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略论女性主义及其文学的几个问题

略论女性主义及其文学的几个问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17

略论女性主义及其文学的几个问题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了,在现代社会,决定男女是否平等的关键因素,仅仅只是在智力和才干方面。但是现代社会的才干和智能已经深深地打上了雄性、刚化的特征,女人在这个社会当中,要想获得较高的智能和才干,就难以摆脱自身被雄性化的影响。女性的雄性化将会带来巨大的家庭和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问题。对未来男女平等应建立在男女双无性别化的基础上这一说法还不能过分强调。应当弱化的只是关于男权观念意识来规范、评判、衡量及其所要求的男女两性的那些人为不合理的东西。就天赋而言,男女本无太大差异,有的只是各自独具的特质。阴柔与阳刚的互补、共存、互动将是人类社会乃至宇宙的永恒运化发展的主旋律。道家学说中有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制大,尊崇女性的思想精粹,正可以成为当代后学中重构女性文化可资借鉴的思想。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特征”、“双性文化特征”

引言

首先应当为女性主义正名。抛开了女性解放运动中那些偏狭、极端的、非理性的女性主义的因素,而是旨在挣脱男权统治的樊篱、摆脱男性霸权,揭露并批判其危害和不合理,充分地张显女性的特质、自身天赋和才干,从而使女性自身获得相应的平等自由和解放,这样的女性主义的概念及其内涵是应当给予积极肯定的。不能因为它产生过一些偏狭极端的非理性的现象就给予否定。

女性主义运动、女权运动说到底是妇女的平等自由和解放运动,应当属于整个人类的自由解放运动之一部分。伟大的法国思想家傅利叶就说过:妇女解放的程度是一个社会解放程度的标志。

一、几个问题的提出

1、女性主义运动应当从现行的男权社会中争取哪些权益?哪些权益已超出了女性主义运动范畴,应当属于整个人类解放运动的范畴,即包含每个不分性别的人类个体都应当争取的自由和解放?比如通常所说的人权、民主、平等、自由则是属于不分性别为全人类所要追寻的目标。

2、在男女先天综合秉赋的比较中,男性先天就比女性更优越吗?在当今社会的现实中仍旧造成男女不平等的因素究竟是哪些?虽然当今社会已经在制度上消除了男女不平等的因素,但在当今社会现实中,男女仍旧不平等,广大妇女仍然处在男权统治的樊篱和阴影之下,另外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女性的社会成就、才干和智能仍然普遍的不及男性。这难道是由男女先天所具有的优劣差异所决定的吗?事实上这绝不是男性天生比女性优越的结果,因为现代生物学、生理学上根本找不到任何依据,有的只是体力、耐力、空间感、直觉感等方面有差异,这是各有长短的差异,并且不是决定智能和才干高低的先天差异。造成当今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因素和男性比女性优越的表面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先天因素,而是后天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一是根源于人的自私本性,其二是根源于数千年来男权社会统治所形成的强大的,已经深深印化在人们头脑中的阻碍女性智能和才干发展的传统文化和观念意识。

3、哪些传统文化和观念意识(包括已深深印化在男性和女性头脑中的那些观念意识)是需要给予解构和重构的?比如,男性应该有什么样的观念更新才能促进当今社会妇女的解放?女性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内涵才意味着具备了自我解放的内在因素?因为妇女解放不仅关系到女性自我素质的更新和完善,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外在更新和完善。因此男性的观念意识的更新完善和女性自身观念意识的更新和完善,以及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度更新、完善与发展和人性自身的进一步完善这三个方面是当今社会妇女解放的关键所在。

这就需要我们应当进一步分析和判明的是:哪些“女性特征”是在男权统治的观念意识的标准、要求和规范下强制赋予女性的所谓“女性特征”、以及在男权统治的观念意识下,在男性和女性头脑中所形成的所谓“女性美”、“男性美”的观念?比如女性应当以柔弱、温顺、庄重,贤良、仁慈为美,而刚强勇敢、富于竞争和开拓精神、气魄宏大、志向高远等等则只是属于男性美的特征,这些观念意识正是应当被解构和重构的,事实上这些传统美的特质是男女双方完全可以相互共有的。此外,还需要我们应当进一步分析和判明的是:哪些女性特征是女性真正独具的优良天质?而这些真正的女性特征是应当保留并发扬光大的。如此才能形成阴阳协调、互补共存、共生发展的社会。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教是明显歧视妇女的。道家学说中,老子的思想不但无歧视妇女的地方,还有许多推崇女性美德之处,如十分推崇女性秉赋中就有的阴柔和柔弱之德等,道家学说中这些有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制大,尊崇女性的思想精粹,正可以成为当代后学中重构女性文化可资借鉴的思想。真正的佛家思想也无歧视妇女之说,佛陀不但不歧视妇女,甚至认为动物都应被视为是与人平等的众生。后来的一些佛学典籍中有许多内容并非佛陀的思想,而是后人的杜撰。比如关于歧视妇女的内容,就必定是杜撰,佛陀是坚决主张众生平等(包括一切动物生灵,何况妇女)。众生平等是佛陀的最基本的思想之一。佛陀从来就没有说过女人生来前世的恶业就比男人的多之类的话。要想消解佛教中歧视女性的因素,只需要回到真正的佛陀思想中去就行。

