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血缘与拟血缘群体共有制

论血缘与拟血缘群体共有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14

论血缘与拟血缘群体共有制

共有制的由来与发展

众所周知,一切文明皆是人口压力与环境资源相对枯竭的矛盾的产物。而且,一切原生文明也都脱胎于原始农业的氏族公社制度。但是,由于西方与中国所处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不同,文明社会的发展便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从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制度。西方由于普遍缺乏农业长足发展的条件,所以,便无可选择地采取了其共同始祖米诺斯文明所开创的贸易、掠夺、殖民三位一体文明发展模式,并在打破原始氏族公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西方文明社会所特有的、货币经济与私有制相结合的经济基础;中国文明则得天独厚地具有农业长足发展的条件,因而,便在保存和发展原始氏族公社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中国特有的、小农经济与血缘群体共有制相结合的经济基础。

文明前夜,中国累世聚居的农耕生活生产方式,业已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祖先崇拜观念及“誰开垦的土地归谁所有,非我族类,不得涉足”的原始氏族共有观念。面临人口的增长造成环境资源相对枯竭这一生存问题时,尽管与西方一样,不得不采取战争的方式来推动文明的发展,但正因为具有相对辽阔的农业发展天地,战争双方大都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生产生活方式,所创造或可掠夺的剩余价值有限,所以,不管战争的具体起因或初衷是什么,我们的先民最终都无需、也不可能像西方人那样,化为海上骑马民族去进行贸易、掠夺、殖民三位一体的征服战争,而是在广阔的农耕文化区域内部,进行同质文化间争夺祭祀、军事和农业的宗主权和领导权的兼并战争。战争的目的或结果,也不是靠迅速积累起来的财富去提高和刺激生产力的发展,而只能是在农耕社会内部,通过改变生产关系来提高和解放生产力。加之兵农不分,战争都是以部落为单位,在一个强大部落首领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滚雪球式的联合作战,原来就不多的战利品主要归部落而非个人所有,相应地,对兼并的土地和臣服的人口的分封,也是以部落为单位进行的。因此,这种战争不仅没有像西方那样打破原始氏族制度和血缘群体共有制,形成并强化了个体财产私有观念和相应的个体私有制度,反倒保存和强化了氏族制度和血缘群体共有制,并以此为核心,将政治权力渗透到氏族制度之中,使之向血缘氏族的宗族化和异血缘群体的拟血缘化发展,形成中国特有的血缘和拟血缘群体共有制。

通过一系列内敛兼并战争所形成的国家,不是也不可能是西方式的、建立个体私有制基础上的集私为公的国家,而是也只能是在氏族制度基础上,以最强大的部族为核心,以血缘的亲疏远近、归附的早晚或效忠的程度为分层标准,使以血缘氏族为核心的拟血缘的部族联盟像滚雪球一样一层层越滚越大,最终形成一个把不同地域分散的同质文化凝聚成一个整体的、金字塔式网络结构的家国同构国家。

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基础上的金字塔式家国同构国家,只能以“民以土生,君以民存”的方式,从乡村一家一户的“毛细血管”中,聚集起各级统治群体所需的一切管理与消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农养政。这就从根本上将劳心者与劳力者牢牢地栓在一起。一方面,从帝王到百姓的各级父家长,所具有的只是建立在血缘与拟血缘群体共有制基础上的土地与人口的宗主权,以及相应的经济利益——土地、赋税与劳役的支配权,而非西方式的个体或家族所拥有的那种可以自由支配其财产的所有权或“个人单独经营的土地耕作,以后不久又出现的个人的土地所有制”(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另一方面,他们还必须承担起保障其所辖群体生存与温饱的重任。因而,这种国家政权所保护、发展并完善的,也只能是一整套从政治权力与权利到主要生产生活资料(土地),按差等共有与分享的血缘和拟血缘群体共有制度。

要而言之,血缘和拟血缘群体共有制,乃是中国文明不同于西方文明的特质之所在。

祖权和祖制的专制

如果将血缘群体比喻为中国社会的细胞,那么,拟血缘群体社会便是由这些细胞组成的细胞组织,而整个家国同构的国家,则又是由这些拟血缘细胞组织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一个金字塔式的网络结构。血缘与拟血缘群体共有制,便是这个有机体长寿不衰的遗传基因密码。

