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4-01-17
第七章 艺术与技术――网络文学创作嬗变
一般来说,旧的观念已经取得了悦人的文字外衣,而新的观念看上去依然表述笨拙。因而喜好优美的文字形式的审美偏好多半是与保守性联系在一起的。……由于这种情况,那些固执优雅文字形式的人就不能不落在--经常是远远地落在--他们时代的最先进的思想的后面。反过来,保守的人相对于创新者在审美上则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因为随着观念变得陈旧,它们的形式却变得越来越优美。
--麦卡利斯特《美与科学革命》
从艺术发展史来看, 20世纪以来是艺术形式演变最迅捷的时期,其首要因素是电子传播技术给艺术带来的巨大影响。从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到1906年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的作品被美国费森登实验电台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送,再到1930年意大利作家皮兰德娄的独幕剧《口叼鲜花的人》由英国BBC公司作为电视信号播放,直至1959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科技人员开始利用电脑创作音乐,以及今天互联网上五花八门、异彩纷呈的网络艺术,媒体的革命,特别是电子媒体的一次次嬗变,一直引领着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潮流。
麦克卢汉说:“每一种技术都是我们最深层的心理经验的反射”;“如今,我们开始意识到,新媒介不仅是机械性的小玩意,为我们创造了幻觉的世界:它们还是新的语言,具有崭新而独特的表现力量。”①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没出现过比互联网更大的机器,比互联网更大的图书馆,比互联网引擎更为便利的检索工具;也从没什么媒体能比互联网更为精细、准确、迅速地辐射出自己的社会影响。对于文学来说,一方面,有文字以来历史上的出版“门槛”从来没有像网络时代这样低,“人人都可成为作家”的前景也从来没有像网络时代这样具备现实的可能性。 一、电子化技术手段
1、换笔与换脑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根本差异在于两者信息媒体的不同:前者属于比特形态 ,后者属于原子形态。信息媒体由电子化的比特取代传统的原子形态,是社会的一场重大变革。比特具有完全不同于原子的性质:它没有颜色、尺寸或重量;能以光速传播,是信息的最小单位,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是数字化计算中的基本粒子。比特可无限复制,而不会有任何改变,也不会丢弃任何信息。它像一种新的“DNA”突变基因,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内核,并衍生出全新的观念和社会。
网络文学创作模式的变异表现在创作手段方面,网络作者以机换笔,让苦役般的“码字儿”变成轻松的键盘输入,也可以运用万通笔或无线压感笔手写输入,或是在交互式语音平台上进行语音输入。在语言操作上,电脑写作使用的是以二进制 (即一连串的“0”和“1”)为代码指令的机器语言和将字母缩写成符号指令的汇编语言,还有通过编译程序与计算机相连的高级语言,这就为电脑程序创作提供了机遇。有的操作软件还能够实现随机创新、人机共同创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真正的天堂
- 留给明天
- 语言,沟通的基石
- 向前看,向后看
- 任是流行也精彩
- 尽显双赢智慧
- 生活中的俄罗斯方块
- 浅析流行文化
- 齿轮
- 在细微中寻找大千世界
- 双赢,一种人伦的智慧之美
- 双赢的智慧
- 双赢的智慧
- 千斤之舌
- 众生
- 加快建立我国农业节水保障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 关于山西省大中型灌区水管单位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 淮北地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思考
- 膜上灌入渗规律及水流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 自制感应器在位山灌区水闸中的应用
- 畦田灌溉水流演进计算简化模型研究
- 县级农田水利规划 为灌区统筹发展提供纲领
- 论城市区域性供水理论
- 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危险作业区域专项安全技术交底
- 山西省黄河流域农业节水现状和未来发展对策
- 农业用水使用权转让补偿机制初步探讨
- 水库电站自公区农网改造探讨
- 膜下滴灌设计误区
- 国内外微孔渗灌管发展概况
- 西北引黄灌区的配套问题
- 《牧场之国》相关知识
-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意思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三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四
-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梳理
- 《牧场之国》写作背景
- 《牧场之国》范文习作
- 《牧场之国》写作指导
- 《乡下人家》范文习作
- 《牧场之国》趣闻故事
- 《牧场之国》阅读提示
- 《牧场之国》训练素材
- 《乡下人家》考点练兵 积累篇
- 《牧场之国》整体阅读感知
- 《牧场之国》美文欣赏 六月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