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闪婚:现象透视和社会学思考

闪婚:现象透视和社会学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7

闪婚:现象透视和社会学思考

内容摘要:

闪婚的出现是对过去家长制、男权思想、从一而终的思想的冲击,是人们有了选择自己生活方式自由的一种表现,更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闪婚这种社会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城市化和文化变迁是关键因素。闪婚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一味否定是不明智的,要积极的加以引导,以便趋利弊害。

关 键 词:闪婚 城市化 文化变迁 社会进步

3秒钟可以播报半条新闻;8分钟可以泡好一杯方便面然后吃完;13小时纳斯达克指数可以翻降数倍……在有限的时间内,你还能做什么?“闪婚一族”说———3秒钟足以爱上一个人;8分钟足以谈一场恋爱,13小时足以确定伴侣结一次婚……继“爱情速配”后,又一种情感快餐的“闪婚”成为现代都市一种新兴现象。让我们看如下有关闪婚现象的几个案例:

个案一:相识七天定终身

在北京一家咖啡厅内,李海洋因走错座位认识了小寒,他们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的交谈中共同的感受是:相见恨晚!

第三天,小寒收到了李海洋的一封电子邮件《30年的记忆》:我一直怀着一份神圣的期待,期待着“缘来就是你”…… 她的心被打动了。

第四天晚上,李海洋生病了。小寒立刻开上车,在深夜里敲了10多家药店的门,终于为海洋买到了药。看到小寒手里捧着七八种治头痛的药,感动不已的海洋第一次拥抱了小寒,轻轻地说出:“我真的非常爱你。”

第七天,在他们相遇的那家咖啡厅,海洋用开玩笑的口吻试探道:“我们结婚吧?”小寒毫不犹豫地回答:“可以啊!” 就这样,他们敲定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个案二: 13小时———从陌生人到夫妻

“我们结婚吧!”“好啊。”“你是说真的?”“如果你是真的,我就是真的。”

新郎和新娘,一个28岁,一个26岁,两人在卡拉OK聚会中相识,然后他送她回家。本来,这或许只会是段通俗恋爱故事的开始,可是等到第二天再次见面,他却直截了当问了开头的那段对话。“如果你是真的,我就是真的”,这是她的回答。于是第三天的中午,两人办理了正式结婚手续。从第一天晚上到结婚,相处不过13个小时。

个案三:相识几天就同居,不到半年就结婚

今年26岁的双燕,她是今年五一刚结婚的,可现在离婚两个字已经被提上了她和老公的议事日程。

双燕和罗尘是在中国交友中心网上相识的,时间是2003年的最后几天。相识后每天晚上10点之后罗尘就给双燕来电话,两个人一聊就到凌晨两三点。一周的电话热聊之后,两人决定见面。这次见面没有“见光死”,而是发展为闪电式同居,然后不到半年就结婚。

当代中国社会正由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这必然带来婚姻观念的变化与婚恋行为的多元化,新的婚恋文化静静的荡击着传统的婚恋模式。恋爱低龄、离婚率上升、婚外恋增多、未婚同居及婚外性行为等使爱情、婚姻与生育由原先的统一而今日趋分离,闪婚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正在我国都市悄然兴起,并流行成为一种时尚。

所谓闪婚,它指的是男女双方在极短的时间内从相识,相爱到结婚,是有别于“一见钟情”、“一夜情”的一种实质性婚姻模式。与传统的婚姻相比,它的特点在于“快”,既从认识,相爱到结婚都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进行的,如案例中甚至只认识十三个小时就结婚了。都市生活紧张的节奏,生存的压力,对人们习惯的生活发出了挑战。人们面对社会转变会不知所措,期望抛弃繁文缛节,对待婚姻的主张是:剪短过程,快出结果。那么,简化后的爱情究竟是浓缩的精华,还是绚丽的空壳,这倒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一、类型

闪婚的类型很多,但是,一般来说闪婚可以分成如下几种类型:

其一,感情冲动型。经过几天甚至更短时间的接触,男女双方“感觉不错”,感情迅速升温,很快就完成了一系列情感与法律上的程序,携手走进了婚姻的神圣殿堂。

其二,心灵空虚型。或者因为感情受过创伤,或者由于有过婚姻失败的经历,一些人在心灵异常苦闷迷惘、感情无处寄托的时候,如果遇到合适的“疗伤”对象,必定会“一拍即合”,加入到“闪婚”的队伍中也就不奇怪了。为了满足暂时的感情需求,把婚姻当成了可以挥之即来的“止疼药”。