基督教的《旧约》是典型的男权意识的产物。而《新约》则是倡导男女平等、天下人平等思想的。最歧视妇女的宗教莫过于某些偏狭极端的宗教。传统的宗教文化中歧视和阻碍妇女发展的话语就属应当解构之列。

男权统治在人类历史上已延续了大约一万年左右,特别是男性凭借最近的数千年人类进入语言文字和制造精巧的工具的时代,更是将男权统治地位通过文化、思想、制度加以稳固和强化。比如,在东西方的语言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带有性别歧视和性别划分的语言。西方语言当中就存在阴性和阳性词汇之分,这些词汇的规定,其中有许多正是男权统治的产物,就连女性(FEMALE)和女人(WOMAN)都仅仅只是雄性(MALE)和男人(MAN)的派生词,这说明了女人从根本上是依附于男人的。“中文与世界上几乎所有文字一样,无不打上性别歧视的烙印,中文里存在着许多‘女’字旁含褒义的字:好、妙、娴、婉、嫰,但也有不少‘女’字旁含贬义的字:奸、嫉、妒、婊、娼、妓、奴、妖,……直接以‘女’字作偏旁则多少表达了男权主义偏见对造字文化的直接渗透,”[1]这些深深渗透到语言文化当中的男权意识观念也应当给予解构。

经过数千年的延续,男权文化的很多内容已经渗透到每个时代的男性和女性的观念意识中,并成为了他们自觉和下意识自觉的共识。比如做家务、养育子女和服侍公婆,成了女人的天职,抛头露面、社会活动则是男人的天职,在男权的观念意识下,评价好女人、好男人也有了共识和标准。一个好女人的标准不外是:漂亮温柔、贤惠、做家务能干,好男人的标准则是:事业成功、有身份地位、会体贴关怀人(注意:这里的体贴已有了很强的恩赐和居高临下的意味)。妻子因夫贵而妻荣,女人真正成了有象征性的月亮,要靠太阳的反光才能发亮。时至今日,男性、女性自幼年起就深受男权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的规范。小女孩如果太爱闹、太活泼、太冲闯、太有个性……就会被认为不稳重和不正常而要被管束和调教。不但周围的男性这样认为,连女性(包括其父母和周围的女性同伴)也这样认为。女孩子必须学会变得文静温柔和稳重……,对男孩子,调皮、性格活泼、个性强、好冲闯、富于征服精神和竞争精神……则被认为是好事,反之则不正常。男女在幼小时就受此教育和规范,长大后当然就只有进一步的就范。大多数女性甚至将充满男权意识观念的许多对女性的要求、规范自觉地当作了自己的信条,由此可以为自身带来实惠,一般的女性,没有谁会轻易地反抗,因为反抗的代价是巨大的,结果是不好的。在今日社会,虽然“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观点已经过时,但在深层次上,男性歧视女性,女性下意识地自甘歧视的观念意识则还根深蒂固的存在着。比如,上述对女性从小就开始的规范、要求和对好女人的评判标准等等仍然十分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又比如,男人常常自豪地指证几乎所有的大思想家、哲学家、指挥家、音乐家、建筑师皆是男性,极少女性,来说明女性不如男性优越。事实上这些举证仅仅是表面现象,根本不能说明问题。如果这样的举证能成立,那在一百多年前女人身受歧视和压迫的严酷封建社会,成功的男人更是远比女人多得多。再有,比如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又如男性的择偶观中至今一直还深深包含着不能找女强人,女人不能太深刻、太能干,只应当温顺和贤惠,否则难以相处的意识,等等。此外,丈夫凶而严厉,妻子柔弱顺从被认为是正常的事,甚至是天经地义的;但“妻管严”则是反常的,丈夫将会被别人当作的笑料,妻子也不会获得人们的赞赏,反会被认为是母老虎。女性择偶时“嫁汉穿衣吃饭”的观念依然深重,男人是否靠得住(能依赖),即在经济上、社会地位上和情感上能否可以依赖是其最重要的择偶标准,还有男性天生就比女性优越的观念等等还极为根深蒂固,……等等,这严重地阻碍了女性的成才和全面的发展,也就当然会形成成功的男人比女人多的现象。但这绝不是男性天生就比女性优越的结果,因为现代生物学、生理学上根本找不到任何依据,有的只是体力、耐力、空间感、直觉感等方面有差异,这是各有长短的差异,并且不是决定智能和才干高低的先天差异。

