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特点及写作原则

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特点及写作原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17

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特点及写作原则

论文关键词:申论 写作 原则

论文摘要:申论考试是近年来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改革中实行的一种新型考试模式。本文对申论的基本特点、写作过程及原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和分析,旨在为广大应试者掌握申论的写作规律提供一定的帮助。

申论考试是近年来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改革中实行的一种崭新的考试模式,在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首次使用。此后,不少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招录公务员时也将申论列为考试科目。同时,申论还被引入国家机关干部竞聘考试中,作为干部竞聘考试的一个重要科目。所谓“申论”,取自孔子的“申而论之”,有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今天的申论写作既不同于古代的策论,也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公文写作,而是本着为国家选拔出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才的目的,综合考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一、申论的特点

综合分析几年来中央、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以及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试卷,不难看出,申论考试具有两大特点:

(一)给定资料的广泛性

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和广泛性。首先,在内容上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从不局限于某一领域。例如从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试题来看,2000年-2004年给定的材料分别关涉到噪声扰民问题、PPA风波的问题,网络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问题,安全生产问题、交通问题。这些问题都非常贴近大众的社会现实生活,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其次,具体到每一年的材料,虽然总体上可以归属于一个领域,但局部上却会牵涉进不少其它领域的问题。例如200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申论考试给出的材料是关于交通问题的,但内容极其丰富,将近6000字的材料被分为14条逐一罗列,广泛涉及到城市交通状况、汽车产业发展、当前经济形式、市场营销、制度建设、市民公德等多个方面。

(二)申论要求的针对性

申论要求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完成申论要求时,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针对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进行概括。虽然申论考试给定的背景材料涉及面很广,内容庞杂,但是只要能认真分析,善于归纳总结,删繁去芜,都能找到主要问题或主要内容。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则要求紧扣前面的给定资料,针对资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提出对策,最后,还需要针对给定的材料和提出的对策或建议等进行详细论证。因此,写作申论,每一个步骤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切忌误读给定资料,做出错误判断,偏离主要问题,随意联想和发挥。

二、申论的写作及原则

申论写作的全部过程,可以归纳为阅读材料、概括主题、提出方案、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的环节。

(一)阅读材料的原则

阅读给定资料是申论考试的基础环节。这个环节虽然没有在答卷上以文字的形式直接反映出来,却是完成其他环节的前提条件。只有读懂了资料,才能准确把握事件的全貌和实质,了解反映的主要问题,保证下面的环节不出偏差。

1.全面阅读,深入理解。一般来讲,申论考试给定的材料主要是围绕某一个问题摘录组编而成,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只是一些杂乱无章,拼接混乱的“半成品”。材料既无有用、无用之分,更无主次、详略之分,前后既不体现严格的时空顺序也不体现严密的逻辑顺序。因此要使这样的材料对下面的写作产生意义,应试者就必须对之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加工。通过阅读全文,归纳、判断出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找出重要段落,理顺逻辑关系。

2.掌握方法,通读精读。阅读材料,必须要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建议应试者采取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阅读。当材料摆在面前的时候,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泛读。在泛读时,我们需要全面把握资料的概况并且将其分门别类,同时还要鉴别出哪些是重点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哪些是无须关注的材料,并在旁边予以简单标注。泛读之后,还须精读,对自己圈定的重点段落、关键词句认真分析,总结归纳出主要问题。阅读材料不应图快,否则欲速则不达。不少应试者在考试的时候不注重精读,不求甚解,匆匆浏览一遍之后就急于概括、提出方案,答题时往往不能切中要害。

(二)概括材料的原则

概括材料,就是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文章的主要问题和中心思想。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前面阅读环节的小结,又是后面提出对策、展开论证过程的基础。概括材料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2.力求全面。所谓全面,就是在概括主要问题或主要内容时要力求完整,不能有所遗漏。例如,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所给定的背景材料是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问题,材料涉及面很广,“申论要求1”是“给定材料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了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这时,应试者就必须通过对材料的全面研究,归纳出网络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所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不得挂一漏万,以偏概全,随意找出一两个自认为感受最深的了事。当然,如果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或主要内容明显只有一个的话,在概括时全面的要求则另当别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观《感动中国》有感
《南京》观后感
观《导盲犬小Q》有感
观《安全教育片》有感
《李小龙传奇》观后感
观《梦想中国》有感
观《暖春》有感
观电影《上学路上》有感
观电影《焦裕禄》有感
看《编辑部的故事》
评影片《毛泽东和他的儿子》
观看《地道战》
雅曲妙音动人心弦
观《老夫子反斗侦探》有感
《编辑部的故事》观后
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究
如何用RP―HPLC测定硝苯地平片的含量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西藏重要文物建筑旅游容量的开发
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及应用研究
园林工程树木栽培技术
运用统计分析评价城市物流产业发展指标体系
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改造技术及施工方案
试析电力系统中SDH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及故障处理
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担保体系的建设
混凝土温度裂缝成因探析及防治
液体复混肥料生产技术初步探讨
林业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修筑机耕路圆梦致富路
浅谈水稻床土隔寒早播壮秧栽培技术
小学写字教改与等级测评研究研究报告
花钟教案六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字字谜教学案例反思
知识:部分绕口令欣赏教学案例反思
浅谈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对一个特殊生转化的心得体会
小学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
语文园地三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花钟教案七教学案例反思
善待学生
对珍爱的抉择(教育案例)
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衔接实验研究报告
面对表扬
三上语文园地三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语文园地三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