其三,利益速配型。有专家认为,目前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社会竞争愈加激烈,人们承受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随之增加,为了谋求更加稳定富足的生活,为了改变现状、为了车、房和绿卡,有些人就通过闪婚的办法来快速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

其四,从众型。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所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就是从众的最好写照。因为人们认为跟随潮流总是安全的,不担风险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内心的冲突。那么多人都闪婚了,我也闪婚呗。这也是一种典型的闪婚类型。

二、原因(一)

闪婚行为之所以在中国都市悄然兴起,是城市化的结果。城市化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关系、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自然历史过程。而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化的过程是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聚集、扩散的过程。城市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源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产生了向城市集聚的观念和行为。受城市内在拉力和农村外在推力的双重影响,人口不断地向城市集中,由此产生了新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产生了新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①,而闪婚行为就是新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的表现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化接纳了闪婚行为,客观上为闪婚行为起了催生泛化作用。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城市具有竞争性。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竞争加剧,使都市男女疲于奔命,不断助推“闪婚族”的壮大。他们无力再去追求马拉松式的恋爱方式,而转向追求一种快餐式的婚姻方式,即婚姻“麦当劳化”了。闪婚当事人又是怎样看闪婚的呢?一位三十多岁的闪婚者的说法最有代表性:我没时间去跑恋爱“马拉松”!工作要搏、事业要搏、要去揾钱供楼供车……太多的事情要做了,真没时间去恋爱!一合眼缘,我就决定吃爱情快餐、搭婚姻快车……

二,城市具有包容性。异质性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特征,城市居民在这种人口密集异质性很高的社会环境中,慢慢的产生了一种包容的态度,也就是见怪不怪。这有利于新发现、新发明首先在城市里立足,形成百家争鸣、求同存异的局面。城市的包容性又使城市居民能够认识不同的观念,接纳不同的生活方式。城市居民思想观念开放、生活方式更加前卫,造就了一个包容的社区环境,使的这种闪昏行为得到理解和认可。

三,城市具有冷漠性。不可否认城市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和象征,然而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提供的便利与舒适的同时,又不得不忍受着它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重负。特别是城市化的发展,使得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变的欲来欲表面化。使的人与人之间缺少了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人情变的越来越冷漠,因此,许多青年男女闲暇的时候往往感到孤独郁闷,遇到一个心仪的对象,生怕被别人抢走。对这些人来说,“闪婚”就是为了“躲闪”个人生活周围的孤独寂寞,用结婚的形式来填补某种心理真空地带。

四,城市具有信息获取快捷性,即闪婚还与媒体的信息传播有关系。社会的每一项重大变革,都伴随着信息传播的痕迹。信息传播融入社会大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改变着社会大众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②从前些年的电视相亲、速配,到现在风靡全球的“八分钟约会”、还有一些明星,主持人的闪婚现象经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信息传播而广为人知,成了许多年轻人学习效仿的榜样,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更加壮大了闪婚一族。未来几年内,闪婚可能会成为年轻人婚恋方式的主要方式之一。

三、原因(二)

闪婚行为还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文化变迁是闪婚产生的思想根源。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即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文化的变迁主要表现在新生产工具的应用、新的科学文明与创造等,非物质文化的变迁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组织制度等非物质的“人工制品”的发展。

一方面,从物质文化变迁的角度看。物质文化的发展使的结婚男女不再把经济条件放在首位。传统婚姻的一大作用是缔造一个经济联合体,从而更好地保障夫妻及双方家庭的生活。随着生活物质的极大丰富,年轻男女都各有独立经济来源,因为经济地位的独立使他们完全可以决定自己的事情,比如说买什么东西全凭个人喜好,婚姻也如此,不用过多考虑其他的因素,旨在自己的感受,婚姻已经变成一种很个人的行为。而在以前,如果婚姻的双方有一个没有工作,那么她(他)就不会轻易快速地决定是结婚还是离婚,因为如果仓促决定结婚后发现不合适想要离婚就很有可能丧失生活来源,因此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闪婚会在现代社会出现并且流行。他们不再把经济条件放在首位,而是把‘情’放在了第一位,对婚姻的感情含量要求越来越高,使婚姻变得更为单纯。过去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已经不复存在,"爱",已成为缔结现代婚姻最大的理由,再加上这是个讲究"速度"的时代,于是"闪婚"有了存在的"土壤","闪婚"成了一些年轻人证明真爱的一种方式。

