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泥塑教学中融入西游记文化元素初探
泥塑教学中融入西游记文化元素初探
如今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推进,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从一个美术教师的角度,在日常教学中展开关于如何将西游记文化传承与泥塑教学有机结合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各方面的情况,不断地探索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校本课程《大圣故里》中的西游记文化
西游记文化从明代中叶到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文化缩影。西游记文化表达了不畏艰难、惩恶扬善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有着丰富的文化与历史内涵。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表现,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此,在学习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西游记文化中所反映出的乐观顽强、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从中体会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使学生对西游记文化产生认同感及探究欲望。《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被赋予惩恶扬善、尊崇忠良的正义色彩,起到激励奋发的作用。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受到西游记文化的冲击,领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对西游记文化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成为西游记文化的赏识者和传承者。
二、泥塑教学与西游记文化的契合
泥塑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我国素有“瓷国”的美誉。泥塑由于兼具原始性、现代性和公众性,被世界认可。泥塑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此,笔者探索在继承西游记文化的同时,从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加深对西游记文化的认识,进而产生新的发现和理解。经过多次的尝试,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对熟悉的西游记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西游记文化与泥塑教学有机融合使课堂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生机,师生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西游记文化的生存状态、关注西游记文化在泥塑创作中的独特作用,探索有益于学生快乐成长的泥塑教育,从而使学生的泥塑作品 更加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从西游记文化的艺术特色上看:“塑造的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力求打破客观事物的约束。用现实的手法揭示貌似圣洁的神佛的隐私,使其真相毕露;用生动贴切的对话,来突出人物性格。”从西游记文化的内容上看,它是反映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其中积极乐观、敢于斗争的精神,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歌颂了正义、无畏和勇敢的斗争精神,体现了角度多样化的特点。
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西游记文化的主要精髓,而要把握住西游记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鼓励学生们在共同学习、研究的合作交流中,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将他们对西游记文化的认知从接受过渡到有机的契合,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艺术就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作品就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表现。
三、西游记文化进泥塑课堂的实践
在泥塑教学方面,为了培养学生挖掘西游记文化内涵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西游记文化的深厚情感,在教学中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实践。
传统的泥塑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笔者认为泥塑课堂上也应该尽量让学生“先学”,从而使学生全面了解泥塑,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如在学习《西游记瓦当》一课之前,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制陶的相关内容。学生学习得很主动,有人介绍:“陶瓷用英语说是china,中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有的了解到泥塑最著名的是天津的“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进一步加深了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美术教育中教育导入是教师在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学习创作的方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实际上,在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的学习心理往往还没有准备好。这时要讲究导入的艺术,好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励和鼓舞学生。激励是一种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泥塑教学过程中,当遇到“调皮”的学生,笔者总是密切地关注学生的不同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指导性、激励性的评价。生动的评价,如一个微笑、一个赞许,都能给被评价的学生以极大的满足感,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的信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思考。
情境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而为学生精心设计的具体、生动、形象、丰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音乐与美术同属于艺术,要将音乐融入美术教学,笔者在美术课的开始阶段可先放一段与课题相关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主题曲,利用音乐的旋律、节奏特点,使学生体会泥塑中不同个体的表现。这使西游记文化更显直观形象,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笔者以为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制作泥塑的魅力,更能激发他们对西游记文化的学习兴趣。特邀请民间艺人高老师现场指导,组织学生欣赏、学习民间艺人制作西游记人物的一系列活动。进一步了解泥塑艺术是中国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制子儿、翻模、脱胎和着色,其常见的制作技法有揉、拍、压、切、拧、剪等等。为了使西游记文化的内容具有时代性,笔者在探索的过程中做了大胆的尝试,将环保、学习、节日等内容融入到泥塑的创作中,使传统的工艺和现代的观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思路开阔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通过积极的思考和不懈的努力,在创作的过程中抓住造型夸张的特点,学生的作品在充满西游记文化韵味的同时别具一格。
西游记文化是一块温润的宝玉,自然散发出深沉而柔美的光泽,这是学生的一些作品,也许还很稚嫩。在学习和探索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探究之路才刚刚开始,还需要多方面的研究与尝试,值得我们去思考、实践和反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转折
- 试题评析
- 内心的独舞
- 有句话常挂嘴边
- 作文试题
- 在爱的牵动下飞翔
- 摆渡手
- 转折
- 试题评析
- 有句话常挂嘴边
- 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
- 作文试题
- 新“少年中国说”
- 转折
- 作文试题评析
- 废旧材料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粒子滤波在GPS 动态滤波中的应用摘要
- 机电一体化粉体精密计量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 浅析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新疆生物质能源工程“破茧待出”
- 房屋出售一年有余 卖方无权要求返还
- 支票的托收手续
-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策略分析
- 投产博苏化学新异氰酸酯工厂
- 简述英国要求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
- 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闪光
-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 反收购模式的差异和趋同比较分析
- 谈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细节
-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 《北京亮起来了》 训练素材
- 《日月潭》 考点练兵2
- 《日月潭》 训练素材
-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2
- 《北京亮起来了》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北京亮起来了》 趣闻故事
- 《日月潭》 趣闻故事
-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意思
- 《日月潭》 范文习作
-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1
- 《北京亮起来了》整体阅读感知
- 《北京亮起来了》 重点问题探究
- 《日月潭》 考点练兵1
- 《北京亮起来了》 写作指导
-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