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汤昆华教授中医治疗闭经经验浅析

汤昆华教授中医治疗闭经经验浅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6

汤昆华教授中医治疗闭经经验浅析

汤昆华教授中医治疗闭经经验浅析

汤昆华教授是江苏省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老师行医四十多年,对治疗多种妇科疾病有其独到的经验。闭经是中西妇科临床均比较常见的一种疑难病症,往往疗程较长,而且不一定能有很好的疗效。笔者有幸能作为老师的继承人,跟随老师临证学习。现将在学习期间老师治疗闭经的经验浅要分析如下。

1重视调理饮食

妇人以血为基本,月经以血为用,只有血海按时满溢,月经方能按时而下。血海的充溢,需要脾气健运,摄纳水谷精微以输布充养。《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膳食结构,并讲述了饮食入于胃后,通过脾胃的运化作用,变化取汁而为血的过程。临床上多见闭经患者有节食减肥史,摄食不足,饮食失宜,使后天生化之源匮乏,冲任气血不得充盈,而可致月经后期量少甚至闭经。

2重视调节情绪

《女科撮要》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为女子不月。”心主神明,可影响肾肝脾功能。忧愁思虑,饮食劳倦可致心脾病。临床闭经病患往往病程较长,郁虑过度,郁结伤心,忧思伤脾,脾郁而不行,心气结而不开,心有所意,则废寝忘食,脾有所思,则食入不化。心脾影响到肠胃消化功能,以致水谷精微衰少,水谷精微衰少则气血生化乏源,反之肠胃消化功能减退又影响心脾的精血衰少。正因为此,虽然老师的门诊病 人很多,经常拖班,也不会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常常会有患者一坐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老师都会耐心地听病患讲述,找到其郁结的病根所在,进行心理疏导,有时也会让患者痛快地哭一场,充分地疏解心脾郁结,让每个病人都能开心地离开诊室。

3重视运动锻炼和规律作息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竞争力强,压力大,加班加点多,不注意安排休息时间,深更半夜不睡,阳光普照不起,以车代步,更不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生活作息无规律,生物钟紊乱,更谈不上天人相应,适应自然规律,因而易于情绪烦躁易怒,肝气郁滞,肝火肝阳上亢,身体气血运行失调,内分泌失调,疾病丛生,以致很多妇科病有上升趋势。闭经病患有些工作学习压力大,经常加班熬夜,容易耗阴伤气,日久阴虚生内热,蒸腾体内气血津液,使气血耗损更甚,无血可下。而且恶性循环,病久焦虑郁结耗伤心脾,心神不宁,睡眠愈差。

4重视辨证治疗

闭经是妇科病常见病证之一,也是不孕症、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汤老师认为闭经的病机定位以肾、肝、脾为主,肾虚、血虚是发病的基础。治疗大法为滋肾养血、疏肝调脾,常以自拟的滋阴润燥、养血通经经验方“瓜石六味汤”为主方,根据不同症状加减施治。同时也非常重视促排卵药物的运用。对子宫性闭经着重补益肝肾、益气养血;对卵巢性闭经从肾阴虚或肾阳虚进行调补;垂体性闭经为肝肾、气血双补;下丘脑(中枢性)闭经除以肝肾、气血双补外,还要酌情分别加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湿导痰、软坚散结等法施治。

总结:闭经是妇科临床较常见的疑难病症,汤昆华教授通过调理饮食、调节情绪、适当运动、调整作息以及中医药辨证治疗等五个方面的综合治疗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雾里观日出
爸爸,我爱你
丑小鸭流浪记
特殊的“镜子“
黄昏·暮夜·雨忽下
老爸的坏习惯
我不认识的一个人
天使翅精灵少女(一)
超男与男的较量
有这样一个人
秋琳历险记
我是馋猫
号哭
三国时代—出师大胜
天使翅精灵少女(三)初交朋友
分析安庆五千年文博园旅游发展的统计
简论李白的政治思想、语言风格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分析生态资源富足区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联
浅论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欠缺的解决问题和策略
论推进城镇化规划体制变革要先行
分析流行时尚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分析基于SEO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
分析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与措施
研究金融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研究高中学生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英语成绩
简析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
分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资源配置的方式创新
分析基于农户行为的农业面源污染机制的问题和策略
研究证券机构的股票预测能力
试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马说》教学设计2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2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俗世奇人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4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3
《马说》教学设计3
《春酒》教学设计3
《小石潭记 》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4
《马说》教学设计6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
《马说》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