另一方面,从精神文化变迁的角度看,精神文化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婚姻观多定义为责任,而现代的婚姻观则更多的是定义为感情而非责任,只要两个人感情好就可以结婚,结婚变得越来越简单了。过去两个人结婚讲究的是门当户对,结婚不仅是两个人,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过去从相爱到结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现在这个过程也在缩短。现代人选择闪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离婚比以前容易多了。夫妻双方觉得不合适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勉强在一起。现在只要达成协议就可以离婚,不必像过去那样要拖上好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解决。主要还是现代人的婚姻观念转变了,以前都希望能白头偕老,现在两个人不一定要过到底。这些都是导致闪婚的重要原因。

四、结束语

在中国出现闪婚现象有一定必然性,它体现了个人有更多的自由选择,这种自由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经济自由、个人意志自由、生活方式自由等等。现在的年轻人自己完全可以为自己作主,社会也变得更宽容,离婚不再被看得那么重,相应的,结婚也就不再被看得那么重,结婚、离婚完全成为个人私事,不再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年轻人只要感情迸发,只要自我认定合适,就可以闪电结婚。闪婚的出现是对过去家长制、男权思想、从一而终的思想的冲击。这种新的婚姻形式的出现正是人际关系多元化的表现。正如吉林省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郭学贤所说的那样:闪婚现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之一。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那些已经选择闪婚和将要选择闪婚的人们提两条建议:

一、加强人际沟通。对于那些只是因为无聊、孤独、寂寞而想选择闪婚的人,加强人际沟通是必要的。因为沟通剥夺对人的心理损害是极其严重的。而人际沟通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沟通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需要之一,同时也是人们赖以同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通过沟通保证了个人的安全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人都有归属的需要,通过彼此间的相互沟通,可以述说个人的喜怒哀乐,这样就增进了成员之间的思想、情感的沟通,产生依恋之情。③有了良好的社会支持,就有了良好的心态,然后以良好的心态去对待婚姻,才不至于在选择闪婚时流于草率。

二、想好了,再做决定。无论闪婚现象如何的前卫,如何的与众不同,但最终决定婚姻状况的,仍然首先是当事人自己。第一,他(她)必须认定目前婚姻不可或缺的人生价值。第二,必须肯于和善于为此首先付出。第三,必须拥有促使对方适当互动的能力。否则,这个很可能不仅是难于与目前的配偶过好婚姻生活,而且根本就不适于跟任何人结婚。一般说来,这三点都是要靠婚后的长期实践和夫妻冲突(哪怕很小很隐蔽)中逐渐形成的。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十”的五天经历
环保,刻不容缓
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
儿子的信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鲁迅文学奖沉潜到几时
阴差阳错
从猴子到人
五官的秘密
鲁迅作品综述
时政消息
三国英豪赶时髦
时空旅行
穿越时空
参观实验田
如何用VB存取SQL Server中的图像数据
Magic DaVE 4A 数字特技切换台的功能及一些实用技巧1999
工程设计的网络应用方案探讨
应用 ODBC技术访问数据源的方法及实例
利用ASP实现网上数据库检索
在ASP.NET中开发树状结构
探析大中型网络中硬件防火墙的作用
采用服务器端嵌入式脚本语言PHP3进行Linux下的网站开发
一种基于“陷门收缩”原理的公钥算法
怎样从二进制流中恢复汉字信息
ASP.Net中程序构架与程序代码的分离 2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地方历史文献存取、检索的趋势以及遇到的问题
略谈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LIMS)及在企业的实现
感受Trinity
《七月的天山》拓展阅读 我爱家乡的秋夜
《七月的天山》随堂练习 提高篇
《七月的天山》训练素材
《七月的天山》重点句子意思
《七月的天山》教案讲义2
《七月的天山》教案讲义1
《七月的天山》教学目标
《七月的天山》考点练兵
《七月的天山》美文欣赏 三峡之秋
《万年牢》教学建议
《七月的天山》整体阅读感知
《万年牢》教学目标
《七月的天山》美文欣赏 关山月
《七月的天山》美文欣赏 迷人的牧场
《七月的天山》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