男女不平等的深刻根源在于人的自私本性,根源于人的一种弱肉强食的生物本能。人类社会在进入了男权社会之后,女性成了弱势群体,成了“失声的集团”。对妇女的霸权最深刻的根源是人性的自私和贪欲。凡人都有自私和贪欲,男人象占有财产般先将女性的某些权益给予剥夺,从而在世界上首先就排除了一半人来与之争夺权益。只需在余下的半数人——男性中进行竞争。由此为男人带来的好处是极大的,男人是不会轻易放弃这一业已得到的好处的,就像奴隶社会,一批人将另一批人划为奴隶,他们是不愿轻易放弃由此划分所获得的巨大好处的。除体力之外,男性无任何先天优势优于女性,特别是在先天的智能方面,男性不应当再对女性有优越感,因体力强在以智能为主的现代社会已无任何优势可言。对女性美应当进行观念的转变,美应当在于气质、素养和性别特性,而不应当只看重外表,更不能丧失女性的天然优良特质,而以男性化的女性作为美的标准。小说《简爱》中的女主角简,便是一个塑造得较为饱满的、具有真正的妇女解放观念意识的可爱的女性。她相貌一般,身材瘦小,但却有优秀的文化素养和才智,更重要的是,她极为自强、独立自尊,在男人面前力争平等的优秀观念意识,但又没有半点女强人感情粗糙和男性化的味道,而是情感十分的丰富饱满、富于女性魅力。这正是当今时代所需要的、具有真正的妇女自我解放意识的女性之成功形象。在关于男女外在美的审美意识上,也存在相当多的需要解构的误期。比如过分看重女性的外在美,而对男性外在美则可以将就,这种旧式的“男才女貌”的审美意识应当属于抛弃之例。这种观念无形中深层次的将女人限定为男人的花瓶和附庸,极度的压抑了女性才干和智能的发展,但却大力激发了男性智能才干的彰显。这种观念貌似无关宏旨,实则危害极大。长此以往,即使在当今社会,也仍造成了绝大多数女人仅仅在把外表美作为其人身最重要的追求所在,这进一步拉大了男女在才智上的距离,而使得现代社会不是消解,而是强化了男女不平等的基础。本人认为,就人性的美而言,男女双方都应当基于这样的共识:人性之美主要在于内在修养气质、才智及其在外部的言谈举止、表情动作中的显现,而绝不是在于单纯的外表美。以往这种意识仅仅只成了对男性美的审美共识,今后应当成为男女追求人性美的共识。如此才能有助于使妇女在人生的追求中找到最重要的价值所在。才能激发妇女去追求较高的内在精神修养和品位,注重开发自身的才智。在这里类似于简爱这样的相貌平平,但却注重开发自身较高的才智和内在的精神素养、气质风度,从而获得了高品位男士青睐的女性,应当给予当今社会女性追求自身价值巨大的启迪。

关于未来社会,男女双方要想能实现平等、互补、共存的伙伴关系,我十分同意西方女性主义人士所提出的“双性文化特征” [2]之说。对此有学者特别指出:“提倡建立和发展‘双性文化特征’并不意味着完全取消和混淆男女两性的特征,而是在充分的尊重男女独立人格的基础上扬弃传统文化的弊端和偏见,完善和发展健康的人性。……而建立‘双性文化特征’首要的是社会文化应当改变以往的视角和态度乃至精神,接纳、正视女性以往的历史和现实存在。”[3]我以为这是非常精辟的认识。

