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中国文学“润物无声”的独特文化气质

试论中国文学“润物无声”的独特文化气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8

试论中国文学“润物无声”的独特文化气质

试论中国文学“润物无声”的独特文化气质

在漫长的发展演进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内敛含蓄的民族性格,这一性格对中国文学的创作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国文学历iddot;秋思》一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诗十一个意象组成了一幅凄凉萧瑟的画面,这片宇宙荒寒、枨触无边的诗境就是“象外之象”,[2]是诗人内心无声情绪的叠加,让人读罢充满哀愁寂寞之感。

2.情景交融的形象表现手法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即情语也。”景和情是构成意境的两个基本元素,景是境的构成条件,情是意的基本要素,四者相互融合、和谐统一、相互渗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句中景和情的融合映衬历来被人们称道,刘熙载在《艺概》中评此句“深入雅致,正在借景言情。”情景交融正是意境创造的形象表现特征。同时,此句还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表现效果:“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种反衬手法的运用,让景和情融为一体的同时又形成鲜明对比,使戍边士兵在归家途中复杂、感伤的情绪更加清晰透彻、明白酣畅。

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是情景交融手法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通过这些表达方式的运用把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客观景致巧妙结合,使内在无声的情感外化、客观化和对象化。如:细雨折柳,表达了难舍故人远离、依依惜别之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看到的是诗人久违的闲适和惬意。“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作者抓住“天”“花”“地”“风”“雁”这几个秋天中最突出的景物,绘出了一幅肃秋景色,设置了一幕“送别”场景;“紧”和“飞”两字,使离情别绪更浓郁深沉。全文堪称“句句写景”实则“字字言情”的情景交融的佳作。

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无形中给我们带来委婉、凝练、唯美诗化、意味无穷的独特审美魅力,从而也使得中国文学呈现出独特的含蓄美。

二、虚实相生的手法

虚实相生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宋代著名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里所说的烟霞锁高山,断脉映远水就是以虚写实的笔法。实,指图中勾画出的实物、实景及笔致丰富的地方。虚,指图中笔画稀疏或空白的部分。艺术

家运用虚实相生手法,凭借纸上绘出的已有之物启示观者,让观者形成无限相象的空间,在回味无穷中产生新的丰富的艺术妙境。widdot;重意诗例》)[3]

在《二十四品》中,有“超诣”一品,这就是典型的“虚境”。包含三层结构:乱山、乔木、碧苔,是第一层结构的“境”,这是实境;清风、白云、芳晖,是第二层结构

的“境”,为“虚境”;声、神、道,是第三层结构的“境”,为至虚之境,亦即“超诣之境”。这是“三重境以上”的至虚之境,即典型的“虚境”,或曰“超诣之境”。这种“虚境”,“匪神之灵,匪机之微”,欣赏起来,“远引若至,临之已非”,这就是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诵之思之,其声愈稀”,余味无穷。[4]

刘禹锡《乌衣巷》一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的“朱雀桥”、“野草”、“夕阳”、“燕”等都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桥头的车水马龙、金壁辉煌的建筑已成幻中虚景,昔日一派欣欣向荣之景已被今天的遍地野草,荒凉破落所替代,一实一虚的鲜明对比中,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油然而生。

再如王维的《观猎》一诗:“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第三四句通过描写猎鹰的迅猛和骏马的矫健,实则展示了将军的神武英姿;接下来,诗人用相距甚远的“新丰市”、“细柳营”两地,突出“忽过”、“还归”两词,让人感到这支队伍瞬息千里,士卒的矫健、饮酒庆功的欢快场面跃然纸上。这首诗歌展现了王维诗歌“虚实相生”的极高造诣,无论是狩猎的紧张气氛,还是狩猎者的英姿,都是离开具体形象很难表现的内容。

虚实相生手法的运用使得作品呈现出文已尽而意有余,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虚空、含蓄的独特魅力。隐含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和审美空间,让人读罢,余韵无穷,感觉形触手可及,神却妙不可言。

三、涵养性情的教益

东方人含蓄、内向的民族性格决定了在文学创作少有率直、袒露和开放。中国传统文学追求阴柔之美的创作风格,少有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作品在传递这些教益时,并不停留在字里行间的表层,也非直接说教,而是通过文字直抵心灵,注重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融和心息的相通。

“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的篇章文质兼美,读者从这些篇章里获取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做人的信仰、智慧、尊严、自信、勇气、耐力。“义皆出于心”,通过对经典篇章的精读深思,如春风化雨,读者在不断知道学理中,在潜移默化中修为品格、涵养性情;通过阅读人文素养、思想境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极大提升。文如其人,历代文人雅士的个人魅力,也给我们带来直接的示范作用,屈原的忠贞耿介、陶渊明的淡泊高远、李白的飘逸潇洒、苏东坡的乐观豁达……不胜枚举,率真质朴、淳厚自然的篇章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高远的人生理想、执着的人生追求,这些民族精神财富在代代传承中发扬光大。

唯美诗化的意境召唤美好情感,虚空隽永的境界启迪灵秀智慧,情感通达的教益涵养豁达人格。这些就是中国文学传递出来的无声无息的独特文化气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书趣事
第一次当服务员
流行曲,什么时候才结束?
最后十分钟
放风筝
我制成了战斗机模型
校园趣事
电视风波
烤鱼
精神颜色“大合唱”
劳动委员的不幸
狭路相逢
小破坏王
成长的滋味
爬树
三峡大坝英文导游词
岳阳楼英文导游辞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英文导游词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英文导游词
天津英文导游词
凤凰古城英文导游辞
湖北归元寺英文导游词
黑龙江哈尔滨中央大街英文导游词
天津独乐寺英文导游词
韶山英文导游辞
北京颐和园英文导游辞
南岳大庙英文导游辞
黑龙江哈尔滨中央大街英文导游词-导游英语
天安门英文导游辞
张家口大镜门的英文导游词
文化符号与中国文化研究
少儿美术教育中的苗族文化研究
宋朝礼射文化研究
华山审美文化研究
如何增强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帝王文化研究漫谈
高职学生德育教育探索
日语教学中的认知语言学(二)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鹤文化研究策略
浅谈初级日语听力教学
对日语专业初级阶段语法教学模式的思考
商务日语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改革
云龙婚俗傩仪“耳子歌”文化研究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研究
如何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瑞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瑞雪》教学设计之三
《鸡》教学设计之一
《瑞雪》教学设计之一
《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之一
关于“绿树成阴”一词的用字问题
《曼谷的小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方找舅舅》教学设计之一
《北京》习题精选
《瑞雪》教学设计之二
北京特产
《瑞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老北京过年
《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之三
北京简介