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朝花夕拾》中的双重眼光

论《朝花夕拾》中的双重眼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5

论《朝花夕拾》中的双重眼光

论《朝花夕拾》中的双重眼光

当时眼光,是指作者所写事件发生时,他看待人、事的角度,评判的标准及当时想法、爱憎情感等,既包括童年眼光,又包括少年、青年时的眼光。现在眼光,指当下作者看人接物的角度,评判标准,想法,爱憎情感,等等。当时眼光与现在眼光并存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作者正是通过这双重眼光透视过去与现在,揭露批判丑恶、腐朽,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抒发真挚的情感。也正是这双重眼光,造成了作者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当时眼光与现在眼光在文中的关系大致有三种。

一、现在眼光看待现在事物

二、现在眼光看过去事物

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通过童年时的眼光描写了儿时的保姆。童年眼中的长妈妈,善良、勤劳、淳朴,同时又有着不少缺点。“常喜欢切切察察”说长道短,使我“讨厌”,又知道很多规矩,使“我”每年要经历“元旦辟头的磨难”,因为据说可以使大炮放不出,使“我”生出几分敬畏,后来踩死了“我”的隐鼠,使“我”怨恨,因为帮“我”买来了《山海经》又重新赢得了“我”的敬意。作者叙述基本用的是当时眼光,因为对于儿时的感情是认同的,真实而又真挚,因此行文中,现在眼光没有出现,只在最后才由“潜”转“显”,“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6]最后这一句,既把读者由童年拉到现在,完成时空的转换,同时又是感情的升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与此相似,基本全篇用儿童的眼光。这种以孩童的眼光来行文,还造成了特殊的幽默的语言效果。鲁迅的幽默文风虽然与其取法英国essay幽默、雍容的文风分不开,但《朝》中的幽默更多的是双重眼光造成的。几篇涉及童年的文章,采用儿童的眼光,儿童的逻辑,儿童的语言,幼稚而充满童趣,朴素、直感而又鲜明正确,令人读后忍俊不禁。《阿》文中,写长妈妈睡相不好:“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无法可想了。”[7]后来“我”觉得她深不可测时,便认为:“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倒应该我退让。”[8]在《二十四孝图》中,“我”因为觉得“郭巨埋儿”的孝行太可怕,“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9]幼稚而合情理,儿童心理跃然纸上,造成善意的幽默,不同于戏谑、嘲讽等。

更多的篇章,现在眼光不只是在末尾出现,而是在文章中,时隐时现。

还有在当时眼光叙述事件之后,现在眼光及时点评,画龙点睛之笔,揭露更深刻。在《父亲的病》中:“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13]接着现在眼光出现,恰到好处地评价说:“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14]幽默的话语中,既讽刺了庸医行骗,又使人想到封建礼教那一套是如此虚伪可笑。

现在眼光还经常处于审视的角度,回顾走过的路。如作者在观看完日俄战争的片段后,决定弃医从文,这时插入了一句话:“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15]从这样的话语中,不难体会出作者“怒其不争”的无奈,孤军奋战的无助。在《琐记》中,当时的“我”因为流言,如掉在冷水中,作者插入一段话:“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但那时太年轻,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16]以现在的眼光看来,流言亦实在可恶,作者回忆至此,仍然气难平(与现实也有关系)。然而从一个纯真的青年,变成今天久经沙场的“战士”,其间经历了多少风雨,作者在写这句话时的心情不难得知。作者就是这样利用双重眼光的灵活变化,领着读者往返于过去与现在之间,自我回顾,自我反思。这就使文章没有陷入单纯的回忆。

三、现在眼光主导着文章构思语言,影响着当时眼光

无论作者在文章中多么努力回到当时情境,将现在眼光尽可能地潜藏起来,但现在眼光仍然发挥着它的潜在影响力。

首先体现在选材构思上。作者放得开、收得拢,在叙说以往生活经历时,一支笔能够纵横驰骋,如天马行空,时而沉湎回忆,时而感慨迸发,时而勾勒一幅景致,时而揣摩某种心理,时而考核故事,时而旁敲侧击,真正做到“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但细细琢磨,每篇都有各篇的中心。尤其是类似杂文的几篇。《无常》中从迎神赛会的神,写到鬼物,写到东岳庙中的阴司间,再到《玉历钞传》中无常的打扮,再到目连戏中的无常,最后是迎神时候的无常。中间还插入“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这样大段的议论。可是贯穿始终的是作者当下心目中的无常:“这鬼而人,情而理,可怖而可爱的无常。”作者正是据此来组织材料的。《二十四孝图》、《五猖会》都是如此。叙事、写人的文章亦不例外。范爱农一开始总和“我”作对,“我”甚至认为“他简直不是人”,“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17]以当时眼光来看,作者是极不喜欢范爱农的,但读者并不觉得范爱农有多可恨,因为本文抒发的情感是以现在眼光为主,而现在,作者是深深怀念着范爱农,带着悲愤的心情叙述着他的潦倒和死亡。

其次体现在语言上,表面看是用当时的眼光描写事物,其实也经过了现在眼光的过滤。在《范爱农》中,当得知革命爆发后,爱农和“我”便到绍兴去,“我们便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州进来了……他进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18]这段关于辛亥革命后的描写,的确是当时的实情,可是行文风格显然是现在眼光,带有讽刺调侃的意味,是作者在反思过革命失败教训后对革命的看法。“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19]一个“摆”字显然是现在的看法,若是当时就认为是被“摆”还会接受吗?同样,在《琐记》中,作者对水师学堂、矿路学堂虽然用当时眼光在据实描写,但行文显然也是经过“洋务运动是不可能救中国”这样的现在眼光过滤过的。

双重眼光的灵活转换,交替出现,既有利于表达感情,揭示主题,又造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这也是《朝花夕拾》具有很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重要原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三岔口
肩膀
给“面包”的世界加点芬芳
一次对学生随笔的浏览
人与路
黄山松,我读懂了你!
两棵花
车站一瞥
把握三角形的支撑
车站一瞥
“三顾茅庐”的求贤之道
冰糖葫芦
减负中的“朝三暮四”
“三”的智慧
肩膀
员工医疗补贴规定制度
员工抚恤规定及办法
员工福利委员会组织简章制度
员工福利委员会办事责任制度
销售管理制度典范(B)
交警大队交通安全管理员行为规范
公司通讯费用管理规定
机关财务管理制度
慈善基金设置及规章制度
门诊医药费补助规定
员工福利金规章制度
员工福利委员会分期付款制度
从业人员抚恤规定及办法
县社会捐助管理暂行办法
销售管理制度典范(A)
咨询公司在给甲方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必须清楚的问题
施工单位提报竣工验收及结算资料的明细和要求
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预算编制的认识(二)
浅谈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合理预测工程造价
水利基建财务管理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水轮发电机组甩油故障处理及预防
如何正确地记录《监理日志》
怎样写好监理日记
水利水电蓄能运行有利于节能减排发展
泽普亚斯墩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改造
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招标评标探讨
水泥粉喷桩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述水利工程报价和中标后的造价管理
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存在问题探讨
水工建筑物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1)
《乌鸦喝水》教案二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案例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司马光》教学札记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案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2)
《乌鸦喝水》教后札记
《乌鸦喝水》教案
《司马光》教学设计一
《乌鸦喝水》教案一
《司马光》的教学遗憾
《乌鸦喝水》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