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心理角度谈《红楼梦》中十二钗的典型人物

从心理角度谈《红楼梦》中十二钗的典型人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20

从心理角度谈《红楼梦》中十二钗的典型人物

从心理角度谈《红楼梦》中十二钗的典型人物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种成就不但体现在故事结构的整体构思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曹雪芹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非常看重心理描写,而正是心理描写的细腻到位使得故事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金陵十二钗中的部分典型人物为例,从心理角度分析其人物特色,探究曹雪芹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一 多愁善感的人物性格特征

林黛玉是金陵十二钗之冠,也是贾母非常疼爱的外孙女,曹雪芹将林黛玉塑造成了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标准的美人,清新脱俗,宛若天仙,才华 横溢,性格孤傲,又不沾人间烟火。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林黛玉属于性格柔弱的类型,这与她的家庭出身和成长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林黛玉前世是三生石旁边的一株绛珠草,受到赤霞宫神瑛侍者的甘露恩惠,便愿意跟随其下凡人间还尽眼泪。今世的林黛玉则成为了林如海和贾敏的独生女,年幼时因为其母亲身患重病不幸去世,而其父也因病身亡,才被迫寄养在荣国府。从林黛玉的生长环境可以得知,她自幼生活在较为凄凉的家庭氛围中,很早便感受到人世间的炎凉。一个人的生长环境是决定性格特征的因素之一,林黛玉柔弱的性格便是自身生长环境的一个侧面反映。

由于林黛玉身体虚弱,每天必须吃药治病以维持健康,于是产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病态美。“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首诗恰如其分地将林黛玉的整体形象进行了概括,暗示她是一个具有卓越才华和俊美面容的奇女子。在进入贾府之后,尽管受到了很多人的宠爱和珍视,但是每天仿佛生活在阴影之中,童年的凄凉经历让她对周围的事物提高了警觉,增强了自我防护意识,只要有一句话不顺她的心意,便会暗自流泪,独自伤心,由此可以总结出林黛玉在贾府里的生存规则就是不能多讲一句话,不能多走一步路,这进一步加强了林黛玉多愁善感、孤芳自赏的性格特征。林黛玉平时寡言少语,喜欢安静的生活环境,在贾府大院里很少与其他姐妹们嬉戏玩耍,只愿同贾宝玉在一起,在住进大观园的潇湘馆后,取名为潇湘妃子,并在院落中种植了翠绿色的竹子,意在显示出她的清高。

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并不意味着性格懦弱,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其叛逆的一面。《红楼梦》是女性的悲剧,同时也是女性的赞歌,它通过文学的形式沉痛地打击了封建社会的礼教制度,揭露出封建礼教扼杀人性的本质特征。林黛玉恰恰是曹雪芹反击封建礼教制度的先驱人物,虽然她体弱多病、性格孤僻,但是在她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对封建制度的痛恨和对自由婚姻的向往。在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究竟选择谁做贾宝玉的妻子,一直都是贾府高层所关心的问题。随着接触的深入,贾宝玉越来越发现林黛玉才是自己唯一的知己,她能够了解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与自己志同道合。薛宝钗尽管可爱可敬,但没有林黛玉那种叛逆的特质,非常顺从封建礼教的安排,于是难免与贾宝玉在心理上产生了一些隔阂。在封建礼教制度的深刻影响下,贾府的高层即贾宝玉的祖母和父母,愈加发觉薛宝钗更加符合儿媳妇的标准,因为她能够很好地将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控制在封建礼教允许的范围内,而不是像林黛玉那样有着明显的流露。林黛玉尽管是贾宝玉的挚爱,但没有权利选择让她做自己的妻子,而是必须顺从长辈们的意愿,顺从封建礼教的安排。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中隐含着柔弱和叛逆,正是这种复杂的性格特征赋予了她与众不同的人物特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重量级人物。除了林黛玉之外,《红楼梦》中还有不少女性具有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征,却罕有林黛玉那种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特质。如果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度,而在文学作品中又有主次之分的话,则次要人物的加入往往是为了更好地反衬出主要人物的鲜明个性,增强读者对主要人物的认同感,使主要人物的命运得到更加全面的展现。

