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两宋茶诗与茶事(4)“点茶与点汤”

两宋茶诗与茶事(4)“点茶与点汤”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9

两宋茶诗与茶事(4)“点茶与点汤”

三 点茶与点汤

点茶与点汤成为朝廷官场待下之礼,多见于宋人笔记,王国维《茶汤遣客之俗》已有考证,云:“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主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但用汤不用茶耳。”(注:《王国维学术随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又薛瑞兆《元杂剧中的“点汤”》,亦论及宋代情景,认为:“设茶点汤的礼节盛行于宋,并流传到北方的辽金,只是次序更改为‘先汤后茶’(宋张舜民《画墁录》卷一)。这也许是清代端茶送客的始由。但是,这种礼节在当时就已发展到虚伪不堪的地步。宋袁文《瓮中闲评》卷六:‘古人客来点茶,客罢点汤,此常礼也。近世则不然,客至点茶与汤,客主皆虚盏,已极好笑。’”(注:《文史》第二十一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8页。按《瓮中闲评》应为《瓮牖闲评》;“客罢点汤”应为“茶罢点汤”。)

宋词所咏,且又有别一番情景。毛滂《西江月·侑茶词》:

席上芙蓉待暖,花间騕还嘶。劝君不醉且无归。归去因谁惜醉。汤点瓶心未老,乳堆盏面初肥。留连能得几多时。两腋清风唤起。(注:《全宋词》第二册,第680页。)

朱敦儒《好事近》:

绿泛一瓯云,留住欲飞胡蝶。相对夜深花下,洗萧萧风月。从容言笑醉还醒,争忍便轻别。只愿主人留客,更重斟金叶。(注:《全宋词》第二册,第854页。)

刘过《临江仙·茶词》:

曹冠《朝中措·汤》:

更阑月影转瑶台。歌舞下香阶。洞府归云缥缈,主宾清兴徘徊。汤斟崖蜜,香浮瑞露,风味方回。投辖高情无厌,抱琴明日重来。(注:《全宋词》第三册,第1534页。)

吕本中《西江月·熟水词》:

酒罢悠扬醉兴,茶烹唤起醒魂。却嫌仙剂点甘辛。冲破龙团气韵。金鼎清泉乍泻,香沉微惜芳薰。玉人歌断恨轻分。欢意厌厌未尽。(注:《全宋词》第二册,第936页。)

“绿泛一瓯云”,茶也。熟水,虽细论本与汤有别,(注:《新编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己集》,汤与熟水的制法乃分立两目,见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朝鲜刻本。),但也不妨以汤为称,钱时《夜索熟水甘甚》,句云“呼童夜半一杯汤”(注:第五十五册,第34321页。),可证。茶与汤,皆为醒酒,点茶与点汤,均是送客之仪,而此中颇寓惜别之意,因有歌者当筵歌唱侑饮之词,以寄别情。词便常常由坐中骚客代作,黄庭坚《定风波》小序云“客有两新鬟善歌者,请作送汤曲”(注:《全宋词》第一册,第403页。又曾季貍《艇斋诗话》:“予家空青喜晏元献词:‘可惜月明风露,长在人归后。’每作郡处燕客,多令歌者以此为汤词,亦取其说得客散后风景佳故也。”),即此。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原来―――我是鬼
徐子扬真骄气
胆小又勇敢的妈妈
有趣的吴老师
我最崇拜的人
我们班的三个大王
谜一样的小姐姐
争书记
爸爸爱“变脸”
一个坏学生
“猪七戒”老爸
我的“N”个习惯
缩写《晏子使楚》
我的胆子原来这么大
浅议非英语专业高职英语听力的现存问题及有效教学模式
探析在自主学习下扩展高中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
试论英语校本教材使用有效性初探
试论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提高策略刍议
浅谈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高职英语专业精读教学方法初探
浅谈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探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关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浅谈关于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分析
浅议学业弱势群体大学英语学习“自我效能”研究
试论合作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的差异
试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互动模式构建
浅议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理论框架的研究
《雷电颂》教学设计3
《雷电颂》教学设计2
《海燕》教学设计3
《吆喝》教学设计2
《春酒》教学设计1
《海燕》教学设计2
《海燕》教学设计1
《我的母亲》2
《海燕》教学设计4
《雪》教学设计6
《藤野先生》2
《长征组歌》两首
《雪》教学设计4
《吆喝》教学设计3
《雪》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