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文化负载词在《阿Q正传》英译中的处理

论文化负载词在《阿Q正传》英译中的处理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1

论文化负载词在《阿Q正传》英译中的处理

论文化负载词在《阿Q正传》英译中的处理

1、引言

《阿Q正传》里中国文化信息丰富,如何把这些含有中国文化的词汇以最小的损失传递给外国读者,是译者需要衡量的问题。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一般来说有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然而,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两种翻译策略也总是结合使用,互为补充。本文以杨宪益夫妇和莱尔的译本为典范,正因为这两位译者的文化背景,国籍的不同,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如何起到传递作用的,令这两部 译作更具有参考和对比价值。

2、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廖七一, 2010)。

3、解析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3.1 异化

异化要求译文以原文作者为归宿,在风格和内容等方面都能够体现出原文的“异化”成分,抵制目的语文化的主导地位,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韵味,传达出原文的异域文化特色。

1).假洋鬼子正站在院子中央,……

杨译:Bogus ForEign Devil stand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courtyard…

莱译: There in the middle of the courtyard stood the Fake Foreign Devil…

分析:“洋鬼子”是属于典型的社会文化负载词,指在封建社会中侵略中国的外国人。而在此句中的“假洋鬼子”指的是钱太爷的儿子,其并非真正的外国人,其行为举止,穿着打扮使阿Q叫他“假洋鬼子”,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而在此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杨和莱尔都分别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保留了源语言的特色。

2).“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杨译:“Hoed Zhao? Are you e Zhao?”

莱译:“Hoed Zhao? Hoed Zhao?”

分析:“赵”是中国百家姓的一种常见姓氏。两位译者对于这一姓氏的翻译都采用了音译的方法,保留了源语的姓氏文化色彩。

3)……阿Q见自己被搀进一所破衙门。

杨译:…Ah Q found himself carried to a dilapidated yamen.

莱译:…He self supported under the arms and escorted into a rundoen.*

*The seat of a local government.

分析:衙门(本作牙门)是古时中国民间对官署的称呼,是权力的一种象征。对于“衙门”的翻译,杨氏采用的是音译的方法,而莱尔用的则是音译+注释的翻译方法,其加上必要的注解,为不具有中国文化知识的译语读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使其理解得更透彻。

3.2 归化

归化主张以异语读者为归宿,把异语读者摆在首要位置,并按照他们当前主流价值观以及他们所惯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传达源语文本中所要表达的内容,使外来事物看起来具有本土的特征,最大程度上降低原文的陌生感。

4).…阿Q又决不是神仙。

杨译:… The use of “legend” is impossible because Ah Q they use for accounts of Daoist monks onks ay prove a blessing in disguise”…

莱译: It is true, hoetimes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

分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语出《淮南子·人间训》。人们常用这句成语说明祸福相依的意思。对于这一典故的处理,两位译者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文化替代的翻译方法。即用目的语中的典故、习语或者谚语等来替换源语中的典故等。

3.3 异化和归化相结合

若仅采用异化或归化的策略不能较充分和完整地传达清楚源语文化的内涵,异化与归化的结合使译语读者理解源语文化的特色和对中华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这也是翻译的最终目的。

6). 谁知道他将到“而立”之年……

杨译:an should “ stand firm”…

莱译:,”*

* in a .”

分析:“而立”常被用作三十岁的代词(见《论语·为政》)。杨氏在此采用了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使文章简洁明了;而莱尔在此采用的是直译+注释及增译的策略,这样就给译语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文化知识,更易理解原文。

4、结语

为了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也为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真”,在翻译文化含量较高的文化负载词时,只采用归化或者异化任何一种翻译方法都是行不通的,两种翻译方法应结合使用、相互补充。当然,中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如何根据相关语境和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对译者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在这里笔者只是进行了简要的探析,希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活着就要有贡献——读最后的辉煌有感
十六岁
夜游南岸嘴
晚霞
我感到了锤炼的滋味
难忘六一
妈妈,我想对您说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金绣球
再见了,老师
父母给与的财富--教育
老师
买枪
别了,我的小学时代
电子政务环境下公务员的培养和使用(1)论文
试论如何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
浅析现代教育资源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我县电子政务建设的可行性调研报告(1)论文
基层央行开展履行职责审计的思考
谈中国司法行政化倾向的历史缘由(1)论文
探析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论文
浅议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口语训练
以“德勤”频繁辞职为例分析审计师的审计责任
试论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创新发展
试析“三集五大”体系下运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发展分析(1)论文
探析行政管理中的经验决策(1)论文
浅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学检验技能培养中的应用
民生审计促进经济发展作用研究
《月亮的心愿》的教学设计思路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