二 圆滑世故的人物性格特征

薛宝钗是薛姨妈的女儿,拥有着显赫的身世,她举止典雅,容貌俊俏,优越的家境使她从小享尽荣华富贵,因此对封建礼教制度并没有太强烈的反抗心理,甚至劝说贾宝玉为了光宗耀祖应该投身仕途,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讨好贾母等长辈并颇具心计,由此可见,薛宝钗为人处世的圆滑世故。与林黛玉被迫流落在贾府不同,薛宝钗进贾府可谓是风光无限,车水马龙,豪华气派,足以显示其不凡的身世地位。圆滑世故的薛宝钗在贾府里左右逢源,同样也深得贾母的喜欢,她的性格与林黛玉截然不同,热情开朗、善于交际,在众人面前落落大方,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大家闺秀。薛宝钗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再加上父母的教诲和在官场中的耳濡目染,自然造就了其善于揣测别人心理的本领。在她看来,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她心思缜密,做事较为谨慎,有违封建礼教的事情几乎不做,可以说是一个忠实封建礼教的守卫者。当贾宝玉挨打之后,薛宝钗给他送药时说“若能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于忍受这样的皮肉之苦”,意思就是如果当年听我的劝说熟读四书五经考取功名的话,就不会这样惹长辈生气了。见贾宝玉不予理睬后又接着说“就算你不喜欢读书,也必须假装出一副爱读书的样子来”。这令贾宝玉非常反感,从这里可以看出,薛宝钗和贾宝玉在价值观取向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为今后他们的婚姻悲剧埋下了伏笔。

与林黛玉的单纯可爱不同,薛宝钗善于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这一性格特征,曹雪芹刻意在多个故事情节中进行细节描写。贾母过生日,众人陪伴贾母赏花,此时的贾母看见娇艳的花朵不禁感叹岁月无情,并说“花开虽好,只可惜白发不是赏花人啊”。薛宝钗却灵机一动,马上安慰说“老祖宗是越活越年轻,赛过南极老寿星”。心情失落的贾母听到这一番话后颇为高兴,并夸赞薛宝钗懂事听话。《红楼梦》在塑

造人物形象的时候,有一个突出的技巧,就是扼住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反反复复地推敲描写刻画,然后在这一主要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再拓展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从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当然,在塑造薛宝钗这个经典的人物形象时也不例外。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绝非仅仅代表着阴险狡诈、八面玲珑、沽名钓誉的势利小人,而是寄托着作者曹雪芹复杂的情感和感慨,一方面赞美这位少女的聪明可爱,怜惜她悲惨的命运结局,另一方面又痛恨她对封建礼教制度的百般顺从,自己本性纯真的一面已经被消磨殆尽。

贾家是一个矛盾重重、派系复杂的大家族,为了赢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薛宝钗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深知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即“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正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末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薛宝钗特别注意迎合和揣摩贾府中地位显赫人员的心思,以求博得他们的一致认可,对于贾府中地位卑微的赵姨娘等人也没有一味地鄙视和排斥,这种温和中庸的态度使她在贾府中收获了很好的人缘。贾母称赞她稳定平和,就连从不夸赞他人的赵姨娘也发自内心地评价她“真是又大方又得体的大户人家姑娘”。薛宝钗的这种圆滑世故不应该被绝对地否定和批判,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圆滑世故的性格同样也是自我保护的有力武器,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别人的侵害,为自己的生存发展赢得机遇。薛宝钗做事周密细致,富有热心,在分送礼物时,不论与自己关系好的,还是与自己关系生疏的,都不忘送一份,以显示自己的情谊。这种做法符合她圆滑世故的性格特征,也使她在勾心斗角极为严重的贾府里广受好评,这一点无疑是令人敬服的。

三 阴险狡诈的人物性格特征

在《红楼梦》中,最符合阴险狡诈这一人物性格特征的当属王熙凤,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侄女,贾琏的妻子,她长着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吊梢眉,体格风韵,妩媚多姿。同时,王熙凤精明能干,是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并深得王夫人和贾母的信任。王熙凤的性格中具有中国古代女性罕有的独立思想,在那个父权和夫权思想极为严重的封建时代实属不易,代表了中国古代女性争胜好强的一面,然而她的阴险狡诈却让人唾弃。王熙凤对丈夫的不顺从,更多地是因为女人内心深处的妒忌心理,她对金钱和权势的掌控欲望,则更多地显示出了她的贪婪心理。

