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4-01-21
分层次推进农业中职牧医专业实训基地整体化建设
分层次推进农业中职牧医专业实训基地整体化建设
在生源质量逐年下降、数量逐年减少的严峻形势下,加强本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已经成为培养本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行为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环节。因此,国家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指出,职教腾飞,实训先行。我认为,根据本专业学生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人才市场对学生综合职业行为能力的客观要求,本专业应从基础性实践教学到生产性实践教学两个环节着手,逐层推进实训基地整体化建设。
一、本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
1.本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取得的成效
古人云:“舍不得布料,教不出好裁缝”。近年来,为了突出教学活动的直观性,提高实训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职业劳动过程中直观地体验职业劳动的创新性,享受职业劳动带来的趣味性,本专业千方百计地克服了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实训条件差的困难,积极推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例如,2011年,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牧医专业添置一批先进设备,包括:水质综合分析仪、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微量元素分析仪、脂肪测定仪、氮磷钙测定仪、酶标仪、PCR仪、电泳仪、全自动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等,建立了营养分析实训室和动物疾病检测中心,实训条件大为改善。同时,引导企业兴办校外实训基地,探索出教、学、产、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本专业解决了“在黑板上养猪”的问题,为学生创造了“真刀真枪”实训机会,让学生真正有机会快速提升综合职业行为能力,创造“入行”的必备条件,成为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2.本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实训是培养具备较强综合职业行为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目前,某些农业中职学校对牧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不够,未能形成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办学理念和实训环境,使本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滞后,还不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1缺乏足够经费投入
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某些农业中职学 校重学历,轻技能,对牧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有限,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然而,在实训教学中,本专业对条件的要求很高,需要足够经费投入。由于受到经费不足的限制,实践教学的质量无法提高。
2.2缺乏实践教学特色
2.3缺乏合理评价体系
本专业一些教师仍然仅从出勤次数、实验报告等项目考核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未能从实训教学的动态过程、完成实训项目的质量以及掌握技能的情况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二、分层次推进本专业实训基地的整体化建设
加强本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深化课程改革,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前提条件。我认为,根据本专业学生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人才市场对学生综合职业行为能力的客观要求,本专业应从基础性实践教学到生产性实践教学两个环节着手,逐层推进实训基地整体化建设。
1.在模拟性职业环境中开展基础性实践教学
1.1 通过“领进门、走出去、请进来”等途径,建立专业思想教育机制,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首先,要通过“领进门”途径开展专业思想教育。要在第一学期向本专业新生详细介绍主干课程、教学及其评价方式、毕业生就业前景,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入门”,立志参与专业实训,掌握过硬技能。其次,要通过“走出去”途径开展专业思想教育。要组织本专业新生走出教室,参观校内、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专业实训情境中培养专业情结,为学习专业技能做好定位。再次,要通过“请进来”途径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为了帮助本专业新生树立参与实践教学的自信心,要通过讲座、座谈会等形式,请本专业毕业生来校向新生介绍自己走出校园后精彩的就业、创业事迹,让新生对本专业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1.2根据本专业学生特点实施“教中做,做中学,学中思”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当部分本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差,对抽象的专业理论听不懂,不感兴趣,上课玩手机、睡觉。因此,要摒弃传统的学科体系,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按照“教中做,做中学,学中思”的原则制定、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模拟性职业环境中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将理论教学、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有机地融合起来,体现基础课程的综合化和职业化,创建真正与本专业学生特点相一致的基础性技能实训模式。
1.3以任务驱动教学引领本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本专业要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必须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在以项目为依托的任务驱动教学中,课程与职业,实训与生产,学生与员工是融为一体的。当然,为配合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完善本专业实训基地的教学条件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为了培养本专业学生的禽病防治能力,必须按照确定任务—获得资讯—制定计划—准备材料—分组实训—项目评价的流程,在《禽病防治》课程中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其中,教师可把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败、禽霍乱)的观察、识别、检测、诊断、选药、治疗作为一个项目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置身于模拟职业环境中,在教师讲解、点评、引导下,按照操作规程,实施各个环节的操作训练,作好记录,撰写实验报告。通过自主完成这一项目任务,学生可以掌握项目全过程及其每个环节所涵盖的基本知识、技能。但是,完成这一项目任务的前提条件在于,除了准备好足够的器材、工具以及最急性、急性、慢性型禽霍乱患禽之外,还要在实训教学场所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这些,都属于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1.4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课程设置的改革,本专业应将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融入到实践课教学中,按照相关工种中级职业资格标准开展职业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同时,要充分发挥中级职业资格鉴定站的效能,积极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鉴定,并把学生在职业资格考试中的成绩与相关课程的成绩评定直接挂钩,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练的实践教学目标。
2.在真实性职业环境中开展生产性实践教学
在相当部分农业中职学校,牧医专业虽然是传统名牌专业,但由于在畜牧兽医行业工作需要长期与禽畜打交道,又臭又脏,工作时间无规律等原因,学生就业时间较短,因此,招生情况不容乐观。所以,本专业应当大胆实践,大胆创新,把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引入到实训基地建设中。在本专业实训基地,应当设立养殖场、饲料厂、兽医院、营养分析和动物疾病检测中心,交由学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自第二学期开始就要在课余时间轮流到各个养殖场、饲料厂、兽医院、营养分析和动物疾病检测中心实习。在每个项目实习周期,除了指定一名学生担任实习项目经理(院长)之外,还要按照企业管理体制和架构,根据学生特长和个性,安排若干学生轮流担任不同角色的员工,负责“生产、加工、销售”或“检验、诊断、治疗”等不同岗位的工作,让学生在训练职业技能的同时,亲身体验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及其要求,亲身体验企业员工在职业劳动中的甜酸苦辣,为毕业后去企业工作及早做好思想和技能上的准备。
实践证明,分层次推进本专业实训基地的整体化建设,能够在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卓有成效地推动本专业发展,使本专业能够在遵循“精讲、易学、多做”原则的前提下,最终形成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项目一体化” 教学特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听水唱歌
- 微笑
- 登山者
- 八十年代记忆
- 还是应该种田
- 爱啥子
- 阳光下的瓦片
- 九月,愿友情未央
- 祭奠高四
- 奋斗与夜里的歌
- 我们要做幸福的“90后”
- 曾经的校园民谣
- 新一代的青春
- 秋日的歌谣
- 倘若听的时光眠
- 29例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分析
- 止咳?
- 让我“触目惊心”的“最家长”
- 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的问题,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答案
- 一定让孩子体会一次考满分的感觉
- 如何制作环保酵素
- 最好玩的玩具
- 我院69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父母与孩子要有一条联系的“专线”
- 跟孩子疯狂打闹,好处N多
- 有对母女是闺蜜
- 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 多年父子成兄弟
-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呼吸机管理的意义分析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 小学写作教学适当渗透写作知识的探讨
- 聆听心灵的瞬间微颤
- 跨越世纪的辉煌
- 关于语文教育研究
- 语文课堂拒绝多媒体
-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 如何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 访《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的作者刘捷博士
- 关于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反思(下)
- 学生喜欢教师的那些优秀气质?
- 浅谈如何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
- 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四)
- 值得一读的《名作重读》
- 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内容设计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