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个人主义与全球化时代的自由与社群

个人主义与全球化时代的自由与社群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9

个人主义与全球化时代的自由与社群

双重危险

象所有其他的生命一样,人类生活是共享的、接受与给予的生活,是在交流之中息息相通的 生活。今天,这一构成人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社群正遭受到来自两方面的威胁:一方面是现 代人不断升级的个人主义,另一方面是包括人际关系在内的一切事物的全球市场化。那么, 何谓真正的自由:是个体选择的自由、市场中的自由企业,还是社群中的相互信任与团结?

A.现代化意味着人的个体化

一切事物及服务的全球市场化在今天远甚于纯粹的经济行为。它已成为人类生活无所不包的 律令。我们都是顾客与消费者,而不论除此之外我们还会是什么。市场已成为生活哲学与世 界宗教,而对某些人来说甚至意味着“历史的终结”。无所不在的市场化在各个层面给社群 带来了破坏。因为人仅仅以其市场价值而被加以衡量,他们仅仅因其能对市场提供什么以及 能买得起什么而被赋予价值。

传统家庭社群由于一部分成员的超负荷工作和另一部分成员的长期失业而日益遭到削弱。其 社会整合功能也日趋式微。随着德国的重新统一,大量的原东德妇女主动去做绝育手术,以 便能将在就业市场上参与竞争。

市民社会日益向两极化发展:一方是富有的上层阶级,另一方是赤贫的大众。富人生活在镀 金的囚笼之中而从不越雷池一步,穷人则在铁桶般的监狱和贫民区中过着贫乏单调的生活。 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着社会契约吗?这一卢梭颇具讽刺意味的质疑,其答案是否定的。

尤其应提到的是,生产的国际化已使民族社群及其福利状况遭到了削弱。跨国公司对涉及财 产的社会责任的无视何以能够被起诉?他们唯一的目的是股东间的利益分红。在国家的层面 上,他们不再能被加以控制或唤起其责任感。资本流动的国际化使得国家政府对其施行控制 变得不大可能。相反,它们自身也须依赖其而存在,那么,试问:民族国家已经过时了吗?

人类自由的三个维度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双重危险中的个人一面,并且考察现代世界渐进的个人主义是否能为个 体尊严及个人自由提供支持。

1.自由的第一个定义,就我们所熟悉的政治史而言,是作为支配的自由。因为,迄今为止 的一 切历史都可以被视作针对权利的持续斗争以及个人自身权利的增长,在这一斗争中唯一可称 作自由的人是权利的占有者与支配者。失去权利与受其支配则被称作“不自由”。“自由” 的词源学意义之一来自于奴隶社会:(在其中),只有主人——而非其奴仆、女人与孩童是 自由的。但是将自由理解为支配的人,是以他人为代价的自由。他们的自由意味着对他人的 压迫;他们的财富使他人陷入贫穷;他们的权利使弱者无权无势。

将自由理解为支配的人,事实上只知道视自身为支配性的主体,而除此之外的一切只不过是 他们的产业与附属物。自由的功能是财产。他们不懂得将他人作为人来看待。即使我们今天 说,如果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便意味着自由,我们也仍然只是将自由作 为支配——即人对自身的支配来理解。C·B·麦克弗森指出,资产阶级的解放是如何将封建 制度引向“独享的个人主义”的:没有人是任何主人的奴隶或农奴,人人是自己的主人,人 人属于自己。

任何人都同等地具有自由的权利。个体自由仅受限于其他个体的自由。因此,任何要求自由 权利的人都必须同样尊重他人的自由。人人是他人自由的边界。没有人凌驾于他人之上;人 人仅决定自身。每个人在其自身的意义上是自由的,没有人对他人抱有兴趣。这便是互不干 涉的单一个体的社会——一个人际冷漠的社会。这样,自由被泛化了。但这是真正的自由吗 ?

不:因为一个人不是一个个体。区别是简单的,但很少被触及。按照其拉丁文涵义,个体( individuum)乃绝对不可分之物,就像“原子”(atom)在希腊文中的涵义一样。一个人,相 比 较而言——像马丁·布伯所表达的(追随费尔巴哈、黑格尔以及荷尔德林)——个人存在于 他或她的关系之中,我、你关系、我们、我—自己以及我—它关系的共振区域,在此关系网 络中,个人成为获取与给与、聆听与行动、经验与感知、听觉与回应的人类主体。脱离社群 的个人难以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只有当我们从个人主义走向人格主义,我们才可以探讨人 道主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倾听
心灵的距离1
素质教育应从身边做起
心灵的距离3
母亲的价格1
我美丽应为我
都是嘴馋惹的祸
我的视线3
珍惜所拥有的青春1
都是mp3惹的祸
心灵的距离4
秋风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素质教育应从身边做起
我有一个梦想1
我有一个梦想2
只能将莫测说出(组诗)
不淡定的中国人
南方(组诗)
从“三个一”感受新常态
贪官互相“设局”上演反腐奇观
瘾君子回头,打造禁毒基地
渗透(三首)
苹果树(组诗)
美国中小学为何没有班干部
科学家也“无聊”
独坐人间(组诗)
游子山,一个让心沉醉的地方
欧洲人如此淡定
高考巨无霸
董小波谈油画
《竹乡之歌》(北师大版二册教材)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丑小鸭、语文园地七、数星星的孩子、爱迪生救妈妈 教案教学设计
教版小学人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名字》(北师大版二册教材)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重阳诗词三首》教学设计(补充教材) 教案教学设计
作文导写教案《语文园地三——画秋天,写秋天》 教案教学设计
《白杨》《桃花心木》《乌塔》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牛郎织女》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一网情深》——《夏洛的网》新书推介课 教案教学设计
紧扣题眼品读感悟——苏教版第八册《特殊的葬礼》第二课时教学设想 教案教学设计
主动探究,悟情明理——《丑菊》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营造情感浸润的课堂,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月光曲》精彩片断赏析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