在为人处世中,王熙凤就像一个高水平的心理学家,非常善于察言观色和揣摩对方心思,经常对方还没有开口,她就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推理得知对方要说什么,这在很多场景中都有着充分的展现。能够及时地顺应对方心意,急转直下而又不落虚伪的痕迹,这样的本领在《红楼梦》里,只有在王熙凤身上可以发觉得到,因此,后人在评价她的时候总是感叹其机变之神速。王熙凤的阴险毒辣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不足以得到充分体现,一旦她遇到关乎自己切身利益或者人格尊严的事情的时候,便会使出浑身解数,将这一性格特征展现地淋漓尽致,而且她在与人争斗的过程中往往会迎难而上不甘示弱,不但在气势上要压倒对方,更要在心理上保持强者的姿态。

四 热情豪爽的人物性格特征

《红楼梦》中的大多数女性都具有柔弱典雅的性格特征,而以史湘云为代表的性格热情豪爽的女性则给故事情节注入了新的活力。史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她的身世与林黛玉较为相似,在爱情追求上却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薛宝钗的影响,她在日常生活中心直口快,任由自己的性子做事,很少考虑事情的后果,甚至在喝醉酒后在院子里的大青石上面呼呼大睡。由此可见,她在性格方面既没有林黛玉的那种

多愁善感,也没有薛宝钗的那种圆滑世故,更多地是流露人性中的纯真。史湘云是一个懂得珍爱的人,她珍爱着自己的生命,珍爱着自己的朋友,也珍爱着生活中的每一次感动。在对湘云的判词写着:“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判词述说了湘云生于富贵,长于忧患,自幼失去父母,只能在贫困潦倒中度过苦痛一生的悲惨遭遇。她的一生极富变化,因此她的性格特征也随生活境遇的转变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豪爽率直热情是史湘云最大的性格特征,因此给贾府带来了很多欢声笑语,虽然史湘云在《红楼梦》中的地位不及林黛玉、薛宝钗等人,但也是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人物,在很多故事情节的展开和推进中发挥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也为其他几个重要人物性格的展现起到了衬托作用。例如,在宝玉过生日时,与宝玉在一起卷袖划拳,呼三吆四的行为表现,仿佛忘记了自己的女子身份;有一次大家一起看完戏后,王熙凤故意只说出了半句话,问演小旦的“活像一个人,你们有没有看出来”。如此明显的问题,薛宝钗显然已经得知答案,却因为怕得罪人而只笑不说。贾宝玉也猜着了,却没有当场说出答案。只有史湘云不加思索地说“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当史湘云听了林黛玉以“携蝗大嚼图”调侃刘姥姥后,不禁伏着椅背哈哈大笑,咕咚一声从椅子上面摔倒在地。还有一次,史湘云夸赞薛宝钗说“这些姐妹们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再好了,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如果有这么一个好姐姐,就是没有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贾宝玉连忙圆场说:“罢了,不用提这个话。”史湘云听后立刻反问道“提这个又能怎样?”这些细节描写均是对史湘云热情豪爽性格的真实再现,通过率真的行为将内心的所思所想表露出来,也反映出了她对世态人生的独特看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家庭
夏天的夜晚
春天真美丽
我的梦
梅力更之旅
问银河
呼啦圈比赛
我最喜欢的名著图书杨家将
我的妹妹
奶奶家的菜园
我喜爱的香蕉
妈妈,我想对您说
汕头海滨长廊
春夏秋冬我爱你
我的好伙伴——“大黑”
民族打击乐器在现代音乐中的编配
音乐表演者的第二度创造及培养
重庆公共交通新想
简析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谈《格萨尔》说唱音乐艺术
对音乐欣赏课的探索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切入点”
提高我国道路运输网络经济效用的对策研究
浙江省永嘉县林区道路现状及对策
论析道路与桥梁的超限运输
音乐对美育的影响分析
西方古典音乐与我国民族音乐风格探析
浅议道路运输站场建设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
试论哈尔滨市道路运输业结构调整的初步设想
音乐、时间与人的存在——对儒家“成于乐”的现代理解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十一
《画风》片断赏析一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一
《画风》解读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二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九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三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五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三
《画风》教学设计二十二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四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十
《画风》教学设计二
《画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