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美学论文:浅议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_美学论文:浅议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美学论文:浅议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美学论文:浅议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美学论文:浅议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近年来,随着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与生存环境恶化问题的日趋严峻,环境保护思潮越来越成为当下的理性诉求,“生态”命题成为全球焦点,生态纪录片也因此获得了长足发展与持续关注。作为“人类的生存之镜”,生态纪录片这一新兴的纪录片形态致力于人与生态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探寻,进而呼吁人类关注与之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建构整体生态意识与和谐生存理念,它是人类生态观念的影像表述和文化表征。

作为我国思想文化瑰宝的中国古典美学,深蕴着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美,这与生态纪录片主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恰恰不谋而合。纵观当今数目繁多的生态纪录片,尽管创作者们都遵循现代美学进行影片的创作,但在风格及特征上仍然可以发现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质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存在诸多契合。

一、“意境”与生态纪录片的诗情画意

中国古代诗画艺术一贯注重对意境的追求和营造,进而传达一种韵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传统。中国古典诗文的创作提倡借景抒情。《诗经》中的“比兴”,旨在通过“言他物”来“发心志”,即托物言志。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意象的组合,便营造了一个悲凉又伤感的凄美意境,达到了情寓于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曼妙艺术境界。意境更是中国绘画的内在精髓所在。传统水墨画不讲究灭点透视,不以明暗表现形体,也不追求物体外像的肖似;而是讲究写意传神,强调抒发一种主观情趣,注重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情与景的高度完美统一。故中国传统画所体现的意境通常是空灵又意味深长的,使观者能够在“一邱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3]。

虽然生态纪录片的本质属性仍然是纪实性,但由于其自身的观赏性、阐释性等特性,故较其它题材的纪录片而言,它的画面往往带有诗意美的特征,更注重对意境的美学追求。中国大型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用精妙流畅的影像语言生动描绘了一首首时而悠扬低沉、时而欢快愉悦的生命之歌。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生命三部曲以及《海洋》更是打造了唯美动人、诗意浪漫的生态纪录片优质范本。导演用镜头中爬行的虫、翱翔的鸟、游曳的鱼,带给观众视觉盛宴的同时,展示了大自然最和谐动人的优美篇章。其影片画面色彩浓郁、诗情画意、唯美流畅,配以时而生动传神、时而天籁动人的背景音乐,实现情与景的交融,营造诗意的完美意境,进而用这种“美”去引发人们对生命和环境的思考。《迁徙的鸟》的色彩基调清新明亮、淡雅怡然。影片运用独特的镜头语言优势,巧妙地用虚实结合传达出意象之外的意蕴。《海洋》展现了几近上百种海洋生物的灵动美:优雅纯洁的水母群、翩翩飞舞的海鸟、欢快跃然于海面的海豚、气势凛然的鲸鱼群,镜头时而舒缓时而紧张,节奏张弛有度,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美,烘托着爱与生命的主题。

二、“众生平等”与生态纪录片的普世关怀

两千多年前佛教便提出了“众生平等”的思想,随着佛教在唐朝的兴盛,这一佛教教义也逐步演变为影响深远的中国古典美学生命观之一。所谓“众生”,分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有情众生指一切有感情和意识的生物,包括动人、动物等;无情众生指没有感情意识的众生,如大地河川、草木瓦砾等。“众生平等”意为,宇宙间万物,有情众生之间、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之间本质上都是平等的,既无高低贵贱之分,也无聪明愚昧之别。佛教竭力教化人类爱护花鸟虫鱼,是要人们远离罪恶,而存仁爱慈悲之心。

“众生平等”强调了生命的可贵,体现了对自然万物生命的敬畏与尊崇,打破了主张人为万灵之首、万物皆受人类主宰的“人类中心主义”赋予人的至高无尚的优越感。而作为最直接展现人与自然的表达方式的生态纪录片,无论是在创作理念还是表现手法上,也处处体现着对自然界动植物的悲悯体恤情怀,折射着爱与温情。

在《迁徙的鸟》中,导演除了利用航拍技术拍摄大全景,去再现世界各地优美别致的自然风光外,还在近距离拍摄中,尽量与拍摄对象平行,保持平视角度,避免居高临下的俯视镜头,以体现一种平等的价值观念和态度。导演将摄像机安置在鸟的身上,观众仿佛变成了候鸟中的一员,随群鸟一起在万丈凌霄展翅飞翔,穿过风雪,历经千山万水的阻隔飞向遥远的故乡。庄稼地里,收割机隆隆地驶来。丛中嗷嗷待哺的小鸟,还未学会飞翔。这时镜头切换为小鸟的视角,收割机在它的眼中是那么庞大、那么势不可阻。就这样,一个幼小的生命终结在了机器的轰鸣声中。整组画面带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和无尽的思索。在《海洋》中,一只远古爬行动物海鬃蜥爬上了岸,驻足凝望。远处腾空而起的火箭发出的光芒映入了它的眼中。同样是视角的转换,这组镜头的震撼力也是无可比拟的。它带来这样的启示:与其竭力探寻宇宙深处的世外桃源,人类还不如多去关注身边与其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

与国外蓬勃发展的势头相比,我国的生态纪录片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纪录片人应充分借鉴丰富的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以构建中国生态纪录片鲜明的民族识别性,从而打造独具东方艺术底蕴的优质生态纪录作品。

参考文献:

[1]李泽厚:《“意境”杂谈》,《光明日报》1957年9月16日。

上文就是查字典论文网给您带来的美学论文:浅议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无法结局的结局
心中的海——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青春纪念册
卓敦精神
忧郁中伤感
《狂人日记》读后感
有感与余求雨的《道士塔》
青春在身后划过——读郭敬明《悲伤逆流成河》有感
生活
人民的好战士,人民不会忘记
沈从文,羡你三尺浪漫
世上的很多事是不说的
平凡就是真理
繁花落叶——读《活着》
感言
信息时代标志设计中的多形态标志设计
试论日本的传统服饰
浅谈造型艺术的形式和构成
试论表演创作中演员与角色的统一
关于电影《阿甘正传》的艺术赏析
从摆手舞看土家族的民族思想
家具设计之魅力
中国网络游戏进军泰国市场的广告策略
浅谈意境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表现方式
浅析纳西族东巴舞的文化特征
科波拉家族的传承
关于平面设计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面向自助旅行的网站设计思考
残缺后的完整丑陋下的真美
艺术的价值观
雪花 教案教学设计
大象博士请助手 教案教学设计
啄木鸟与大树 教案教学设计
江姐 教案教学设计
乌云 大风 闪电 教案教学设计
月亮姐姐的新伙伴 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 教案教学设计
鸬鹚 教案教学设计
小松鼠找花生[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五彩池 教案教学设计
背篼(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狐狸和乌鸦 教案教学设计
龟兔赛跑 教案教学设计
柳树醒了 教案教学设计
凶兔运南瓜(说话训练)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