书馆与信息素质的关系,强调在制定信息素质评价标准时,制定信息意识标准和终身学习能力标准的重要性。
“变化”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基本驱动力。我们要在这样的世界生存下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培养谨慎的思维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一个具备信息素质的人是知道怎样去终身学习、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也只有学会终身学习的人,才能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
1信息素质定义
1. 1信息素质定义的发展
1974年美国信息工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率先提出信息素质概念,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79年,该协会对信息素质提供了官方的解释,他们认为具备信息素质的人即“掌握了利用信息工具的知识与技能,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同年,图书馆学信息学专家Robert Taylor将图书馆专业与信息素质有机的联系起来,他指出一个具备信息素质的人,首先应该知道许多问题可通过信息来解决,了解信息源是必须的,每个人都应该掌握获得信息的策略和方法。1987年,图书馆学信息学专家Patrieia Breivik将信息素质根据为一种了解和获取信息的过程,提出每个人都要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且能够鉴别信息的价值,能够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如数据库、电子表格软件、文字处理等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IA)提出了一个被广泛引用、接受的定义,这就是“具备罗高信息素质的人,是一个有能力觉察信息需求的时机并且有检索、评估和高效地利用所需信息的人,是一个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他们知道了如何学习的原因在于:他们掌握了知识的组织原理,知晓如何发现信息以及利用信息,他们是有能力终身学习的人、是有能力为所有的任务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人。”信息素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各时期都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以上只是其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而已。
21C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对人的信息素质要求逐步提高,信息素质的含义更加丰富。简单的用一种技能或者能力来概括是不够的,信息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要求不只是具备基本的技能,它需要有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以及具备相关的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道德的利用信息,并且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在信息化社会,信息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1)信息意识。指人们对情报现象的思想观点和人的情报嗅觉程度;是人们对社会产生的各种理论、观点、事物、现象从情报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能力。具体来说它包含了对于信息敏锐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洞察力。(2)信息能力。也可以说是信息技能,包括确定信息需求的时机;选择信息源高效获取信息、处理评估信息、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3)信息道德。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如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抵制不良信息等。(4)终身学习的能力。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信息素质概念应该把焦点放在用户身上,即受教育者或者被培训者身上,而不是放在指导者或者教员身上,让用户学会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不负众望的体操队
- 中国心
- 下棋的体会
- 久旱之雨
- 痛苦
- 我希望……
- 三天火星历险记
- 变化
- 我的“宝贝”
- 新学期 新打算
- 快乐之旅
- 值得一读的《静思语》
- 黄金法则是个宝
- 妈妈的手
- 给5.12地震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加入WTO后我国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 湖南农村零售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 明代以来江南农业的生态适应性
-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分析
- 韩国“新村运动”真相与启示
- 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
- 农村行政村要设立行政办事机构
-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开拓农村市场调研
- 三元结构条件下中国农业投入问题研究
- 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
-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浅析
- 关于中国近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 如何根治农村的乱收费
- 提高中国农民民主素质和能力是中国长治久安的第一推动力
- 《去年的树》的点评
- 《幸福是什么》
- 《给予是快乐的》说课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 《乌塔》说课稿
- 《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1
- 《乌塔》说课稿之一
- 《去年的树》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评课稿
-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说课稿
- 《搭石》说课稿
- 《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
- 《巨人的花园》教学点评
-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
- 《搭石》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