走男女“双性文化特征”,男女两性性别的弱化,也许是未来社会男女进化发展的一种趋势。但阴柔与阳刚的互补、共存、互动将是人类社会乃至宇宙的永恒运化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对未来男女平等应建立在男女双无性别化的基础上这一说法还不能过分强调。应当弱化的只是用男权观念意识来规范、评判、衡量及其所要求的男女两性的那些人为不合理的东西。就天赋而言,男女本无太大差异,有的只是各自独具的特质。对这些独具的天然特质正是阴阳互补、共存、互动的条件,我们不但不能将其抹煞,而应当对其给予充分肯定并使其充分发展才是。否则世界将变得多么单调乏味,人将变得男不男、女不女,这并非是男女得以平等平权的必要条件。妇女得以自由解放、健全发展的真正充要的条件是彻底消除那些在男权观念意识下人为设置和业已形成的种种阻碍女性发展的因素,特别是要消除那些阻碍女性才智发展的因素。因为造成当前社会男女仍然不平等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后天形成的现实中男女在才智方面存在着差异。

但是,在当今社会,妇女解放的道路仍然十分艰难而崎岖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当今的人类其人性还远未达到足够高的完善程度。由此,男权统治的某些观念意识就还没有完成好它的功能和作用。比如现代知识家庭中,夫妻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也都有各自的事业和主见,要想建立平等和谐的合作伙伴对话关系,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双方的人性已达到足够高的完善程度。否则一旦出现意见不一致时,通常必然是以恶性的争吵来收场的。特别是双方性格都十分强时,争吵就更是频繁。因为现代社会的高学历知识女性,如果要想事业有成,必然要在社会中斗智斗狠,而现代社会的事业竞争是日益激烈的,是需要斗智斗狠的,社会的竞争宛如战场,非理性的东西十分多,完全凭智能、凭才干去干事是不行的,更为必要的是要凭借智能在人际关系中周旋,该狠毒时要狠毒,该狡猾、玩弄计谋时也必须有手段等等,如此一来,女性天性中的柔顺、温良、慈爱将难以保存,女性的男性化转向将是必然的。这必然造成现代社会男女相处的困难。本来在现代社会,决定男女是否平等的关键因素,仅仅只是在智力和才干方面。但是现代社会的才干和智能已经深深地打上了雄性、刚化的特征,女人在这个社会当中,要想获得较高的智能和才干,就难以摆脱自身被雄性化的影响。女性的雄性化将会带来巨大的家庭和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问题。除非,当社会竞争变得不是如此的激烈,不再凭借暴力和斗狠,竞争变得有些温文尔雅时,女性才可以变得在才智上跟男性一样,但却能始终保存柔顺、温良、慈爱的天性。否则,只要男女双方人性完善的程度没有达到足够高的水平,那么在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解决男女相处问题的某些传统方法也许还不得不继续借用。旧传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以树立男性权威来解决问题的。要求人们仍然坚守某些男权观念意识,使得女性要么只做贤妻良母,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自己的事业,这种方法当然是应当抛弃的;而现代社会对妇女的要求则变为:要么就是既要在事业上有成就,又是贤妻良母,能在与丈夫相处时会温顺忍让,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只有个别极优秀者例外。当今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充满恶斗的雄性化时代,要求女性如此这般,这其实是对女性的极大苛求。但这是无奈的,因为当人性不完善时,正如一山不容二虎,两强相遇必有争斗。或者反过来让男人变得柔顺忍让,既做贤夫良父,又能事业有成,让女性成为家庭主宰的权威人物。这既不可能做到,又违背人的生物天性。当然从理论上讲,男性是应当变得柔顺忍让,应当学会与女性互尊互助、平等协商、平等对话的。但是,男性要学会柔顺忍让这比女性来的困难得多,因为这有生物性先天决定的成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六一”联欢会发言稿
大队长竞选发言稿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邓说之倔的后果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感动
《草船借箭》缩写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竞选升旗手发言稿
班长竞选发言稿
雨夜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社会和谐与政府管理创新
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浅谈高职应用韩语专业《旅游韩语》课程教学
掌握社会文化对韩语专业学生学好韩语的作用探析
鉴赏语言·悟觉语言·内化语言
分析中小旅行社制定产品策略的途径
市场营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浅谈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思考
论高校韩语教学的创新
市场营销在网络经济中的研究分析
语言艺术性在小学语文课堂语言教学中的体现
论政府管理创新的原则
业务分析需要清晰架构
关于“9·11”事件后对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再认识
论我国OTC药品营销策略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相关介绍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1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2
《最大的“书”》 整体阅读感知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难点分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2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师语录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1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2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