首先,西方文明社会在打破氏族制度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祖先崇拜观念,为了保证相应的社会凝聚力,不得不转而求助于上帝和宗教这个社会精神支柱。而中国文明社会则保留并发展了氏族制度,因而也就保存和发展了祖先崇拜观念,从而使“祖权”和“祖制”成为血缘与拟血缘群体共有制的精神内核——对血缘群体而言,共同的祖先依然是将其子孙凝聚在一起的精神与情感力量;对拟血缘群体而言,通过一系列同质文化间的内敛式兼并战争,逐渐形成的以炎黄为共祖、集各路血缘祖先与地方神之大成的拟血缘群体祖先崇拜观念,便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群体凝聚力。这种根深蒂固的祖权和一成不变的祖制,把每个中国人都纳入到血缘与拟血缘群体生生不息的生命洪流中;每个血缘与拟血缘群体的父家长,本质上,都只不过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和祖权的执行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对自己的身体都没有自主权的中国人,即使他贵为天子,面对血缘或拟血缘群体的祖权和祖制,也只能伏首称臣。

其次,累世聚居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还形成了与祖先崇拜意识相辅相成的“群体利益至上”观念。“独苗难活”、“独木不成林”是植食文化群共生共长方式生发出的独特的共生共荣观,进入金字塔式阶级社会后,便衍生成“天无私覆”的天道观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拟血缘群体共生共荣观,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尚书·周书·蔡仲之命》)。因为每个中国人都只能生活在以群体为本位的上下纵横、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变幻不定的关系网中,而且,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纲举则目张。所以,它要求各级血缘与拟血缘父家长,必须本着对祖先负责的精神,以其所辖的群体利益为重。“群体利益至上”就成了血缘与拟血缘群体共有制运作的根本原则。即或是身居金字塔顶尖的帝王,天下也并非属于他个人所有,而是属于他一家一姓血缘群体所共有,并且还为所有官臣子民构成的拟血缘“国族”所共有。他不过作为血缘与拟血缘群体父家长们的总首领,代表着各路祖先,管理着他的臣属与子民。这种独特的身份与角色,在赋予他西方君王无法比拟的权威、权力与权利的同时,也从根本上规定了他独特的社会责任、义务与权限:肩负着保证其子孙后代永享祖宗基业和江山社稷的重任,他只能循规蹈矩,恭行祖制,而不可能向西方的君主那样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原则上,他必须同时以血缘和拟血缘双方的群体利益为重,为此,他不仅不应贪图个人的私利,也不应只顾及皇亲国戚的私利,而应兼顾好家、国共同的长远利益。而他的主要职责就是随时掌控、均衡各方政治、经济利益分配与发展的份额。等而下之、从王公贵胄到编户齐民的各级父家长们,更不能例外。尽管他们所辖的血缘与拟血缘群体有大有小,实际所负的责任轻重不一,但以“群体利益为重”这一根本原则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具体以血缘或拟血缘哪一级群体利益为重,以及如何权衡与把握按差等共有与分享利益的“度”而已。

要而言之,中国的专制其实并非帝王的专制,而是祖权和祖制的专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课余生活
初中生活
我渴望彩虹永驻
做家务
不败的心花
爱是一种幸福
信念
音乐
感恩父母
母亲节
阳光般的温暖
好书伴我成长
妈妈的生日
读书
一盏昏黄的壁灯
我就在这里,等你归来
人生长恨水长东
古代女子另类离婚记
雕绘景色工妙绝伦 贺丘自吊浑然天成
诗思禅心共竹闲
六种方法突破“句子的含义”
山冈上的年味
亲情永不缺席
那片海,被风吹干了悲伤
梵高,还是猫?
民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及启示
成功了就一定会幸福吗?
我的北关,我的城
教师中的“狗头金”
那些天,父爱陪我一起度过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再别康桥》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蔚蓝的王国》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中考语文成语运用、病句、文章修改试题精选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伤仲永》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我的中国心》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歌词三首》互动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新闻两篇》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使至塞上》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六则学案
八年级语文词语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四首》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